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院版画联盟
以下文章来源于鲁美版画系PRINTMAKING OF LAFA ,作者LAFA版画 GF
鲁美版画系PRINTMAKING OF LAFA
鲁美版画系PRINTMAKING OF LAFA
国际课程信息共享 艺术家信息共享 艺术品信息共享
序 言
又是一年,又到了毕业的季节,学习阶段对艺术的观察与思索、尊重和喜爱,今天在此汇聚成一场版画系毕业作品展览。
毕业展不仅是展示教学创作成果,让大家有直观的感受,了解一个学科的教学理念、教育特色和教学水平,更是向社会推荐优秀人才,展现青年人对社会的思考,内心与外界的关联。在同学们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艺术语言表达的丰富、深刻和自由;情感思想的鲜活、生动和多元;青春、成长的足迹和记忆,或恬淡悠然、焦虑呐喊;或意志高昂、默默探索;或是重塑、阐释和传达。正因为有如此丰富的内涵,这份毕业献礼、种种心绪,值得我们进一步欣赏、重视和守护。
期望同学们走出校园,仍能守望与坚持学院精神,秉持热爱生活、热爱创作的态度,在寻找自我的道路上拥有无畏的勇气,不改稚气、心怀坦荡、豁达爽朗……去往之地皆为热土。
绘画艺术学院版画系
毕业生部分作品
王维娜
WANG WEI NA
创作自述
研究⽣期间,我试着去重新审视铜版画中的“版”这⼀重要物质媒介,并将⾃⼰的创作视为⼀个游戏过程,当然,这种游戏并不枯燥,这种不枯燥体现在铜版画的偶然性上:其⼀,我试着不受现实客体的局限,放开想象地使⽤⾊彩,其⼆,转印过程中的偶发因素,⽆法事先控制的印痕和肌理带有现场性特征。在实验过程中,打破既定,⼈为设置的障碍和边界,故意把游戏的⾏为变得复杂,笨拙甚⾄具有破坏性。在经过⼤量实践之后,我慢慢在寻求⼀种对平⾯的均衡关系,并不是完美再现头脑中的事先构想,⽽是⼀种顺势利导发现未知的过程。
作品名称:《侘寂—枯萎》 、《侘寂—困乏》、《侘寂—野趣》
作品材质:铜版
作品尺寸:74cmx53cm
指导教师:徐宝中
创作年份:2021
作品名称:《我想正在下雨》
作品材质:铜版
作品尺寸:83cmx51cm
指导教师:徐宝中
创作年份:2021
作品名称:《Flush of dawn》
作品材质:铜版
作品尺寸:51cmx42cm
指导教师:徐宝中
创作年份:2021
王 枞
WANG CONG
创作自述
在我一直以来的印象中,猫是一个惹人生厌的动物,旧时所遗之成语如“阿猫阿狗”、“猫儿哭鼠”之类的成语皆大有轻蔑讽刺之意。诚然,猫的生性懒惰、狡黠这的确是其不为众人所喜的理由,某日拜读了了一部分作家笔下的猫之后,我忽然觉得自己对它的想法或许有些主观和武断。
意大利作家吉安娜·曼奇尼说过:养只猫是缓解单身煎熬的唯一方法。像其这般诸如此类的猫奴名人于当今不在少数,这不禁让我开始对猫这个生物产生了新奇,我开始觉得它有趣起来。
