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PA|张敏杰:中国版画的多维度书写

来源: iapa.cafa.edu.cn 时间:

南通美术馆开馆大展
留痕——版画的世界研究展


 

      6月29日,南通美术馆正式开馆,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南通大学、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南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南通文体会展管理有限公司、南通美术馆承办的“留痕——版画的世界研究展”成为开馆展览之一。作为本次展览的四大重点单元之一,中国版画单元的精彩亮相综合呈现了一个中国版画艺术创作与发展的新视野与新阶段。
      本次“留痕——版画的世界研究展”中国版画单元展出了43位版画艺术家的精品力作,包含了老、中、青几代艺术家在版画艺术创作、研究与创新等方面的系统成果。围绕中国社会发展、中国共产党成长的历程,展览分主题、分层次、分角度展示了中华大地的新变化、新发展和新成就,系统呈现了党和国家的百年辉煌与千秋伟业。各件作品中呈现出来的艺术思想、艺术语言与艺术结构也集结成了全新的共同话语,形成了新时代中华民族的新的文化传统。
      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学院张敏杰教授指出中国版画对中国社会发展与振兴的密切关系,也表达了中国版画在新时代发展进程中的伟大担当与使命:“我们应牢记版画艺术创造的精神,更应该将版画的艺术性探索做为新时代的使命”。
      据悉,展览将持续展出至7月30日。

 

 


中国版画的多维度书写
文/张敏杰


      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曾说,“伟大的民族以三种方式撰写自己的传记:行为之书、言词之书和艺术之书。我们只有阅读了其中的两部书,才能理解它们中的任何一部;但是,在这三部书中,唯一值得信赖的便是最后一部书。”这部书就是“艺术之书”。如今,“艺术之书”作为承载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思想、文化的图像,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研究。中国的版画由来已久,诞生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新兴木刻运动,更是将版画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紧密相连,鼓舞和影响着革命的前途与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很多优秀的版画作品更是以一种印记的方式成为了时代的视觉记忆。
 
      版画是一个大画种不容置疑,版画是时下最不温不火的一个画种同时也不容置疑。然而,正因为版画自身的不温不火,版画家们的创作变得更纯粹,更澄明。版画区别于其他画种的不止是它的复数性,还有高度的概括能力和极强的画面把握水准,更重要的是,版画要求艺术家还必须具备智慧传达的技巧,这样才能将滚滚洪流后的波澜不惊在厚积薄发中爆发出来。所以,一幅好的版画作品,不管是表达理性的或感性的、或狂或静、或美好或狰狞,都是一个画家的心路历程,都是艺术家精神世界的自由抒发,都是他们用心灵缔造了世界,用感知构筑着空间。
 
      当然,版画的不温不火,造就了版画的生存空间在专业院校、在专门的版画艺术团体的独立性。版画家因为有基础的生活保障,他们也深知版画的市场空间,因此,他们的心态平和,专心于版画的创作。他们的创作,一方面呈现了纯静的心态,一方面也反映出对版画语言与形式的表达的多样性,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刻刀、印痕之间书写版画的维度,探索版画表现语言的边界,探索在艺术规律统摄下的和而不同。
 
      本次“留痕——版画的世界研究展”中国版画单元邀请了43位版画家,集结了中国当代老中青几代版画家的作品,力图呈现版画自新兴木刻运动开始后在新时期中国高等美术教育教学中的发展,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代版画人的坚持,更能看到版画做为一个独立画种对于艺术语言和艺术性的探索。可以说,本次展览中版画这一“艺术之书”不仅承载着建党百年的历史,而且,它所涉及的各个时代艺术家的思想形式、语言逻辑与文化结构又汇集成为了一个全新的共同话语,成为了我们民族的新的文化传统。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们应牢记版画艺术创造的精神,更应该将版画的艺术性探索做为新时代的使命。
 

张敏杰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副主任

 

 

 中国版画单元作品


李焕民 开犁 木版 53×79cm 1998年


晁楣 秋的风采 木版 66×59cm 1998年


宋源文 天潮 木版 46×80cm 2000年


广军 角楼 木版 45×30cm 1998年


吴长江 牧场初雪 铜版 56×76cm 2018年


苏新平 行走的男人 平版画 52×64cm 1989年


朱琴葆 北崮夜泊 水印木刻 27.3×33.8cm 1962年


张新予 春染渔港 水印木刻 46.5×61.5cm 1984年


程勉 晨市 水印木刻 69.3×49cm 1996年


杨春华 春花 水印木刻 50×41.3cm 1989年


康宁 两个人和一匹马 木版 60×68cm 1998年


张远帆 游记-故垒 木版 53×77cm 2002年


王华祥 狐狸系列 木版 30×38cm 1998年


曹琼德 寨老 平版 120×84cm 2014年


李晓林 矿工 平版 54×40cm 2018年


周吉荣 景观-太和殿 综合版画 60×75cm 2013年


张敏杰 舞台No.10 平版 75×100cm 2019年


李彦鹏 春耕 木版 57×79cm 2002年


朱建辉 对视 水印木刻 99×69.5cm 1999年


刘彤彬 微观um200 No.1 水印木刻 90x60cm 2019年


苏岩声 图景-13 丝网版画 60×80cm 2018年


郭鉴文 暖光 丝网版画 78×56cm 2020年


罗必武 迁-海平线 丝网版画 65×95cm 2015年


隋丞 重叠·吉祥如意 丝网版画 78×100cm 2019年


罗贵荣 时间的味道 木版 100×66cm 2021年


张广慧 无量山 套色木刻 77×66cm 2009年


邝明惠 花旦之二 水印木刻 50×50cm 2018年


乌日切夫 满天星A 丝网版画 80×80cm 2021年


黄洋 武陵秘境 木版 60×70cm 2019年


方利民 旅游季 水印版画 138×69cm 2013年


付何江 文明影像·物语四 铜版画 60×120cm 2011年


李言波 不可触及之餐 铜板 57×75cm 2012年


沙永汇 花絮系列之四 丝网版画 65×43cm 2003年

 

 


 

总策展人 / 苏新平
执行策展 / 张敏杰 谢海
策划团队 / 刘彤彬 张卫 朱建辉 吕明翠
学术主持 / 谢海

设计总监 / 朱珺 黄天灵
整体设计 / 陈衡潇 王子薇 朱昕彤
书籍装帧 / 周婷婷 孙袆岚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
南通大学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
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南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
南通文体会展管理有限公司
南通美术馆

协办单位
南通大学中国美术南通现象研究中心
《品位》杂志社
《美术天地》杂志社

展览地点
南通美术馆二楼 B1-B5 展厅

展览时间
2021年 6月30日 - 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