钟长清
80年代末,在昆明召开的全国高等美术学院版画教学工作会议上,开始听到与会者提及版会创作的“困境”、“低谷”话题。这些年,人们仍然常常在感叹“版画尚未走出低谷”,“版画需要走出困境”。继而,不少同行又对如何改变这一状况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我觉得,这种开放的学术讨论之风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版画创作在当今的“低谷”是存在的,“困境”也常常会使人陷入一种尴尬的局面之中。但当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时,需要有一个实事求是的基本态度去分析、论证,比如,如何界定“低谷”与“困境”,这一现状生产的根源是什么,怎样才能有效地解除这些不利因素等。
有一点恐怕是从事版画教学与创作研究者都不会否认的,那就是近十年来中国版画的变化与发展。和八十年代相比,这十年的进展是非常迅速的。不仅仅是创作成果的丰硕,高等美术院校版画教学所取得的成绩也令人瞩目。自92年起,已成功地举办了四次版画年会;两年一届的全国版展艺术质量也在逐步提高,创作队伍的阵容也越来越大,青年版画家的创作成就越来越突出,应该说,和以往相比,中国版画这十年的发展是令人鼓舞的,就这个意义上说,“低谷”与“困境”并不突出。
那么,应该怎样判断当代版画的“困境”现实呢?我以为,所谓“低谷”与“困境”是从两个方面的现实比较之下产生的结果:一是中国版画在艺术市场上的经济地位,二是中国版画在艺术传媒中逐步形成的学术地位。这两点实际上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前者制约了后者。和当代中国油画,国画相比,版画地位的滞后是显而易见的。人们在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时,大多谈到如下几个问题:一是从总体上说,版画界的创作观念过于守旧,没有把版画这一艺术种类纳入当代文化背景的整体思考之中;二是版画创作受到版种自身的局限,过分拘泥于“版”的分界,忽略了当代艺术发展的“综合”特性;三是由于媒体的传播不力,艺评家少有关注版画的发展,公众对版画缺乏应有的认识,因而无法在艺术市场上占领有利地位等等。由于这些因素,致使版画在当今美术舞台上处于不利之境而无法凸显其鲜明的形象。
应该说,这些分析都有一定的道理,也不乏具体的事实依据。但我个人认为,这不是形成“低谷”或“困境”的根本原因。人们在探讨这些问题时,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依存关系。两者之间,首先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其次才谈得上反作用关系。众所周知,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国力还非常薄弱,无论是工业基础还是尖端科技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都无法相提并论。经济实力的悬殊导致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悬殊,以眼下中国普遍的生活水准而论,艺术品要进入“寻常百姓家”是不现实的。这当中致少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我们的老百姓是单指城市居民还是包括广大农民;第二,以版画而论,即便进入艺术市场,与其他画种相比,也占不了优势。前者是泛指公众的购买能力,后者则显示了民众的文化背景、艺术修养及审美习惯等多种问题。
先谈第一点。其实,只要我们认真回顾一下,就不难发现,谁是当今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主要购买层?中国大陆购买艺术品的比例有多大?这种完成受制于境外画廊或国内某财团的局面能维系多久?近几年,不独是版画,油画、国画和其他门类的画种,除了少数美术圈内的“腕”级人物和虎虎生风的后起新秀,又有多少人能在艺术市场中立住脚!
问题也就回到最根本的一点,我们的艺术品出路——又尤其是版画的出路,主要是面向境外画廊还国国内公众?如果终极目标是后者,那么可以断定,在十数年的短时期内,版画在艺术市场中不可能产生多大的突破——中国老百姓目前亟待解决的仍旧是衣食住行。
第二,从近几年艺术品的销售看,版画的确是最差的,但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远比第一点复杂得多。其中最主要还是公众的文化修养及艺术鉴赏能力问题。这一现象,不仅在中国,国外也好不了多少,欧美国家中,恐怕只有英国略好一些。常常在国内悠转的那些东南亚画商们,有谁对版画产生浓厚的兴趣了?但你能责备画商吗?商人总是要赚钱的,他不能冒险把没有出路的东西盲目囤集起来长期闲置。当然,影响版画市场出路的,还有一个印制的复数问题,但这一点在国内还没有与市场经济产生直接矛盾,更多的还是复数以外的欣赏习惯和文化修养,而这一点在短时期内是无法改变的。
更为残酷的现实是,在当今中国美术界,圈内人士,特别是能主宰整个中国美术的实权人物,还有那些举足轻重的艺评家们,真正关注版画的有多少?举一个最简单的实例:第九届全国美展有没有可能将油画与版画的展出场地相互交换?这可是与艺术市场毫不相干的事啊,普通老百姓较难进入版画的欣赏大门还情有可原,但专业人士对版画的态度却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如果把这种画种间极不平衡的现象仅仅归吝于前面所说的观念的保守,版种的局限或传媒的不力,那就太天真了。
这就涉及到前面提及的中国版画在传媒中的学术定位问题。一个画种要在五彩缤纷的多无格局中生存状大。靠的是一大批有影响的力作和一大批卓有成效的艺术家。但所谓“影响”“有成效”,除了作品自身的艺术质量外,很大程度上就是靠舆论工具的宣传。必须承认,版画创作在其社会容量的宏大,深厚方面,不能和油画、国画相提并论,这也正是由于版画这一画种自身的局限所致——宏大的场面,深刻、真实的形象刻画不是版画的特点。(即便如此,版画作品也曾有过《攻读》、《主人》这样的力作)但在媒材的运用和形式语言的探索方面,版画的独到和领先之处又是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纯就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讲,版画不会输给任何画种。近年来,不少中青年版画家在国内外,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但为什么仍然引不起付媒和艺评家的关注呢?
