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PA | “青年精神——2021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将在湖北美术馆开幕

来源: iapa.cafa.edu.cn 时间:


 
来源:湖北美术馆

 


时间:2021年12月24日-2022年3月13日

地点:湖北美术馆1、2楼展厅、特展厅

主办:湖北美术馆、中国工业版画研究院

策 展 人:孔国桥

学术主持:胡  莺

艺术总监:宋恩厚、傅中望

学术委员会:

主任:冀少峰

成员:苏新平、吴洪亮、张子康、王紹强、傅中望、何桂彦、方力钧、陶加林、胡莺

展览统筹:刘力英

策展团队:夏梓、程然

展览设计:乔杰、黄利、田野、周琦

展览展务:何淑君、简杰

公共教育:雷雅婷、宋灿

媒体宣传:夏梓、曾静、符坚

展览会务:黄利、王佳雯

 

前  言

 

自2012年始,基于湖北地区深厚的工业历史土壤与工业版画创作积淀,在传统工业不断转型与升级的背景下,湖北美术馆从关注“工业版画”未来发展的学术期待出发,与中国工业版画研究院合作,开始持续策划举办“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旨在兼顾“工业版画”历史独特性的同时,积极拓展中国工业版画的概念边界与创作空间,吸纳更多的创作力量与艺术样貌,以视觉图像承载对社会现实主义时代转换与变迁的具象观察和多维展望,有效传播记录时代、记录人类文明记忆的优秀美术成果。

 

目前,以工业化为导向的现代化浪潮依然是推动世界发展的强劲动力,而全球化大背景下工业文明的变迁与交迭,以及艺术表达方法的多元化态势,使中国工业版画无论是创作群体还是创作面貌,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版画本身就是工业发展的重要产物,在“工业隐没”的表象下继续寻求创新的动力、挖掘创作的源泉,是本届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继续举办的重要初衷。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今年也是新兴木刻运动90周年。在鲁迅先生的倡导和推动下,以1931年的“木刻讲习会”为始,新兴木刻曾持续影响了一大批具有进步思想的艺术青年。90年来,中国版画在“新兴木刻运动”精神的感召之下,筚路蓝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美术创作由革命历史题材逐步转向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大生产题材,中国工业版画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承续了新兴木刻精神, 一路行进至今。

 

 “2021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以“青年精神”为主题,首先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系列讲话精神为重要指导,以青年之蓬勃精神,进一步激发与拓展中国工业版画的创作活力,产生一批不负时代的工业版画美术精品;同时,值新兴木刻运动90周年纪念之际,以意气风发的青年精神,积极续写中国现实主义艺术的伟大成就,图像呈现中国当代版画创作的内在逻辑和前沿状态。

 

基于对“青年精神”的主题设想,展览邀请了一批关注工业版画创作,且在中国版画领域较有成就的艺术家参展,拟对其青年时期作品以及近年来的新作进行并置展示,具象勾勒中国版画“青年精神永新”的创作面貌;同时,展览通过推荐与征集等方式吸纳了一批青年版画作者,通过对其近作的集中展示,视觉呈现青年一代身处后工业大变革时代的人生体悟与思考状态。

 

本次展览是对近三年来中国工业版画整体创作力量的一次高质量的集中呈现,展览在湖北美术馆首展后,将赴湖北宜昌三峡美术馆展出,在向地方美术馆输出高质量展览资源的同时,展览所承载的“工业记忆与展望”也将与地域文化之间产生在地性的联动,并由此生成积极的社会效应和更多潜在的创作驱动。

 

谨祝展览圆满。

 

湖北美术馆馆长  冀少峰

2021年12月

 

 

 策展人语录

 

1931年8月17日至22日,鲁迅先生在上海为十三位20岁左右的进步美术青年举办“木刻讲习会”。这场短短6天的讲习会,不仅成为了在中国现代艺术史上有着深远影响并独具深刻前卫意识的“新兴木刻运动”的标志性开端,也开启了中国现实主义艺术和革命艺术的伟大进程。九十年来,中国版画在“新兴木刻运动”精神的感召之下,筚路蓝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切皆可老去,唯青年精神永新!”值此“新兴木刻运动”90周年纪念之际,为展示中国当代版画创作的内在逻辑和前沿状态,湖北美术馆和中国工业版画研究院特以“青年精神”为主题,举办“2021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

 

展览由“青年·道路”、“青年·力量”和“工业·青年”三个板块构成,分别展现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当代知名版画家和青年版画家的作品,以及最新的以工业现场为表现题材的版画作品。三个板块的策划各有侧重,或通过具有时间跨度的知名版画家个案,或强调青年版画作者的当代状态,或聚焦专门题材的作品集合,既呈现了传统样式的版画作品,也展示了藉版画的技术原理拓展而成的综合作品。这些作品,经由版画技术、版画观念和版画疆域的各自切入,但“青年作为一种精神”乃是贯穿艺术家及其作品整体遴选的主线。艺术所葆有的旺盛活力,本源于艺术家思想深处的颠覆性力量。在这里,青年已然不是一种年龄上的界定,艺术创作中的青年精神,强调的是艺术的开创性和原发性,并要求着艺术家在当下这个具有历史性转向意义的“后工业”时代中对于思想和创作的直接启动。这,也是现实主义的革命艺术所应持有的基本态度。

 

孔国桥

2021年12月

 

 

 

“青年·道路”

