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之可能 ——版画工作室•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版画专业教学

来源: iapa.cafa.edu.cn 时间:

文中言
记得那是去年岁末,工艺美术系的林乐成教授向我介绍《中国美术》杂志,说是一本很有学术品质的杂志,要不要在上面写篇文章,我说这是好事,可以借这本有品味的杂志宣传、推广版画,推介一下我们的版画工作室、学生的作品,还可以借此梳理一下十几年来的版画教学思路。但画画的人其实不善文字,更不擅长书写长篇大论,画布、颜色才是我们抒发感慨的自由之地,于我而言,创作版画才是我擅长之所在。所写文字是这些年教学的一些具体感受和想法,还没有仔细推敲,约稿时间已到,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把这些文字拿出来,算是按时交了“作业”。
版画工作室
当人们走进版画工作室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摆在屋子中央的各种机器,手动的、电动的,轮盘式的、摇把式的,机器台面平整光滑;周边的架子上摆放着装着不同的酸液、油墨、感光胶、颜料的各种瓶瓶罐罐;桌面上摆着刷着棕黑色沥青、棕黄色漆片的金属板子,旁边是各种宽度的刮铲、刮板、辊子和宽窄各异的刀具、钢针,闪着熠熠的光芒;角落里间或有各种颜色、尺寸的网框、不同厚度的板材;好几十层的晾画架、大型的铁皮柜、拷贝台,大理石、玻璃台面上还会有团团的油墨,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味道;头顶有拐来拐去的通风管道、排风口,墙面上有一排排的电闸盒,还有更多平时没有见过的其他工具……。工作室里的人穿着各种颜色的工作服,系着围裙,戴着手套,安静地刻着、划着、画着,刀与板材之间因为摩擦发出了轻微的声响,微卷的木屑无声地散落一地……。这是艺术工作室吗?第一感受以为误入了一个工厂,一个车间,一个实验室,一个建材商店。没错,这的确就是版画工作室,是我们进行版画教学和版画制作的专业教室。

