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PA|“渐入”——2019-2020上海虹桥半岛版画年度展(三)
来源:上海虹桥当代艺术馆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上海文艺人才基金资助项目
“渐 入”
2019-2020上海虹桥半岛版画年度展
(三)
主办单位
上海虹桥当代艺术馆、上海虹桥半岛版画艺术中心
学术主持
卢治平
总策划
徐增英、邹向群、熊友飞
项目成员
赵永泉、曾雷、李雯、白雪、吕笑云、蔡鸿君
王嘉逸
在完全独立于陌生的环境中,即便是熟悉的、被人忽略的事物或场景,也会因为主观的认知产生孤独和被隔离的状态。
王嘉逸,1992年生于上海。2010-2014上海美术学院版画系(学士),2011-2014:上海半岛版画工作室,2015-2017:比利时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硕士),2016-2017:比利时布鲁塞尔RHOK石版画工作室2018至今:上海美术学院博士在读。
王丽
我喜欢荷花,荷叶,喜欢它们的宁静和出淤泥而不染。我以荷叶为题材,午后阳光照射在湖面中,刺眼的阳光把荷叶映衬的无比美丽,清澈,紫色的湖面上湖水起伏跌宕,各种声音让我有许多遐想,唯有湖面下是一个宁静的世界,仿佛让我找到了属于内心的一片天地。
《荷韵》我采用了分割式的方式里来处理整体构图,蓝色系和紫色系来回归我最初的想法。创作此画也让我感受到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纷乱复杂,唯有找到自我,给心灵找到一个宁静的港湾才是我创作的初衷。
王丽,自幼喜爱画画,本科华东师范大学国画系,后一直从事校外美术教师一职,期间不断学习油画,国画,岩彩画。2007年北京岩彩画学习,2016年中国美院进修,2018年研究生就读于上海师范大学版画系。
吴杰
近来在研究一些关于图形的问题,图形的组合布局与边缘线,与色彩形成的画面。有许多不同的组合排列可以去探讨。另一方面我也在试图做一些实验性的尝试,关于图像本身带来的联想性信息,我也试图去给到观者更多的空间。总的来说这还是一个过程中需要不断深入的方向,期待未来。
吴杰,1990年出生于上海,2009年至2016年就读于上海美术学院版画系。
吴晓申
在新疆,各民族人民一起生活在这广阔蔚蓝的天空下和谐而平和。这里的少数民族个个能歌善舞在他们开心时随时可以朗声高歌,这里的人民热情好客即使眼睛都能发出美妙的声音。
喀什六中是我们这次上海文联文艺志愿新疆采风团行程的重要的一个点,在这里我看到了清澈无邪的眼,清馨纯洁的脸,真诚的笑脸和发至内心情感。让我深深的感受到年轻的一代将是新疆的未来。新疆真是个好地方!
吴晓申,1972年出生于上海,1998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2001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生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
谢甫涓
安心
2020年,以其“独特”的行为艺术式的方式拉开了序幕。
自己宅在家中的时间随着疫情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加长。
总得做点什么,才不至于荒废了时光。
对于画画的人来说,随身带着的小本子让我在这场“阴霾”中留有一份安心。
趁着天好,拿着本子,坐在阳台,画画画。
阳光洒在纸上、散落在笔尖,笔端在纸上滑行的沙沙声让人听起来心情愉悦。
终于,慢慢的,生活恢复了原来的模样。
一日,做好防护出门,去版画室印画。
一段路程后,终于到了!
一开门,熟悉的墨香迎面扑来,让人感到空气中还是原来的“配方”,真好!
谢甫涓,女,上海市松江区美术教师。上海松江区美术协会理事、松江版画院画师、上海虹桥半岛版画艺术中心研究院画师。
熊友飞
2019年记
虹桥半岛版画艺术中心在2019年是蒸蒸日上的一年,学员的创作也是喜报连连。无论是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还是活动的开展,半岛的行业影响力在越来越大,社会影响力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和半岛人积极创作、乐于分享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今年开展的“音乐与版画”——孙良、孙一泓跨界交流展,“辉煌的70年”——上海版画专题邀请展,“小手印”版画交流推广活动,以及版画进校园、进社区,都体现了半岛在专业领域的努力和不断突破的同时,更重视把版画积极的向民众去进行推广普及,这对于版画艺术积累群众基础,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还将首届长三角中青年版画家邀请展带到安徽安庆、苏州进行巡展,少儿“创世神话”版画作品带到陕西安康、贵州遵义、江苏无锡进行巡展,“春雨工程”的云南金平巡展及系列公教活动,虹桥当代艺术馆收藏的学员作品到北京、云南普洱进行交流展览,更加扩大虹桥半岛版画影响力的同时,也积极向外省市同仁们学习,获益匪浅。
2020年半岛人一如既往,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熊友飞,1982年出生。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硕士,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虹桥半岛版画艺术中心研究院执行院长,现任上海虹桥当代艺术馆展览部主任。
徐萍
这个系列原定3张作品,是参加曾雷老师课程学习的作品。因各种缘由,只完成两张《“鼠”你聪明》、《非你莫“鼠”》。
徐萍,1970年生于上海,初中美术教师。2017和2019年参加虹桥半岛版画艺术中心学习。
徐青
重叠或者旋转?撕扯还是压制?一扇窗或是一棵树?2019年,在迷茫中尝试,在彷徨中前进。不拘手段,放弃套路,对旧的理解重新结构。恍惚间得失于心,忐忐忑忑,不知所向,大概是艺术道路上不可或缺之经历吧。
徐青,女,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成员,浦东美术家协会会员。
徐葳葳
美柔汀是一种多么繁复而微妙的画法啊!犹记得第一堂美柔汀课的时候,老师带来了大量的刀、笔等工具,像我们介绍摇刀、划线法来制作底板。那时候我想,准备工作如此麻烦,这种版画的魅力到底在哪呢?