有趣的事物会吸引我们去关注,进而去探究与思索。谈及有趣,以文学名著《红楼梦》当中第人物看来,我觉得雪芹先生笔下的迎春与宝钗就显得并不那么有趣,而与之相对的黛玉、湘云与凤姐等都是相对有趣的人物。她们的趣味来自于其鲜明的个性。我们对于封建社会中贵族小姐的想象,大多是温柔恬静、绣花女红、抿嘴喝茶、笑不露齿、坐不露膝、行不摇头、站不倚门,而这几位却截然不同。黛玉至情至性,喜怒随心;湘云性格娇憨可喜,洒脱风流。她们与我们脑海中那种约定俗成的王府小姐形象全然不同,而温柔恬静、善于女红的“二木头”迎春和端庄大方、思维缜密、近乎完人的宝钗也总让我们觉得差些意思,因为她们的一举一动尽在意料之中,并无惊喜。故而猫时嗔时喜、古灵精怪的有趣个性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我版画创作中的主体形象,而我画面中的其他元素如佛像、枯枝、满月等形象除了令画面显得完整之外,也都是我所钟情的物象,这又或许与我比较喜爱中华传统美学有关,我也始终认为,作为一名身上流淌着东洋血液的人,笔下应有东方的雅致与清淡。版画本身就具有高度严谨且完整的制作工序,所以作品中流露出一些随性与快意亦未尝不可。
创作版种方面,本人选择了石版画作为主要创作的形式,以一种相对直接的方式去塑造、经营画面形象,这既是本人求学以来相对熟稔的版种,又因本人心仪之故。油性的绘画材料在石版版面上形成变化万端的画面效果,药墨在石版版面上形成漾状的褶皱纹理都会令我不由自主地着迷。
上述是本人关于创作内容、创作媒介的一些漫谈,艺术创作从来都不是唾手可得,俯拾皆是的,版画创作更是如此,我希望在未来可以一直将自身这种从容自由、自然而然的创作方式得以延续。
作品名称:《偶寄闲情-观月》、 《偶寄闲情-借月》、
《偶寄闲情-追月》 、《偶寄闲情-五月凉》 、《偶寄闲情-明月奴》
作品材质:石版
作品尺寸:36.5cmx54.6cm
指导教师:徐宝中
创作年份:2021
李昕悦
LI XIN YUE
创作自述
《秘密花园系列》一共三张作品。描述的是我自己理想的生活状态。这个场景的构建可能源于小时候的一些记忆,虽然长大了还是有很多幻想,对动画电影里的场景充满好奇!我希望我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欢乐,这些欢乐可能包括有志同道合的朋友,香甜的美食,舒适的房间等等一些,我希望把所有喜欢的东西结合在一起构建一个童话世界,这个世界可能在海边,可能在山洞,也可能在软绵绵的云朵上,大家热情欢乐的生活着,单单就只是生活。觉得我这个梦做的可以嘛!
《变形计》这两个系列描述的是20-30岁的生活,20出头的时候很年轻,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25岁时好像自己懂得了一些道理,明白了一些事,有了些方向。时间过得很快,总以为自己是个小孩,殊不知在过几年要迈入30大关!人们都说这十年是人生中最好的十年,这时候的爱情最甜蜜,这时候的蜕变最明显,这时候的目标最明确。谨以此献给我们的青春。但这不是人生中最好的十年,希望下一个十年遇见更好的自己!
