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PA|“素朴自真·伍必端艺术展暨捐赠作品展”在江苏美术馆举行

来源: iapa.cafa.edu.cn 时间:

IAPA|“素朴自真·伍必端艺术展暨捐赠作品展”在江苏美术馆举行


 展 览 信 息

展览名称:素朴自真——伍必端艺术展暨捐赠作品展
主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江苏省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9.09.04——2019.09.22
展览地点:江苏省美术馆新馆
             (南京市长江路333号)
 展 览 前 言
在中国现当代美术的发展进程中,伍必端先生既是有着强烈现实关怀的艺术家,也是诲人不倦的教育家。伍必端先生成长于南京,自15岁时在《新华日报》发表第一件版画作品至今,将关切现实的艺术观念诉诸于刻刀,同时还涉及彩墨、水彩、漫画等多种门类。他以实践验证信仰,进行了许多尝试与探索。作为自幼生活于南京的艺术家,他对故乡有着深厚而热切的情感。如今他的作品重回故里,江苏省美术馆特别策划了“素朴自真·伍必端艺术展暨捐赠作品展”,此次展览得到了中央美术学院的大力支持。展览入选2019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展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伍必端先生创作的100余幅版画、水彩和彩墨作品,多维立体地呈现他的艺术风貌。

1946年,伍必端先生赴晋察冀解放区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学习,毕业后随联大美术宣传队参加解放石家庄、太原、天津等战地宣传工作。五十年代又以战地记者身份到抗美援朝前线采访,成为中央美术学院第一个赴朝战地记者和最早在《人民日报》发表描绘中国人民志愿军作品的画家。此后又赴苏联,进入列宾美术学院深造,并长期从事版画教学工作。可以说,他的艺术实践是与革命工作、文艺建设分不开的,他以对艺术诚挚的热情和为人民服务的情怀创作了一大批观照现实、歌颂生活的作品,既具有鲜明的时代风貌,也体现出他对艺术人生的深刻体验。如他所创作的《毛主席像》、《鲁迅》等,皆以时代为背景,敏锐地洞察和感知社会历史的变迁,透出对生活和理想的热切追求。他的版画人物造型概括凝练,既刻画出人物的内在精神特质,又具有版画语言的生动表现力。而他刻刀下的《葵花地》、《蝶恋花》等又以深沉的艺术意绪呈现出对自然和生命的情思,以朴实的表现语言寄托了他的艺术胸怀。

除了版画作品外,此次展览还展出伍必端先生的水彩和彩墨作品,其中有不少是他在苏联留学期间所作。他的水彩和彩墨作品尽管所用绘画材料不同,但都呈现出深厚的造型素养和敏锐的色彩感受。他在江苏写生创作的作品如《丰收的喜悦》、《唯亭故事》、《课外劳动》、《苏州小景》等将江南水乡的丰饶俊美、劳动人民的善良淳朴表现的淋漓尽致,色彩浓郁又柔和,同时把民族化的色彩和造型处理融入其中,呈现出独特的个人风格。而在晚年的彩墨作品则愈加清新明快,率意洒脱,充溢着对生活的热情。

伍必端先生的艺术从投身于革命开始,在社会实践中追求来自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表现,再到抒情写意,在深入生活、表现自然的过程中延展人生的境界。他热爱生活,敏于发现,在艺术创作中始终透溢出反映生活本质的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在朴素中蕴涵着感人的力量。于今之际,伍必端先生的作品重返金陵,他更慷慨捐赠一批版画和水彩精品予江苏省美术馆,既是这段故土情思的回归,也为江苏省美术馆中国现当代美术史的收藏和研究增添了宝贵的资源和鉴证。

江苏省美术馆馆长

 


策展人语
唐斌丨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
伍必端先生是南京人,今年90逾岁高龄,一直以来有个心愿希望将自己的作品留给家乡,捐赠给国家永久收藏。两年前在做完《九十刻痕》展览后,就再一次和我谈起此事。此次展览恰逢在我们伟大祖国成立70周年的欢庆节日前夕举办,我想这正是伍必端先生真诚心愿的最好表达和圆满呈现。

伍必端先生是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著名的版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他的学艺和从教之路是和中央美术学院的历史发展紧密联系的,他亲身经历了时代发展的许多重要时期:育才学校的启蒙教育,华北联大美术系的学习创作,抗美援朝的战地记者,下厂下乡、开门办学,留学苏联,归国教学,行走华夏、彩墨春秋。伍必端先生一路走来,应当说他是幸运的,他创作了大量的版画、水彩、插图、彩墨画等,他自己经常说:“我是一个杂家”。正是这样一位“杂家”,满怀对国家的恩情、对艺术的热爱,虽无鸿篇巨制,然则以小见大、杂而出彩,在教育事业和艺术创作上,为我们呈现着一位平实素朴的人民艺术家丰富真诚的艺术生活。

