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PA展讯|证据:今日艺术何以呈现人的创造力

来源: iapa.cafa.edu.cn 时间:


证据:今日艺术何以呈现人的创造力
—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当代艺术展

开幕时间:2018年11月28日 17:00
展览时间:11月28日-12月1日
地点:中国南京国际博览中心 2号馆
策展人:王林 王华祥
 
参与艺术家(按年龄排序)
绘画:向光 谭平 王华祥 庞茂琨
装置:陈庆庆 何工 任戎 唐承华 孟柏伸 李依黛
 
主办:蒲公英教育智库
联合主办:伊顿纪德品牌
协办单位:锦瑟画廊
区域联动:南京教育局
执行:中国教育创新年会组委会 
  
 
展览前言
 
王林
 
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在南京举办,会议主题是“重构学校——人啊人”。这个主题把人和学校直接挂钩,显然是要突出人文素质在中小学普及教育中的重要性。教育创新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
对人文素质的培养而言,艺术创新总是走在教育创新的前沿。这是因为视觉艺术之于当代,不论从媒介方式、从科技手段、从文化意识,还是从审美倾向及大众消费诉求来看,都有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普遍性。因此,如何在视觉艺术中呈现在地、在场、实存化、空间化和身体化的创造意识,乃是关系到中国文化如何复兴、中国知识如何重建,中国人格如何更新的根本问题。 
 
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历届都会举办一个展览,就是用艺术作品作为实物根据,提示人文创造意识的开启源于现代人最基本的出发点:一个人自我个性的培育。这是现代公民社会建构的前提。我想我们呼唤“人啊人”,以此作为重构学校的根本,正是立足在当代艺术“创·造·新”这样一个基点上。“创”是创意,是艺术意识与艺术观念的创造性,指艺术语言、作品物化和空间处理的方式。“造”是营造与绘制,指材料、工具的自由运用与手工技术的独特发挥。“新”则是新颖、新奇,指的是艺术作品打破惯性,异乎寻常,给人以眼前一亮、心中一惊的新鲜之感。 
 
本次展览把平面和实体、墙面和空间、绘画和装置,乃至于数码影像结合一体,倾力呈现当代艺术综合性的创造力。我们邀请了向光、谭平、王华祥、庞茂琨四位不同创作方向、不同技艺技法的著名画家,让观者在审美体验的差异比较中,体会到当今架上艺术微妙而又深入的美学追求和个人风格。而六位装置艺术家其中一组是早已卓有成就的艺术家陈庆庆、何工、任戎,另一组则是刚刚崭露头角的年轻人唐承华、孟柏伸、李依黛。不同时段的两组艺术家,其作品体现了观念艺术创作在今天的变化趋势,最大特点乃是介入不同文化领域,在关系美学的发生过程中,体现出各自独立的创造活力。 
 
总之,当代艺术特别看重创作者与他人的关系,在不同选择的兴趣爱好中,调动观者对于作品的感觉、感知与感受,同时作用于人的思维、心理、意识与潜意识,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推动人类趋真向善的历史进步。——因为共享每个人各自不同的特点,将会使人与人的关系变得更加亲近。
 
2018 年 11 月 2 日于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