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莎
最近在上系里的人体素描课程,经常会与学生、任课老师做一些交流、互动,希望能充分的感知学生对于素描的认知程度,并会做一些记录以便下次上课时用。根据我多次上素描课所得记录的积累,我发现,有一些问题和建议,不得不提出来,与大家一同讨论。
首先,如何协调模式化教学与个体差异教学之间的矛盾。近几年,我在上基础素描时不论是素描1阶段还是素描3阶段(版画系的素描课程分为素描1、2、3、4四个阶段,分别在本科一、二年级四个学期依次完成),其教学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培养他们独立的审美素质,一直以来,版画系的素描教学都以结构素描的训练为主,我们为了能让学生明确:什么是素描?该怎么去把握对象的结构与特征?我们会给学生一个固定的思路与造型方式,希望学生能通过这些方式,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造型语言模式,如此以来,便能更好的实现对人体结构更充分的认识。在这期间,我们通过教学检查与学生互动,发现,学生对于这种固定的模式似乎不太感兴趣,比如:我们会在一年级阶段的素描课里,加入结构分析、分面练习等环节,要求学生以线为主造型,不做过多的色调分析,简言之,即不允许上色调来完成一幅结构素描作业。通过大量的与学生交流,反馈给我们一个现象,其实这种固定的要求,或者说模式化的教学要求,从某种程度上说,会给一些学生带来一定的困扰,使他们失去对形体认知的兴趣,对学生更好的发挥和凸显自己的造型能力是一种约束。我个人认为,既然进入到了美院学习,学生能通过基础课程的训练,达到一个审美水平的提炼、手上功夫的提高,这是我们实施教学的最终目标,如果过于限制了学生的造型能力,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效果而忽略了学生本身对于素描语言规律的一些理解,其实是不可取的,模式化的教学,只会培养一批相同的人才队伍,不能诞生具有独特艺术见解的艺术人才,而美院的教学不正是在培养艺术人才吗?如此问题,令人深思。我的建议是,在大一的阶段,根据学生的专业水平情况来定制教学方案,专业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根据情况给予相对宽松的作业要求,在完成结构素描的基础上,可以加入自己对于素描的理解,让作业的完成不那么机械、概念,对于能力相对较差的同学,应要求其按固定的教学模式进行,从结构素描着手,循序渐进,如此以来,各个层次的同学都能得到收获,专业能力强的同学在完成基础作业的要求上能施展自己的造型能力,专业相对较弱的同学也能在阶段教学的过程中按部就班的完成相应阶段的学习要求。
其次,在素描教学的初级阶段,是否可以忽略甚至取消掉阶段性的学习,将其教学要求向高年级的水平靠近?在最近的几次素描课程的教学检查中,一些老师都在提到一个问题:一年级学生应该取消掉某个基础性环节的学习,进而加入长期素描作业的训练,应该有一些刻画得相对深入的作业。我对这个建议也有一些思考,进行长期性的课堂写生,这个要求,我们放在大二的素描课程来说,也许是符合教学要求且顺理成章的事,但作为大一的同学,在造型手法还没有完全脱离考前模式的前提下,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我们要求他们能拿出较深入的作业,是否太过着急?那么另外涉及到一个问题,即是这个阶段,是否需要取消基础型的阶段性训练?在我看来,这个答案是否定的,在一年级阶段,学生正处在对一切绘画形式认知的刚入门的阶段,基础的训练对于他们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这个时候,如果太早的要求他们做长期素描的训练,而取消基础型训练的环节,必然会造成揠苗助长的效果,一方面不利于学生对结构和型体的认识,另一方面,对于光影的热爱也会将结构这一最本质的部分忽略掉。当然,这也不能排除个别同学具备了一定的造型能力,能够很好的完成全色调素描的作业,但是从大多数同学的作业情况来看,基础型的阶段性分析与训练,仍然是一个不得不着重强调和无法替换的环节。
第三,素描教学各个阶段,在相互衔接的基础上,抢先教授是否合理?版画系素描四个阶段的教学都是相互紧扣着开展的。在二年级的素描课堂上,面对人体写生,学生问过我一个问题:老师,我们可以画得相对表现一些吗?可以使用特殊的材料吗?我给的答案是可以的,因为我认为在这个阶段,学生在处理画面时可以适当的加入材料的运用,既能增加画面的生动性,也能调动学生做画的情绪,结果此时个别同学的作业呈现出来的效果,可能已经触摸到了下一阶段的要求,一同上课的前辈老师对我的这一次“宽容“,提出了他不同的看法:在这一阶段,就应该是这个阶段的教法,不该给学生太多的空间,不然接下来的课程不好开展。面对这种提议,我思考了一番,这位老师的提议不无道理,但我个人认为绘画专业的素描教学不应该如此的死板,教学的过程,是与学生一同完成基础能力训练和创造性能力发挥的过程,如果将某个阶段的学生作业定格在某个材料和某种既定的思维范畴里来训练,势必会失去基础教学的意义,基础课程的教学不就是为了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并为将来更好的进入创作阶段打下扎实的基础吗?试问,如果在这个阶段太多干涉学生的思维,太过限制他们的创造力的发挥,我们该如何开展下面的教学?在素描课程的不同阶段,学生作业如果能完成、甚至超越了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其能力完全可以驾驭在这之上的更深一层的训练,那么我觉得不应该将其局限在现有的阶段进行训练,应适当的放松作业要求,允许其尝试有更多材料相结合的训练。
以上几点,是我在素描教学中的一些疑惑和思考,其中有一些建议,希望这些思考和建议能对版画系的素描教学有一些积极的影响。当然作为年轻教师,有些想法一经提出,必然会引来一定的异议,对于系上的素描教学,我们尚且年轻,并不具备很多的经验能很好的把握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但作为一名长期任课的教师,提出自己的一点感受,仅此而已,希望能通过文章与各位老师交流。
版画系 舒莎
201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