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PA毕业季|四川美院“版画与印刷工作室”本科作品

来源: iapa.cafa.edu.cn 时间:

川美版画系  国际学院版画联盟


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版画系
2021届  本科毕业作品
版画与印刷工作室


指导老师
金洪钢  杨林青


校内展览时间
2021.6.3——7.10(线上)
2021.6.3——6.18(线下)

 


校内展览地点
四川美术学院 美术馆


校外展览时间
2021.6.16——7.2


校外展览地点
金山意库ADC艺术设计中心

 

 


来时所见


       2021年的毕业季,当下全球的疫情仍在持续辐荡,幸而国内对于疫情的有效防控与新冠疫苗的研发普及,不同于2020年疫情爆发时的全面线上展览,这一届的毕业展采取线下与线上展览同时进行的方式,并未因疫情的影响而停滞我们面向大众对优秀毕业作品的展示。
       过去的一年,历经了人类历史中的一次巨大无常,在面对惯性节奏生活的变奏下,我们重拾信心,迅速的投入到新一轮的毕业创作阶段。近一年来,版画系的导师团队与毕业生们不断总结着因疫情影响所带来的课程实践经验的缺失,在今天看来,这样的一次经历愈加激发大家在面对不明困境时,所展现出的团结凝聚力与坚韧的工作学习态度,其蓦然迸发的生机,在这一届的毕业生的毕业作品中萦绕着风险与机遇,相映而成趣。
       他们从疫情的困惑与忌惮中走出,以笃实的意志与行动来践行对生活的体验与感知。现在,他们的作品即将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相信,这将会带给大家更多维度的视觉享受与寻味入胜的感官体验。
       愿你们伴随着机缘晨曦,以不断超越自我的姿态前行,远行的路上不忘来时的光华。

四川美术学院
造型艺术学院版画系
2021.6.3

 

 

 


李园园


《西红柿跑了》是一件艺术家手制书作品,共四十页。全书分为反季节西红柿的大棚世界、反季节西红柿与人类和西红柿跑了三个部分。本作品尝试以一种特别的形式带给阅读者特殊的观感,向他们描述一场以西红柿为主角的冒险经历。
作为一个生活的观察者,我不断地反思自己的生活,反思如何在按部就班的生活中追求自由。那我们追求的自由在哪里呢?它可能是我们发现的一个湖泊,一片草地,一片树林,只要愿意给自己一点时间在忙碌中静下心去思考,去发现,我们追求的自由好像一直就在眼前。

 

 


西红柿跑了
艺术家手制书
74x11.7cm
2021

 

 


陈辛楣


本作品是在观看电影《菊次郎的夏天》后颇有感触从而创作的手制书。在创作手法上,我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手工缝制方式,与水彩绘画相结合,希望通过这样的创作手法展现我最深处的童年记忆,并将它们珍藏于自己制作的抽屉中,向童年致敬。

 



我的抽屉
艺术家手制书
37x24cm
2021

 

 


马伊娴


本作品试图从一只龟的死亡,窥见时下社会中过度标签化的现象。
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中,标签化现象逐渐覆盖我们的生活。而当它发展为“过度标签化”后,却会引发一系列奇妙的反应。从虚拟网络到现实生活,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过度标签化下的牺牲品,或在无意识中成为推波助澜的参与者。本作品旨在透过过度标签化现象的实体呈现,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发展的阶段,以及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借由展现以“乌龟”为主角的过度标签化现象的发酵过程,以小见大地引发更深层的反思。

 

 


被压缩的乌龟
艺术家手制书
33x22cm
2021

 

 


刘楚彤


人的生活无法离开替代品,替代品也遍布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我的创作就从替代品的日常性切入,对生活中的一些替代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
希望能通过展示观察结果,使人们能够发现自己身上这种容易被忽视的细微情绪变化,并在正视这种情绪变化之后解析自己的选择,从而过上更坦然的情感生活。


 



定制·替代
艺术家手制书
21x14.8cm
2021

 

 


刘娟


当今社会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在不断的更新迭代,信息的输出种类的多样,导致我们会信息焦躁,需要不断从中产生新鲜的刺激,让自我觉得并没有与社会信息脱轨,而诱发我们习惯性地刷手机。由此让我试图探讨现代社会人们沉迷于刷屏的行为,我们在网络上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填补自己的空虚,并且以为自己是可以从此行为中获取实际的收获,让这段时间的度过是有价值的,但殊不知自己的行为实质上只是在不同形式下虚度了时间。这是对自我的一次剖析和反思,也是想让有类似举动的观者有所共鸣,重新审视自我的这种行为。

 

 


4:42-7:47
手制书
35x23.5cm
2021

 

 

李姝晨


穿梭于现实与虚拟之间,一切都只是人设,是什么在微观世界里产生宏观变化,变得是表象亦或是本质。什么是变的?什么又是不变的?量变是否真能实现质变?肉眼所能看到的一切是否又是真实的,可触碰到的?我们追求的究竟是什么?是内心的混乱还是仅仅是表象的混乱?内心的混乱是否能通过表现传达出来?手机背后的我们在做些什么?虚拟的空间是否真的能带给我们真实的情绪?本书无结论,可来回翻看,也许你会知道答案。


 


我变
手制书
9x16cm
2021

 

 

李媛媛


本作品通过观察小朋友绘画学习的过程,概括总结出一套儿童绘画公式。此公式使用加、减、乘、除四种数学符号根据学习过程对绘画内容、步骤、方法进行连接,直观地表达儿童绘画中的公式化和程序化。

 


我看见什么,你画什么
艺术家手制书
15x462cm
2021

 

 


何浩民


《纸人》这个作品意在表达人们和社会的关系。这本书的纸页就好像是社会,纸人就好像在社会中的我们,那些丝线就好像是我们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所有的纸人都是采取“缝”上去的手法,意在表达三者之间的关系:纸人和书页本身是没有关系的,但因为有了丝线从而产生了联系,但丝线会给纸人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却也是纸人存在的意义。
《纸人》这个作品通过表现三者之间不同的状态影射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纸人
手制书
78x55cm
2021

 

 


杨星


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得我们有了当代人独有的烦恼和焦虑,这些烦恼与我们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在我们的生活中,我认为这种恐惧是一种不处不在的情绪,我们常常陷入不可自拔的焦虑和恐惧中,物质和现代社会媒体所宣扬的相结合的时候则会加速焦虑产生。发现了这一现象之后,我决定将这种与我们生活贴近,大多数人有感同身受的情绪作为这次毕业创作的选题。

 


吓一跳
手制书
29.7x42cm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