我现在的答案是突出的明暗变化和不同于素描的朦胧感。前期划板、摇板做的越细致,后期的画面就能表现出更细腻的层次感,我们同期甚至有一个学员摇板做了两百遍。而刻画时的构图、笔触、明暗也至关重要,美柔汀是很难修改的画种,无疑对创作的要求更高,这对我而言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在我先前的创作中,我常常激情满满而毅力不足,导致画面通常存在完成度欠缺、构图和结构苍白等的问题,美柔汀的学习使得我这方面的问题得到了些许的改正。之后我也会继续磨砺自己耐心和基本功,希望得到更大的进步。
美柔汀的印制也很有趣。严格来说这是我学习对第一种版画,铜版画创作思路和印制技巧都与我之前接触过的绘画方式十分不同。刻刀划过铜板,带出细细的铜屑时,我仿佛能看到在遥远的曾经,画家和版画工匠们,在工作室埋头工作的场景,昏暗的光、桌上撒着铜屑,不远处散落着着油墨和印好的画稿。
特别感谢这次美柔汀的主讲老师曾雷和助教老师董昆兴。对我构图和画面明暗上一次次不厌其烦的指导,还亲自为我们印制版画,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三个月的课程时间虽短,我们也只是对美柔汀有了一个基础的了解,但经过构思,小稿,定稿,最后上板刻画,对于美柔汀创作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受益颇多。
徐葳葳,1995年生,2019年虹桥半岛版画艺术中心学员。
尤凤
尤凤,1972年出生。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学一级教师,就职松江区车墩学校。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张静
张静,1975年出生于山东济南,北京大学艺术学硕士,曾任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副教授,大校军衔,2019年退出现役。现居上海,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武警部队美术书法研究院研究员,北京丹青当代书画院副秘书长,常州画院特聘画师。
章愳
章愳,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 版画系硕士。嗜水墨和版画,一度心仪文人画,也对数字媒介世界情有独钟,寻找虚拟世界和文人趣味之间的桥梁。喜欢跨媒介创作,自己制作的虚幻场景并用纯手工方式完成。
张艳焱
2019年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上海解放70周年,上海文联、上海美协协定举办第十届上海美术大展暨上海美术最高奖项“白玉兰美术奖”,四月初,美协组织一批艺术家去浙江松阳写生,我带着美协布置的创作任务,在浙江丽水松阳写生的时候,迸发了这幅《过往》作品的初步构想,一天途经一面旧墙,看到墙上挂着一只钩子,当时就想着挂一双草鞋上去,后来和徐增英老师聊天时,突然想到了水晶鞋与草鞋的组合。回沪后,我去半岛版画工作室上课的时候,把草图拿给了卢老师看,他肯定了我的想法,和半岛的学长们一起针对我的草图提了许多宝贵的建议。经过反复修改,定稿后最终制版,印画的过程非常顺利,这幅作品看似黑白,其实分了六版,黑并非纯黑,带有一点点钴蓝。于是,有了作品《过往》。作品通过红军走长征的草鞋和水晶鞋的对比,阐述中华民族走过了从独立到富强的历程之路。
张艳焱,女,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会员,上海虹桥半岛版画艺术中心研究院特约画师,上海逸仙画院画师。
赵阳
赵阳,1960年生于上海,现为上海虹桥半岛版画中心研究院画师。2013年进入半岛版画工作室学习和创作版画。
郑丹彦
郑丹彦,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现工作于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院。
邹向群
邹向群,男,1966年出生于上海 祖籍江苏无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虹桥半岛版画艺术中心画师、毕业于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现从事版画创作及舞美设计工作。
后 记
邹向群
东晋大画家顾恺之常吃甘蔗,每次都从底下开始往上面吃。其他人觉得奇怪,就问他为什么这样吃,他说:“这样吃才越吃越甜”,后人把这段传说谓之“渐入佳境”,形容事物慢慢地往好的境地发展。人们通常都对这个佳境抱有期待,但“渐入”何尝不是一种境界。在半岛版画工作室的很多老学员,有的从工作室成立之初到现在十几年,似乎仍然象开始那样在做着版画。有些新学员着急着想学到些什么来到工作室,却渐渐地被工作室的氛围感染,变得慢了下来、静了下来。卢治平老师有篇文章“安安静静地做好功课”,因而“做功课”也成了半岛学员一贯的口头禅。这个功课不是单纯的完成一张作品,不是为参加一次展览,不是为获得一次奖。而是培养一种思想意识、一种生活状态,这个需要我们去慢慢的磨、慢慢的体会。这个社会变得有些快,但我们的内在心境在做作品时能安静下来,或许能超越这个时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