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PA|苏新平:留痕——版画的世界研究展前言

来源: iapa.cafa.edu.cn 时间:

南通美术馆开馆大展
留痕——版画的世界研究展

 

前 言

苏新平

      值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我们推出了“留痕——版画的世界研究展”。
 
      20世纪上半叶,鲁迅所倡导的新兴木刻不仅把版画和古代复制版画在制作技术做出了区别,同时还将艺术的功能与现实意义上也做出了厘清。值得一提的是,新兴版画从它诞生那天起,便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紧密相关,成为新中国成立前左翼美术中最为耀眼的主力军。很长一段时间,版画一直是中国革命文艺的重要组成,很多版画家更是以艺术家和革命战士的双重身份出现在历史舞台的最中央,以笔为旗,以刀为战斗的武器,在历史的洪流、社会的变革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在当下的网络时代,版画的复数属性似乎已经不再重要,然而,今天的版画在中国、在世界绘画领域已经不是一个画种的概念,特别是其独有的间接性印痕,有着与生俱来有别于其他绘画形式的特质。随着中国高等美术教育教学中对版画的越来越被重视,版画家自身与美术史专家、学者对版画艺术深入研究的推波助澜,加上越来越多的美术馆频繁推出版画展,当代版画艺术家的影响力日益提高,在国际艺术交流上,中国的版画创作和艺术家更是走在了前列。
 
      如今,版画创作融汇了多种不同的媒介,已经很难单一地以某种材质类型学或风格学进行划分,而且,艺术家以各自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阐释了一日千里的当下高速发展的中国,以及传统版画的线性延展和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的转型。显然,不管是现实主义的主题性再现或现代主义的形式化研究,还是富于时代性和个体性的精神创造,当代版画艺术家们所传递的文化自觉、创造力和对中国当代版画未来发展的信心,恰恰是这个伟大时代所赋予的使命和责任。
 
      “留痕——版画的世界研究展”宗旨为“看一个展览了解世界的版画、了解中国的版画、了解江苏的版画、了解南通的版画”。开宗明义,希望以此展为契机,用世界的、中国的、江苏的、南通的四个独立单元策划勾勒在新时代语境下的版画现状,以地域文化研究为接口,用版画艺术嫁接一个别样的交流互鉴的平台,进一步激发地域版画创作与研究的内生动力与外源影响力。
 
      版画之美,在于手工劳动的朴素与图像经营的巧思,这种结合了工匠思维与作者原创精神的创作方式,体现了新时代关于加强版画美学研究和传播方式的学术探索和理念更新,这也是版画艺委会在中国美协领导下始终坚持的方向。
 
      希望本次展览不仅对江苏的版画、南通的版画事业起到促进作用,更将学术精神和文艺为民的责任担当扩散出去,继续秉承初心,发掘优秀文化遗产,与时代同行,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苏新平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主任

 

 部分作品

 


吴长江 牧场初雪 铜版 56×76cm 2018年


李焕民 开犁 木版 53×79cm 1998年


宋源文 天潮 木版 46×80cm 2000年


晁楣 秋的风采 木版 66×59cm 1998年


 广军 角楼 木版 45×30cm 1998年


阿里西亚(阿根廷) 梦 丝网版画 42×51cm 2009年


奥格齐尔(美国) 宇宙 铜版画 45×61cm 2005年


张远帆 游记-故垒 木版 53×77cm 2002年


代大权 孕育 木刻 120×90cm 2002年


于承佑 晴雪 水印木刻 60×89cm 2020年


 

 


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