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导师推荐(林露)

来源: iapa.cafa.edu.cn 时间:
《中国版画》2015(上)
导师推荐
李仲
林露的画更多的是对自我心灵的关注。她的作品呈现出来的既不是宏大叙事,也非日常生活的直接体现。在她的画中,无论是坠落的鸟还是嘶嘶作响的蛇,还是尖叫的女人,都让人感受到画面背后隐匿着什么秘密,这些东西是一种自我设定的符号,同时成为解读作品的密码。这或许就是在她的自叙中所提及的那个:“心中感知的情感、命运和社会生活的体验”,我们可以将此理解为一种个体的、独立的、隐秘的自我心灵的探索。
林露的近期作品以女孩为表述载体,继续着她对自我心灵的关注。在画面中,戏水、自拍的女孩似乎与社会生活的距离拉近了,其实我们依然发现了那个隐秘在后面的自我,透过她的画面,我们感知的是一种个体存在的意识,精神层面的自我实现。
读研期间,林露读了很多书,记下数本读书笔记,或许阅读和思考,形成了她个体的生存经验,也影响了她的创作状态。
李仲/ 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教授

《Summer+Day》  木版  120cm×120cm  2014年  林露
宁静的激情
林露
研究生期间,我所做的作品主要抒发在生活中我的一些个人感想。铜版画系列《坠落的鸟》,表达的正是我在当时那个阶段感受到的一些困惑,这些困惑如同枕边的蛇语,信念的衰落如同看不清前方的鸟儿一样。这种状态延续的时间不长,随着自身对事物看法的转变以及自身状态的不断调整,再加上接下来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使得我更加坚定了本科期间就已开始的那种对个体生存经验的关注和对自我心灵的探索。而这种能与心中感知的,与情感、命运或社会生活的体验能够对接的创作状态,也是我比较满意的。
对我来说,我觉得在女孩身上有太多值得我关注的点了,她们说话的方式,做事的样子,似乎生活中什么烦恼都会在面对她们时烟消云散,我无意描绘崇高与伟大,更何况黑暗与丑陋,对我来说它们都太过于遥远、冷漠甚至恐惧,与一颗需要宁静的心太过遥远。然而并不是说这些深沉的东西就于我毫无价值,相反,因有它们存在,方才令我知道生命之可贵,然则生命有不可承受之重,当人感到一种恐惧却无法向人诉说时,于是只有唱歌,就像一个男孩走过坟场时所作的那样,当生活遭遇挫折,一丁点的快乐如同蜂蜜,足以拯救一个人舌尖的味蕾,驱散满嘴的苦涩,直至大脑,直至心底。
在女孩们的生活中,没有留下多少硝烟的痕迹,生活仍在继续,生活仍在继续……
林露/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
李仲/指导教师

《梦旅人之一》 石版  52cm×38cm  2010年  林露

《梦旅人之二》  石版  52cm×38cm  2010年  林露

《梦旅人之三》  石版  52cm×38cm  2010年  林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