本单元特邀一批关注工业版画创作,且在中国版画领域较有成就的艺术家参展。其中,既有他们在青年时期的代表作品,也有呈现其当下状态和艺术思考的最新创作。我们试图以此时间上的跨度,强调作为一条道路的艺术青年精神,呈现艺术家在面对时代进步和社会变革之时所葆有的独特视角和敏锐觉察。这些作品,既有对于版画技术的深研和淬炼,也有对于版画观念的思考和重建,更有对于版画疆域的拓展和实验。它们从各自的角度,凸显着艺术家旺盛的创作活力与探索精神。同时,也是中国当代版画创作和研究的前沿成果与学术标杆。

 

 

部分作品

 


卢治平《铸成我们新的长城》

铜版

43cm×77cm

1999年

 


卢治平《内敛的灰色之三》

丝网

50cm×72cm

2018年

 


周吉荣《北京之一》

丝网

50cm×68cm

1987年

 


周吉荣《故城 II》

纸浆综合材料

220cm×320cm 

2019年

 


陈琦《梦蝶之二》

木版水印

80cm×58cm

2000年

 


陈琦《心象·NO2》

木版水印

90cm×120cm

2015年

 


隋丞《咖啡馆》

木版

45cm×36cm

1988年

 


隋丞《颠倒的浮水者》

木版

65cm×110cm

2018年

 


张炼《残扇之1》

丝网

60cm×60cm

2001年

 


张炼《折叠-2019-松山图》

综合材料

100cm×160cm×30cm

2019年

 


宋光智《寻觅者 之二十》

木刻

90cm×60cm

2004年

 


宋光智《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之二》

木刻

185cm×125cm

2021年

 

 

“青年·力量”

 

正像鲁迅先生在1931年为进步青年艺术团体“一八艺社”所撰的《一八艺社习作展览会小引》一文中所言,“现在新的,年青的,没有名的作家的作品站在这里了”;同样的,我们亦怀抱着先生当时的希冀——在这个“不息地进行”的时代里,他们以及他们的作品,能“以清醒的意识和坚强的努力,在榛莽中露出日见生长的健壮的新芽”,并以其青春的敏锐与果敢,呈现他们对于历史、现实及其个体生命的青涩而生动的鲜活体验和勇敢担当。

 

 

部分作品

 


蔡远河《生命的等式-1》

木刻

120cm×80cm

2017-2020年

 


郭定奋《脚手架上下的生活》

视频、砖头、卷轴

尺寸可变

2021年

 


韩栩欣《便捷式社交之二》

铜版

70cm×60cm

2021年

 


刘福《城镇节奏系列之二》 

铜版 

60cm×83cm 

2015年

 


王林麟《后工业山水NO.1》

丝网

80cm×240cm

2021年

 


夏玉清《贵昆铁路》

铜版

75cm×96cm

2021年

 


徐娜《筑造》

木口木刻

50cm×100cm

2021年

 


徐增英《国之利剑·歼系列战斗机》

套色木刻

122cm×202cm

2019年

 


姚古平《山水重构》

铜版

82cm×120cm

2019年

 


殷子《阳光里弄三》

平版

30cm×20cm 

2021年

 


詹成哲《遗失了六分仪的船,是否能在三十年后靠岸》

数字输出亚克力灯

37.5cm×37.5cm

2021年

 

 

“工业·青年”

 

本单元展出的作品,基本以中国当下的工业建设和工业生产为题材,不仅承续了具有光荣历史和斐然成绩的中国工业版画的创作传统,同时更以一种崭新的态度和视角,切入至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人工智能、无人控制技术、量子信息技术、虚拟现实以及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发生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种种变化和变革。工业的发展源于技术的演进,技术作为一种推动人类进步的本质性力量——在我们的逻辑中,青年精神同是技术进步与工业进步的源初力量。

 

 

部分作品

 


曾昭颖《红色的南沙港湾》

丝网

110cm×110cm

2021年

 


陈述《筑·韵组画系列》

水印木刻 

100cm×100cm

2020-2021年

 


胡贤武《智能预测-18》

铜版

30cm×40cm

2020-2021年

 


李凡丁《工业现场》

绝版套色木刻

97cm×78cm

2020年

 


李楠《建设中的杨泗港大桥》

综合版

80cm×120cm

2021年

 


刘梦如《编码时代之二》

木刻、捺印

50cm×69cm

2021年

 


王景芬《启航·雄安高铁》

绝版套色木刻

70cm×110cm 

2021年

 


王紫微《筑梦》

丝网

70cm×105cm

2021年

 


易阳《寰宇之光-天宫空间站》

铜版

51cm×50cm

2021年

 


周宁《造福人类》

凸版

90cm×120cm

2020年

 

 

- END -

编辑:策划部

审稿:胡   莺
展览 | 收藏 | 研究 | 教育 | 交流 | 服务


//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

上午9:00—12:00

下午13:00—17:00

(16:30观众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因疫情防控需要,中午12:00-13:00为闭馆消杀时间,请您注意预约出行时间,现场将需要您出示预约码、健康码和行程码,佩戴口罩、配合测温检查,期待您的光临!

// 预约渠道

“湖北美术馆”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二维码

凭线上预约二维码核销入馆

 

// 预约限额

开放日每天限额2000人(上、下午各1000人)

 

// 优待政策

1、满65岁以上持有老年证的观众,可免预约,直接登记信息测温入馆;

2、现役军人持军官证,可免预约,直接登记信息测温入馆;

3、持有湖北省“楚才卡”A卡人员,可免预约,直接登记信息测温入馆,免费讲解导览,免费使用贵宾厅,免费停车。

 

// 交通信息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东湖路三官殿1号

 

公交:乘坐709路、402路、411路、

578路、810路、701路、552路、

14路至东湖路省博物馆站下

 

地铁:乘8号线至省博湖北日报站(A出口)

 

 

// 官方网站

 

Http://www.hbmoa.com

 

// 咨询电话

 

027-86796062/027-86796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