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版画作品集》序言

来源: iapa.cafa.edu.cn 时间:
《中国版画》2014(下)

《奔月颂》 获奖提名 62×180cm 郑峰
《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版画作品集》序言
2014年,恰逢新中国65周年华诞,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版画展在广州隆重举办。
作为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国家级美术作品展览,全国美展五年举办一次,是检阅近年来我国美术创作成果的盛会。本次版画展区共收到各地推选上来的作品778件,经过严格的评选,最终入选349件(含40件进京作品)。展出作品横向地呈现了不同版种、不同地域、不同个体之间观看和叙述生活的方式以及对艺术的理解,同时从版画创作方式和语言运用上,展示了作者对版画本体语言的继承、推进、探索与突破,立体地展示出当代中国版画的创作成就。
纵观本届入选作品的题材,总体特点是贴近时代、贴近人民、贴近生活。不少作者把审美的目光对准了身边的人和事,捕捉日常生活的精彩瞬间。表现年轻一代生活面貌的题材也成了不少作者的选择,这些作品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视觉新颖,满载活力与朝气。反映工农业生产、社会建设和都市生活的作品也占了相当一部分,在展现祖国现代化进程的同时也显示出了画家别具一格的艺术视角。还有不少作品聚焦国家重大事件和民生热点,引起观众的共鸣。历史画和重大题材作品明显增多,并显示出超越以往的刻画能力和场面调度的水准。从本次展览可以看出,版画的学术现状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良好态势,版画本体意义的审美理念得到了延展,传统技法和现代意识得到了有机结合,很多美术家,尤其是中青年美术家表现出超越以往的创新精神,赋予作品以新的时代气息,带来了崭新的精神风貌。

《家乡记事》 优秀奖   木版    60cm×100cm   2014年   李小光


《幸存者》 获奖提名 李晓林 2012年
木刻版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长期的发展,其技艺和手法较其他版种更为成熟,甚至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木版画在入选作品中所占比例依然最大,黑龙江、四川、广东、江苏、浙江、安徽等传统版画重镇纷纷拿出高水平之作。不少作者虽然年纪轻,但技艺精湛纯熟,刻工精细,在不同材质间游刃有余,把写实主义推向更高的水平。在大尺幅创作上,木刻版画对风景、人物等题材的驾驭能力进一步提升,于构图、光影、层叠、透视等画面构成因素之外,作者更强调了对作品精神内涵的探索,着力表现新时代版画的新面貌。
石版画制作难度高,算是版画里的“小画种”,参展及入选作品比例相对偏低,在技术上和审美上都有巨大的空间可供挖掘。从本届入选的作品中可以看出,石版画的特性得到了强化,个别作者对石版语言的纯化,在吸收现代主义的精神内涵后,催生出新的图式语言和视觉感受,以个体记忆的方式介入当代,带来一定的新鲜感。
作为发展最迅速的外来版种 — 丝网版画没有厚重的传统内涵,从一开始就紧随当代艺术的步伐,显示出相当的锐气和探索精神。入选的丝网版画作品延续了印刷技术精湛、艺术风格多样、色彩层次丰富的优点,将版画的绘画性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尤其在表现物象与空间结构上,轻易地营造出一种模糊性和浑然感,给予观者视觉冲击力。
综合版画所占数量不多,但各版种之间的交汇、对新技术和新材料的综合应用已成为当前版画发展的一大趋势。不少作品通过大胆尝试和巧妙融合,呈现出不一样的包容性与多样化,大大拓宽了版画的原有边界。

《摇一摇·贵阳2014》 获奖提名  木版 160cmx103cm  2014年   梁练方
对比五年前,中国版画又有了新的进步和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版画艺术在当今的文化环境影响下,越来越少有激动人心的图像出现。有的版画家沉迷制造符号而忘却作品内涵,有的被商品市场左右而缺少苦心钻研,也有的追求空洞抽象的表达而抛弃真实情感。应该指出的是,版画艺术的发展不仅仅取决于技艺水准的上升,更多的是在于版画家的思想意识,对今天社会、文化的敏感度和创造性表达。因此,本次展览不仅是创作成果的汇报,也是一个思考如何更好地进行创作的契机。

《网中鸟》 75cmx100cm  丝网版  2013年   杜雄伟

《渡船》 铜奖  石版     85cmx58cm   2014年   宋光智

《铁证如山》 丝网版   132cmx100cm   刘祥顺

《梳妆》 优秀奖   木版    84cmx120cm   2014年   吴静秋

《爸爸妈妈都去哪了》 优秀奖   丝网版  100cm×70cm  2014年   廖扬

《回家过年》 木版 138cm×120cm   2014年   方利民

《景观·太和殿》 优秀奖  综合版   80cmx100cm  2013年   周吉荣




《8号线幻想组画》 获奖提名   石版   40.5cm×56.5cm×4   2013年   秦一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