作品名称:《秘密花园之一》 、《秘密花园之二》 、《秘密花园之三》
作品材质:铜版
作品尺寸:60cmx45cm
指导教师:徐宝中
创作年份:2021
作品名称:《吃瓜群众》
作品材质:铜版
作品尺寸:60cmx42cm
指导教师:徐宝中
创作年份:2021
作品名称:《变形计》
作品材质:铜版
作品尺寸:25cmx15cm
指导教师:徐宝中
创作年份:2021
马思远
MA SI YUAN
创作自述
依稀记得小时候爷爷经常带我去爬山,那时还是缓慢的绿皮火车,常常需要至少半天的行程才能到达目的地。每一次看见巍峨的高山心中总是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心情,不知怎么去抒发心中的情绪,只是默默的前行着感受着这来自于那山的馈赠,费尽千辛万苦来到顶峰只为一睹山全然的姿态,似乎这样就可以看见山的本质一样,也好像从那时开始心里就埋下了一个对于山的别样情感的种子。后来去过了很多山,去感受了很多的山,中国的山、美国的山,山的形状线条起伏色彩可以传递出很多的情感,自己便尝试用创作来展现出从儿时起那自己内心最想要表达的山。其中一幅有趣的创作是因为疫情原因当时在美国被困于寝室而不敢出门的时光里,见不到真正的山,烦闷的在椅子上,突然我看见了床上的被子,没有叠放只是随意的在那,还有着我在床上躺过的痕迹,我惊奇的发现,它好像是一座山,那褶皱好像是山川河流,它们用我存在着的痕迹交织成了只属于我独特的山,所以欣喜的我也把它创作了出来,便是《Monto-ok》。每个人都见过相同或是迥异的山川河流,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山”,我的“Monto”系列作品就是这样,一种属于我心中的山的作品。
作品名称:《Monto-dek unu》
作品材质:丝网版
作品尺寸:45cmx65cm
指导教师:刘天舒
创作年份:2021
作品名称:《Monto-naux》
作品材质:丝网版
作品尺寸:45cmx65cm
指导教师:刘天舒
创作年份:2021
作品名称:《Monto-ok》
作品材质:丝网版
作品尺寸:45cmx65cm
指导教师:刘天舒
创作年份:2021
作品名称:《Monto-kvar》
作品材质:丝网版
作品尺寸:45cmx65cm
指导教师:刘天舒
创作年份:2021
作品名称:《Monto-tri》、《Monto-du》
作品材质:丝网版
作品尺寸:45cmx65cm
指导教师:刘天舒
创作年份:2021
尹雅静
YIN YA JING
创作自述
《Doll》系列是非常私人化的作品。是疫情期间的个人反思。
它源于我的梦,也源于现实。
娃娃是我童年唯一的玩伴,有自己画的纸片娃娃,也有玩偶,然而它们都只是瞪着大眼睛而已。当我不再把它们当做陪伴我的朋友后,它们就成了我梦里的常客,在梦里,它们是活的,并且快速扭动着身体向我跑来。每次梦醒,都心有余悸。曾经一度被这样的梦魇困扰而感到恐惧,但在我习惯了这种紧张感,并硬着头皮开始准备接纳并与噩梦和解时,它却渐渐隐退了。
孤独诱发欲望的扩散:渴望友谊、渴望陪伴、渴望同学们都向我跑来……无意识通过我接触最多的娃娃来满足我的欲望,粗暴的通过“阴影”的大门向我席卷而来(面目狰狞的许多娃娃迅速向我跑来),它提示我该开朗一点,学会接纳外来的情感。
在技法方面,这一系列作品是用丙烯颜料模拟水彩画的一次尝试。
作品名称:《Doll.2》
作品材质:丝网版
作品尺寸:72cmx54cm
指导教师:刘天舒
创作年份:2021
作品名称:《Doll.8》
作品材质:丝网版
作品尺寸:72cmx54cm
指导教师:刘天舒
创作年份:2021
作品名称:《Doll.4》
作品材质:丝网版
作品尺寸:72cmx48cm
指导教师:刘天舒
创作年份:2021
作品名称:《Doll.5》
作品材质:丝网版
作品尺寸:72cmx48cm
指导教师:刘天舒
创作年份:2021
作品名称:《Doll.9》
作品材质:丝网版
作品尺寸:72cmx48cm
指导教师:刘天舒
创作年份:2021
作品名称:《Doll.10》
作品材质:丝网版
作品尺寸:72cmx48cm
指导教师:刘天舒
创作年份:2021
