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PA|第二十三届全国版画作品展辽宁巡展

来源: iapa.cafa.edu.cn 时间:

IAPA|第二十三届全国版画作品展辽宁巡展

大连中山美术馆  国际学院版画联盟


展览时间 | Exhibition Date:
2020.07.03-2020.08.09

展览地点 | Exhibition Place:
大连中山美术馆1、2号展厅
Exhibition Hall 1&2, Dalian Zhongshan Art Museum

主办单位 | Organizers:
中国美术家协会
Chinese Artists Association
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Shenzhen Federation of Literary and Art Circles
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政府
Shenzhen Longhua District Government
辽宁省美术家协会
Liaoning Artists Accociation

承办单位丨Conductors:
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
Print Art Committee of Chinese Artists Association
中国版画博物馆
China Printmaking Museum
大连中山美术馆
Dalian Zhongshan Art Museum

 

  全国版画作品展作为历史最悠久的专业展览,于1954年举办首届,至今已走过了65年历程,举办了23届展览。一项美术展览能够这么长时间的延续,在中国美术众多活动平台中都是少有的,这要追溯到新中国版画界的前辈先师李桦先生,他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但是他却敢为人先、甘于奉献,用毕生的精力和心血致力于现代版画教育体系的建立,在版画教学、创作、展览、文献、出版等各个方面积极作为,于1954至1990年期间主持举办了十届全国版画作品展,为中国美术树立了一面伟大旗帜。这种岁月的积淀使得我们在筹备这一展览中深感历史的厚重而心生敬畏,其后,在彦涵、宋源文、广军、姜陆、苏新平等几代版画家的努力下,全国版画作品展秉持严格的学术要求和专业的艺术精神,使得这一品牌成为检阅全国版画发展状态的重要平台。

  一直以来,中国版画始终紧随时代步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同在,在历史沉浮中不断发展。今天的中国版画,在继承了前辈艺术家的人文精神的基础上,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从艺术观念、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到艺术品格、艺术质量和创作队伍规模各个层面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一种令人欣喜的时代风貌。之所以形成这一局面,一是得益于改革开放后多元文化环境的正面影响,尤其是新时期以来国家对文化艺术的大力扶持和引导,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二是中国的版画家们,一直怀揣着对艺术的真诚和热情,始终坚守对格调和品味的追求,拒绝浮燥、潜心探索、执着追求、勇于创造,这正是我们所应当弘扬的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

  第二十三届全国版画作品展于2019年3月正式启动,得到了广大美术家的积极响应,共征集到投稿作品2370件。中国美术家协会在评委库中遴选专家组成评委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严格的初评和复评两次评选,共评出入选作品254件参加展出。这些作品是新时期全国版画的发展面貌和探索精神的集中呈现,反映了当代版画创作在题材内容上不断丰富,优秀的创作人才不断实践版画技法,对版画本体语言进行研究的作品和与时俱进的价值观念也是本次展览的鲜明特色,这些学术成果的积累,将延续中国艺术的文化精神,指引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谱写新时代中国版画事业繁荣发展的新篇章。

  本届展览的成功举办和作品的集结出版,得到了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政府的联合支持,得到了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在学术上对方向的把握和价值的判断,得到了中国版画博物馆的鼎力承办。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徐里
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刀耕笔种,凝萃华章

全国版画作品展在中国美协的有序规划和组织下,已经顺利举办到第二十三届。虽然距离上一届只有短短两年,然而作为全国最具权威性和专业性的大型展览之一,仍然吸引了为数众多的版画作者踊跃投稿,并且无论在作品数量和质量上,都体现了不同于以往的积极态势。特别是与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在时间上几乎重合,使得许多入选作品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反映了画家鲜明的社会意识和严谨的学术态度。

在过去,版画通常由于尺幅较小而容易被轻视,这是由于其作为印刷艺术的历史前身给世人带来的认识局限之故。但我们已经在上一届全国美展中破除了这种认识,证明了版画家们能够在超越常规尺幅十几二十倍的画幅中淋漓尽致地挥斥方遒。而在这一届,即使回落到统一的尺寸限制,仍然不妨碍艺术家们创作激情的释放和艺术理念的表达。总的来说有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是作品题材的丰富。随着社会主义新时期社会各项事业的稳步推进,人民群众的所知所感也变得多元而深入。版画家们敏感地把握到这一点,不再局限于自身向内的眼光,而是把注意力投向多彩的外部世界,于平凡中发现非凡,于无声处采掇共鸣,以版画特有的语言方式传递美的脉动。小桥流水式的小情小景如今有了街头巷陌的活力;画家悸动的个人情思也扩大为对现实的深切关怀。城市建设、工业发展、新农村景观等带有鲜明印记的时代主题得到充分阐释。如果说版画就其根源难以摆脱“图”的形式底色的话,那么在这个全面提倡中国文化自信、号召画家走出书斋的社会主义新形势下,则更加具备了作为一张“画”的主体特征。以往被弱化的主题性构思,在许多作品中都变成美学气质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次是作品的语言方式有了新的拓展。众所周知,版画的艺术表现力离不开特定版种通过印刷肌理所呈现的视觉感染力。我们欣喜地看到,水印版画作为最具中国气派的民族版画品种,在众多入选作品中保持了较高的质量,而且在平稳、成熟的常规印制技法之外,又增加了不少有价值的实验性探索,体现了传统版画不断更新、演化的清晰脉络。油印木刻仍然占据较大比重,无论是黑白、套色或减版(绝版),均出现了刀法精深、印制精良的代表性作品。铜版画以其极具变化的印痕特征,容易成为版画家表达灵动意象的有效手段,然而这届版展的铜版画作品却呈现了较为克制、理性的面貌,大多做到了印痕效果与表现内容在美学配置方面的得当、合宜。丝网版画较往届有所突出,虽然语言特征不再囿于平面色块的简单叠加,却并不影响作品形式感的多元发散。石版画作品为数不多,在保持了石版画特有绘画基调的同时,延伸了对平印质感的诸多探索。

第三个特点,是作品面貌由符号化、图像化趋于版画的本体化。在图像泛滥的时代视觉语境里,版画怎样确立自身的美术学地位,平衡好制版之“理”和画面之“趣”的关系,是牵涉到价值判断和审美指向的重要议题。纵观入选作品的整体格局,我们已经看到版画家们正在自觉形成一种共识,那就是通过对既定图式、模式的突围来实现版画工作方式的回落。简言之,就是回到刀、板碰触的瞬间,回到内心的梳理与题材研究和幕后功课的初心,有的放矢、从容不迫地守住版画家的本分,在纷繁多样的时代肌理中凝萃华章,以刀代笔书写胸中丘壑。这是对习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文艺方针的理念呼应和积极践行,也是中国版画人步步为营、恪守学术的行动证明。

综上所述,第二十三届全国版画展不仅是对当前全国版画界创作实力的整体呈现,更是一次对全国版画创作群体艺术观念的重要梳理。无论是活力充沛的群众版画,还是品类齐全的学院版画,都以自身的美学养分去充实人民的精神生活,为社会主义新时期文艺园圃增添华彩。
是为序。

苏新平
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主任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

 

 


展厅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