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PA论坛|曹丹“第三届版画双年展暨学术论坛”(十)

来源: iapa.cafa.edu.cn 时间:

IAPA论坛|曹丹“第三届版画双年展暨学术论坛”(十)

国际学院版画联盟 
2020年10月18日
国际学院版画联盟第三届版画双年展暨学术论坛开幕式
中央美术学院国际版画研究院成立揭牌仪式
在中央美术学院隆重举行

   在全球疫情依旧不稳定的情况下,国际学院版画联盟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地在线上组织了“国际学院版画联盟第三届版画双年展”。同时,联盟还举办专题学术论坛,来自全球的30余位版画学者和艺术家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术研讨和交流。

以下是湖北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曹丹教授的专题发言:


曹丹
Cao Dan

国际版画研究院副院长,湖北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
Deputy Dean of the International Printmaking Institute; Director of the Printmaking Department, Hubei Institute of Fine Arts

湖北美术学院版画系近几年的教学探索
 
湖北美术学院(HubeiInstitute of Fine Arts ),位于中国华中地区。是中国独立设置的八所美术学院之一。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20年的武昌美术学校,(简称武昌艺专)。版画系现有专业教师17人,拥有版画、插画两大专业方向,设置传统版种教研室(一工)、综合媒材教研室(二工)、插画艺术教研室(三工)三个工作室,以及木版画、石版画、铜版画、丝网版画、插画、综合媒材六大实验室。

我们版画系的教学是建立在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大框架下并且具有区域性的特征,很大程度取决于学校的办学理念、招生规模与发展模式,各院校都有所不同与侧重。湖美版画系一方面坚守美术学院对造型与绘画的传统能力要求,延续版画专业的思维模式与技术方法;另一方面在当前科技、艺术发展的趋势下在教学中不断的更新观念,适时调整教学的方法与策略以适应社会对美术人才的要求。那么,这就给我们带来一些问题,版画在艺术教学中的定位是什么?版画能在未来产生什么,版画的意义在哪里?我们版画系的教学团队一直在探索,在现行教学的框架下面,版画教学如何形成特色,如何触发改变?如何产生作用?我们根据不同的教学方向设定了工作室,并配备与专业方向相合适的专业教师。这区别于传统的以版种为划分方式的工作室制,通过教学方向工作室的方式形成更为具体的专业指向。
传统版种教研室(一工)基本上延续了以往几十年教学的传统,以教师、艺术家的个体经验为主导,以传统版画教学为贯穿,教学更重视版画技术的积累,通过有效率的语言和痕迹来形成高质量的画面。根据学生各自的潜质和导师引导,由传统版画语言的不断推进与创作的规律教学来产生更多高质量的版画作品。
 

综合媒材教研室(二工)通过多媒介、综合材料的研究来建立创作观念和方式,这个工作室的教学不仅限于版画,但也不离开版画的范畴,重视由版画特性所对应的个人艺术观念的形成。这一类型的实验课程和教学,目前主要建立在教师的个人研究方向和学生对电子媒介与新材料的关注上,在此类型教学中,特别重视让教师和学生都如何更加投入地进入到研究的场域中去。这是二工部分教学课程的链接关系,目前工作室教学中大致有三个研究的方向与教学大纲相对应。

   以二工的“图像叙事”课程链为例,有横向的教学系统和纵向的艺术实践。横向教学以版画作为叙事的媒介,同时把版画作为技术的再复制,通过版画媒介的拓展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进行图像的再转换。中间还涉及到写作,图像的研究,书籍的设计、版画创作转换,最终形成实验动画。这个课程里面涉及到词与物的转换,图像的书写再到图像剧本转换的过程。这是互联网搜集素材的产物的课程主体,从图像剧本创作到媒介转换。这些作品是我们这个课程所开展的学生课堂作业。从影像到绘画的分镜头,其中涉及到绘画的造型能力,也涉及版画的形式方法,这是我们的实验动画的创作,有木版画形式语言在实验动画中的应用。也有铜版画语言的实验动画作品,不是强行把版画与动画进行嫁接,因为我们的实验教学也是建立在版画教学的大基础之上的,最终我们有一个总体思维的构建,不离开版画,同时在版画的基础上有所延展。而且在更大的艺术教学理念层面上,版画和动画都是知识运用与生产的媒介。
  插画艺术教研室(三工)的插画教学是我们版画专业的应用性研究,该工作室教学的提升取决于插画专业的自我优化、插画与版画的兼容程度,以及插画和其他专业学科的交融。融合版画专业特性依然是我们目前插画教学的核心,通过几个年级课程的推进,涉及到对版种材料特质的认识,对插图画面的运用,对黑白语言的认识,对版画复数观念的认识贯穿在插画教学当中。


  以《图文语言与连续性插图创作》的课程为例,二工的实验性教学和三工的插画教学都体现了我们教学团队对版画外延性的思考。一方面是考虑如何运用版画的特性去搭建不同专业方向的关系,另一方面在搭建的过程中反复确定有效率的路径。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往往只有少量的学生能够产生较完善的作品。当然,无论是具有个人经验的个体创作还是具有广泛性的群体教学,从创作的规律性而言都需要有一个持续发酵的时间段,需要对世界与存在有更深刻的理解或感悟。虽然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几幅作品也说明不了太多根本性的问题,但是大多数的学生可以通过有效的群体性教学获取知识、经验与方法。也许在他们的未来,也许在版画或者不在版画,或者是在其它更多更广泛的领域会产生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