张粮悦
ZHANG LIANG YUE
创作自述
此次研究生毕业创作作品《童趣》系列,作品构思非常直接,试图忠实的表达出我对儿时生活的一种向往,创作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童年记忆,这是自己向往的一片净土。作品寻求真情实感的创作观念,而不仅仅是技术熟练的外化。水印版画创作的过程本身是一个凝练、沉静、反思的一个过程,通过一层一层晕染,使版面上大小不一的色块,依次塑造不同的层次效果。在印制大面积色块时会给人以一种概括及平面的感觉,细腻的画面也在强化作品传递出温婉的美感。
作品名称:《忆 · 童趣》
作品材质:水印木刻
作品尺寸:60cmx60cm
指导教师:赵彦忠
创作年份:2021
作品名称:《思 · 童趣》
作品材质:水印木刻
作品尺寸:60cmx60cm
指导教师:赵彦忠
创作年份:2021
作品名称:《追 · 童趣》
作品材质:水印木刻
作品尺寸:60cmx60cm
指导教师:赵彦忠
创作年份:2021
作品名称:《念 · 童趣》
作品材质:水印木刻
作品尺寸:60cmx60cm
指导教师:赵彦忠
创作年份:2021
作品名称:《戏 · 童趣》
作品材质:水印木刻
作品尺寸:50cmx50cm
指导教师:赵彦忠
创作年份:2021
作品名称:《夢 · 童趣》
作品材质:水印木刻
作品尺寸:50cmx50cm
指导教师:赵彦忠
创作年份:2021
孔子麒
KONG ZI QI
创作自述
这次的创作中涵盖了我在疫情隔离时期的状态,对个人经历的追溯以及对日常生活中情感的表达。我的研究方向是写实性丝网版画研究,我认为“写实”不单单是技法,对客观事物的描摹,同时也是对自己内心深处的探索。来自内心深处的,本能的欲望和冲动是我创作灵感的源泉。只有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赋有灵魂,我的艺术创作即是关于我情感的抒发。
作品名称:《矛与盾》
作品材质:丝网版
作品尺寸:50cmx70cm
指导教师:刘天舒
创作年份:2021
作品名称:《等花》
作品材质:丝网版
作品尺寸:50cmx70cm
指导教师:刘天舒
创作年份:2021
作品名称:《侵袭》
作品材质:丝网版
作品尺寸:50cmx70cm
指导教师:刘天舒
创作年份:2021
作品名称:《盼星星》
作品材质:丝网版
作品尺寸:50cmx70cm
指导教师:刘天舒
创作年份:2021
作品名称:《梦里花落知多少》
作品材质:丝网版
作品尺寸:50cmx70cm
指导教师:刘天舒
创作年份:2021
作品名称:《啊哦》
作品材质:丝网版
作品尺寸:50cmx70cm
指导教师:刘天舒
创作年份:2021
罗袁媛
LUO YUAN YUAN
创作自述
每次看到被三氯化铁腐蚀后的铜版在光的照射下呈现出琉璃般的铜色,感觉画里的一草一物都被笼罩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它们变得光怪陆离,不再普通寻常。我喜欢用相机捕捉那些日常中的异常,我喜欢那些被我捕捉到的景物或事物通过自己的想象重新构建之后它们给予我的视觉感受,这个过程可以说是对当时所经历的又一次寻找回忆的过程。创作过程中,我会有意识或有距离的隐藏,有时这种隐藏也可能是另一种接近与寻找,有些想去触碰却又不会轻易的被找到的东西,很像制版的过程,而那一刻的真实与虚假交织在一起...
作品名称:《 呓 》
作品材质:铜版
作品尺寸:30cmx40cm
指导教师:赵彦忠
创作年份:2021
作品名称:《 餍 》
作品材质:铜版
作品尺寸:40cmx60cm
指导教师:赵彦忠
创作年份:2021
作品名称:《 诉 》
作品材质:铜版
作品尺寸:40cmx60cm
指导教师:赵彦忠
创作年份:2021
作品名称:《 溺 》
作品材质:铜版
作品尺寸:40cmx60cm
指导教师:赵彦忠
创作年份:2021
作品名称:《 喋 》
作品材质:铜版
作品尺寸:40cmx60cm
指导教师:赵彦忠
创作年份: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