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语言国际工作坊——木版画传统技艺的现代应用体验

来源: iapa.cafa.edu.cn 时间:

由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版画东方学视觉文化研究所举办,王超副教授主持的第二期版画语言国际工作坊,特邀请东京艺术大学版画系主任,三井田盛一郎教授讲授木版画技法,其源于对日本传统浮世绘制作过程的潜心研究。


教学现场

现场制作手工马莲
蔡枫教授曾提出“即版即画”的概念:“即版即画,以表明版与画之“在场”互为互生的关系”。“版画应该成为绘画的一种手段,而不只是用于复制”。又如栋方志功坚信“hanga”应写为“板画”而非“版画”,前者表现的是画作本身所依赖的材料,而后者则过于突出作者。



版画原版     三井田盛一郎
三井田教授比较注重制作过程中偶然性因素所生发的特殊的印痕,这种对看似瑕疵的包容与理解,源于日本美学非直观性的文化特征。日本美学的核心是“Wabi-Sabi”即“侘”与“寂”,这个含蓄的词汇很难找到一个确切的解释。美,如同刹那间的灵光一现;或是十日樱花,短暂绽放而又随即凋零;如同《金刚经》卷尾的四句偈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种素朴的美学风格;“涩”的东方意味。

这种本源精神主导的质朴的创作体验,是东方美学的一次回归,以应对当前民族化问题的症结,同时对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重新构建起到示范、对教学和创作起到促进的作用。授课过程中,三井田教授对“马连”的制作,刀具的使用,木面产生的刻痕,各种版画纸张的性能,磨刀石的分类用途,逐一进行了详细讲解及示范,强调工具材料的选择在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一种理性的创作态度。
















版画语言国际工作坊学生作品
本期国际工作坊,中国美院第五工作室的师生们也积极参与,这也是响应学院“专业融会贯通”的一次成功实践。
特别感谢油画系研一日本留学生三国寿惠同学的全程翻译。

工作坊课程展开幕现场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
绘画艺术学院版画系
版画东方学视觉文化研究所
当代综合绘画研究所
 编辑/吴佳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