清华美院版画工作室
版画艺术作品正是通过这些样式各异的机械设备、造型多样的工具一步一步制作出来的。
版画是一种间接艺术,是通过制作程序而来的艺术作品,是一个需要各种制作环节不断完善、不断转换的艺术创作过程。版画的制作过程是人与设备、材料充分互动的过程,“人”与“物”亲密交流的过程,是理性与感性互动的过程。机械设备各种工具、酸液、感光胶是理性的,人是感性的;流程、工序是理性的,制作者是感性的。互动过程是充满偶然性的,这个互动过程是可变的,过程中的可能性是多种多样的:力道的大小、酸液的浓淡、墨色的薄厚、印刷的遍数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结果充满了各种偶然与可能性。正是这样一个充满可能性的互动过程使得版画成为一个有别于其他艺术创作方式的独特手段,与国画、油画、壁画共同构成了二维平面艺术的基本类型,是绘画的传统形式之一。
艺术或者艺术品在人类初始阶段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界定,所有我们今天称之为的艺术品在当时情境之中都是具有明确的实际用途的物件,是为了生存或者更好的生活而渐次出现的。史前的岩洞壁画是在文字没有出现之前为了记录当天捕获猎物的“账本”;陶器是为装水、盛饭之用的器具;茅草房、土坯房、砖瓦木制、石头城堡等是为了遮风避雨的住所,雕塑是各种部落图腾的具体形象展示;舞蹈是古时祭祀人与天神的具体交流方式,每一个动作都是由具体的指向含义的;绘画则是宗教为了宣讲教义的文字图解说明,凡此种种,我们可以看到艺术最初的形态是因生存具体需求应运而生的。随着部落战争、人类迁徙、物物交换的不断增加,做得结实的、好看的有特点的物件受到欢迎,有了更多的需求,制作人就开始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地添加改进,制作得愈加精致、精美,可以换取更多其他的物品或者收入,而制作简单粗糙的随着时间推移就被摒弃、淘汰了。艺术是随着人类生活需求不断的改变、提高而相应产生的。先是有实际的需求,之后通过漫长的实践、想方设法去满足需求,随着实践的积累,经验的丰富,满足需求方法的技术愈来愈精湛,人们逐渐体会到通过技术制作出来的东西在闲暇之余还可以满足视觉、心理的某种需求,出现了审美。实用要求→满足需求→满意交换→欣赏交流→审美品评,艺术正是按照这个顺序逐渐形成的。人们生活的需要、社会需求是艺术出现与存在、不断演进、变化的根本原因,亦是其价值所在。
版画作为绘画的一个形式亦是如此,且生活的需要、社会需求的社会价值体现更为明确。中国是版画家族里历史最为久远、影响最为广泛的木版版画的起源地,这和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有着直接关联。版画是一种印刷技术,在当时是替代人工抄录经卷先进的印刷技术。之所以出现,完全是社会的需求所至。古时社会是一个宗教社会,诵经拜佛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用来传播教义的经卷是人工誊写的,但速度慢,一部经卷可能要抄写十天半月或者更长时间。而且会出现错抄、漏抄问题,影响经卷的正确性。抄写完毕的经卷只能传阅或者一人诵读经卷,众人围坐听经,受众面有了很大的局限性。而将经卷内容刻制在一块木板上,之后刷上墨汁铺上皮子、布、绢到后来的纸张,通过一定的压力就可以快速印制出现经卷内容,不会有差误,虽然刻板会比书写慢的多,但模板做好之后的印刷却很是迅速,一天可以制作成百上千张,如此一来,很好的解决了人工抄录所有的不足,宣讲教义可以达到最大化的受众效果,因此这种技术很快就成为经卷、诗词典籍、话本小说传播的主要形式,也就是印刷术。学术界公认的木版版画是公元868年,唐朝咸通年八年间的《金刚般若经》首页,现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从雕版到活字印刷,从纯文字到上图下文、左图右文在到独立成页的插画,印刷技术与样式不断的完善、精致,典籍中的插画正是木版版画的前身。版画插画是怎样制作出来呢?先由画工画出蓝本,再由雕工使用刻刀转换到木板之上,之后再大量印刷、装订而成,后来为了增加销量会请知名国画家来绘制蓝本,在由雕版世家的刻工来完成后续工作。明代民间流行的叶子,一种牌九,样式繁多,最为著名的是陈洪绶的水浒叶子。雕工完全按照国画蓝本雕刻,追求国画白描的笔意,是对国画的一种大量再现手段,是复制版画,和现代所说的版画是同一个名词,两个概念,现代意义上的版画是原创版画,即“为了创作版画,画家本人曾利用木、石、金属和丝网版材参与制版,是自己心中的意象通过原版转印成图画的。艺术家自己,或在其本人监督指导下,在原版直接印刷所得的作品。”——引自维也纳公约(196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在维也纳提出,亦称维也纳公约)。
当今,在国内外艺术院校的版画系或者专业都是在教授原创版画的制作原理、方式方法与思维方式。
版画工作室与思维方式、工作方法
经常说版画有自己独特的制作方式与思维方法。独特的制作方式比较好理解,正如前面所说的那样,不同的制作方法、流程,各种材质的使用直接形成了版画的独特制作方式,那版画的思维方式从何而来?如何形成? 我想是从具体的版画制作、各种实践操作、不断摸索尝试中训练而来的,是一个日积月累的渐变过程。版画是一个需要技术支持的间接艺术创作手段。需要先学会基本技术才可能进行版画制作,这是一个准入门槛,必需要迈过去,只有如此才可能孰能生巧、游刃有余地进行自己的版画艺术创。先要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制造出所需要的“版”,既有传统四个版种(木版、铜版、石版、丝网版)所特有的基本方式,也有随着时代发展而带来的新方式与方法(摄影、复印、电子数码、3D雕刻打印等)。版画技术包括对于机械设备的了解与掌握,也包括对于各个版种的流程的理解与掌握,更包括对于各种材质特性的认识与利用,对于各物理属性不同的材料的接触、使用、掌握、把控。木版的纹理、刻刀与板材触碰的深与浅、宽与窄,粗糙与精细;铜版画制作时,时间长短对于酸液咬合金属板材的各种可能,擦墨的多与少;丝网版画制作时,曝光时间的长与短的变化,印制时回墨遍数的多与少,印制时机器压力大小对于画面所带来的各种效果,脑子要在不断地尝试、实验、摸索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活跃的状态,这是版画与其他艺术创作方式最大的区别,对物理材料的掌控与把握,对机械设备的操作与使用,对时间的计算,对顺序、步骤的预判与掌控,凡此种种,逐渐形成了版画思维方式。版画思维方式是对物理属性材料的理解与认知的实践结果,是对时间的理解与认知的实践结果,是“人”与“物”互动的结果。
版画制作有一套复杂的流程,一套严格的方式方法,只有走完这些流程、遵循这些方法,才能够制作出有意思的艺术作品。它让人着迷的原因或许正在于此。在流程和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你可以去驾驭、操控、利用它;反过来,它也可以驾驭、操控、利用你。你投入的时间、精力、心思愈多,它反应、显现、回馈得就愈多,没有一丁点可以偷奸耍滑、似是而非的机会。
版画是有技术门槛的一种艺术创作形式,只有迈过这道门槛进去了,才能够体会它的美妙之处。经过版画制作流程和工序的专业训练,最直接的效果除了在画面上有明显的变化之外,还会产生一个“副产品”——完美主义,什么都要追求完美、精致。印版画的所有纸的四边和反面一定要从始至终干净洁白,版画机器台面一定平整洁净,不能有任何的胶带、杂质和颜色。版画工作室所有的东西都会被收拾得井井有条,各种物品都会被摆放得整齐划一。之所以会有这个“副产品”,是因为版画制作的流程工序训练所至:每一步都需要注意各方面的问题、细节,否则会前功尽弃,白白浪费时间与精力,从头再来一个流程与工序。习惯成自然,这些看似有些不可理喻的方式方法,追求完美,对细节的关照甚至“强迫症”的这种态度,才会逐渐从版画制作的繁杂过程中体会到快乐,享受这个漫长的过程,版画思维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强化与加强。
迈过技术门槛进入之后该如何持续,继续保持住制作版画的最初热情与状态,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