伍必端先生的作品,真实而轻松。在他的笔下,勤朴的劳动者、勇敢的志愿军战士、瑰丽的山川、希望的田野,始终充满了生机和芳香。伍必端先生是一位非常认真细心的人,每一次在我去家里与他讨论展览细节之前,他都会把想到的问题逐条列出写在小卡片上,我们一起逐一解决确定。捐赠和展出的作品,每一幅都亲自挑选,反复斟酌。我在和伍必端先生的交谈中,他多次提到:“我今天的一切都是国家给予的,我的艺术作品应当回报给国家”。此次展览伍必端先生向江苏省美术馆捐赠不同时期的水彩作品40件及10件版画代表作品,这对集中系统的研究伍必端水彩艺术很有意义和帮助。

在展览的筹备过程中,江苏省美术馆的同仁们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和专业的工作,伍军军老师远隔重洋,给予了展览重要建议和资料补充,特别要感谢伍必端先生的夫人史军老师,因为有她多年的悉心整理和精心保存,为我们今天的工作做好基础,才使得展览和画册的编辑会顺利完成。在展览开幕之际向展览工作团队的同事们和我的学生们表示感谢!

回想起来,从2006年在王府井老美院的陈列馆第一次为伍必端先生策划版画艺术展,到此次《素朴自真——伍必端艺术展暨捐赠作品展》在江苏省美术馆的举办,我已是第三次为伍必端先生策划展览。“三”在中国文化中被寄予了太多的美好含义和寓意,在这里也衷心祝福伍必端先生和他的艺术,青春常驻、素朴自真!
部分展出作品赏析


《春讯》 纸本彩墨  46x68cm  1995年

《捡玫瑰》 纸本水彩  32x37cm  1963年

  《夏威夷姑娘》纸本水彩  40X34cm 2000年

《抽烟的蒙族老妇人》 纸本彩墨  37X51cm  1982年

 《房顶上的爬山虎》 纸本彩墨  46X69cm  1995年

《凯里的妈妈》 纸本彩墨  45X65cm  1990年

《临摹雷诺阿》 纸本彩墨  64X47cm  1994年

 《苗家女》 水印木刻  30X28cm  1986年

《农民家中》 纸本坦培拉  31X42cm  1958年

《秋》 丝网版画  60X51cm  2010年

《人约黄昏后》 铜版画  44.5X18cm  1958年

《山水印象(之一)》 纸本水墨   39X53cm  1975年

 《苏州小景》 纸本水彩  29X21cm  1963年

《唯亭女子》  纸本水彩  41X29cm   1963年

《乌克兰姑娘》  纸本水彩  44X32cm  20世纪50年代

《丰收的喜悦 》 纸本水彩  29.3X38cm  1960年

 《丰收的喜悦》 套色木刻  40×55cm  1979年

《吉卜赛老人头像》 石版画   59×39cm  1959年

《绣》 纸本水彩  38X29cm  1963年

伍必端简介
伍必端,出生于1926年9月。江苏南京人。擅版画、中国画。1939年被保育院选送到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的育才学校绘画组学习,1945年毕业。在此受到最初的美术启蒙教育。1941年15岁时创作第1幅木刻《血的仇恨》,控诉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作品发表在重庆新华日报。1946年赴晋察冀解放区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学习。1948年随解放军进入天津,任《天津画报》美术编辑。1950年到中央美术学院任教,1951年,以战地记者身份到朝鲜前线采访,在《人民日报》发表多幅战地速写。1953年第2次赴朝鲜为朝鲜卫国战争纪念馆创作油画《上甘岭上的英雄》。1956年赴苏联,入列宁格勒列宾美术学院进修。1959年结束学习归国,在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任教,任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教授。1979年出席第四届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及第四届美术家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1981年应人民文学出版社邀请,为苏联名著《夏伯阳》绘制插图,该书于12月由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初版,又名《恰巴耶夫》。
代表作有连环画《新儿女英雄传》、版画《列宁与中国志愿军战士》、《毛主席像》、《鲁迅》、《在急流中》、《丰收的喜悦》等,素描《周总理画像》等,小说插图《恰巴耶夫》、《青年近卫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