我比较固执地认为,这还是艺术的市场力量使然。目前艺术市场卢受宠的有两类画,一类是比较纯粹的商品画,一类是在国内或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作品(其中不乏一批有文化品味的前卫之作)。这两类画都需要“包装”,都需要宣传。我们的艺评家主要致力于后者的宣传。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形成了“很多艺评家靠它(艺评)吃饭,很多画家靠艺评家的吃饭”的循环局面。其实,认真想一想,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唯一值得深思的是,艺评家对前卫艺术的热情远远超过传统艺术。因而也才形成版画阵营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想置身于这种“当代文化的思层思考”之中而不被冷落。
这就是提起了另外一个话题,传统与非传统是否应成为衡量艺术作品质量的主要标准?
应当承认,与其他画种相比,版画在创作观念上最少“前卫”基因。而这一点与版种的局限又不无密切的关联。当今画坛上有所成就的油画家或国画家,靠“做工”取胜的固然有,但还有更多的画家在作品中经营的那种极其随意的线、色、笔、墨及其形成的变幻无穷的虚、实、强、弱,却是版画家很难做到的。又尤其是木版画,由于自身制作工序的繁琐,最初画稿上少许的随意,待作品完成之后也就不复存在。但你能因此将“版种”取消吗?即便是蒙克和柯勒惠支的木版画,那种“版”的局限也是显示而易见的。其实,这种“版”的局限,恰好也正是其他画种所无法具备的特性,有必要消失这种特性吗?国内版画家在创作观念上有所突破的,徐冰大概算是最成功的画家之一了。由当初的“小品系列”到“打稻子的姑娘”,由“木版“草垛的倒景”、铜版“静物系列”到“析世鉴”,一步一个脚印,最终完成了由技术制作到创作观念的突破。可以说,徐冰是我最钦佩的青年版画家之一,但当他把“天书”铺天盖地展示在你面前时,你还认为这是纯粹的版画作品,那只能是自欺欺人了。
在“版”的局限中施展自如的,康宁是其中姣姣者,二十年来,潜心研究黑白木刻而傍无它顾,语言的锤炼,技术的精当与观念的升华成正比,“版”的局限并没有影响其作品的当代文化品味,恰将是体现他个性化语言的最佳选择。当然,也许有人会说,当代艺术的最大特征就是“综合”,只是 我至今还是无法想象,在各类版画专项展览中,所有的版种都模糊了界线将是怎样一番景地。
问题的实质还在于,观念突破了,版种综合了,传媒做到家了,版画的“困境”问题是否就真的就解决了。
事实上,与其他画种相比,版画在全国的组织工作和展示机会已经够好了,两年一届的全国性展出,两年一届的全国高等美院版画教学工作会议,还有不定期的三版展览。最近几届全国版展,每展一次出一本画册,这种状况,其他画种少有。
但是,“低俗”与“困境”仍然围绕着版画,雕塑在这方面的工作远逊于版画,艺评家对雕塑的捧场也远逊于油画、国画,但从未听到过雕塑有“困境”之说。艺评家关注雕塑较少,是因为雕塑基本上还没有形成市场气候。而雕塑虽然少有进入艺术市场,但它有强大的城雕环雕及其他各类雕塑作为坚强的经济支柱,因此“低俗”与“困境”与雕塑无缘,说到底还是出路的好与否决定一切。
我反反复复作这种强调,只是想提起版画同行的注意,不能盲目地将版画目前所处的“困境”归结到一些非本质的层面上去。一个国字的经济实力,一个民族的文化的底蕴,艺术修养及欣赏习惯,绝不是短短几年,几十年可以解决得好的,再加上艺术市场成功与否与艺术质量、学术定位并非都成正比。那么,中国版画现在面临的处境,就应该是非常正常的。如果我们将正常发展中的不足之处一味扩大化,到头来势必会伤了自己的元气,说实话,十四届版展中有几件获奖作品我到今仍然无法认同,但不能因此就失却了期望。我们现在能做的是正视自己的不足,努力改善自身的处境,坚持不懈地为中国版画的兴旺与发展呐喊与奋斗。
1999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