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丝网,是什么?
大部分人对于波普艺术中那些极具色彩感染力的作品并不陌生,其画面的独特之处是大块平整的高饱和度色彩,有着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实际上,能够达到这种艺术效果的技法正是版画的其中之一:丝网版画(Silkscreen Print)。

安迪·沃霍尔作品,丝网版画
丝网版画是一种“孔版印刷”,也被称作是“漏版印刷”。直白地说就是将颜料从一张丝质材料上通过刮板,最终漏到纸或布上。这种材料类似于大家都熟知的丝袜,当然丝网的韧性和细密程度都远比丝袜要好得多。
再详细一点,艺术家需要在这个丝质的材料上隔离出某个形状,形状以外的网眼都是被封死的,颜料只会从艺术家希望的区域过滤到纸上,形成不同的画面。

安迪·沃霍尔作品,丝网版画
丝网能够表现出极为平整而均匀的色块,是波普艺术以及之后的当代艺术和商业生产等多种领域中运用极为广泛的一种艺术形式。可以说,丝网几乎包围了我们今天的生活。它出现于上世纪30年代左右,在版画的大家庭中算是小辈。虽然诞生的比较晚,但它的发展速度却十分快速。

安迪·沃霍尔作品,丝网版画
1940年,美国便率先成立了丝网版画家协会。往前追溯到18世纪时,是英国人将马尾绷在框格上,贴上镂空的图形或文字的漆纸进行印刷。但马尾网毕竟粗糙,所以后来就被丝绢网代替,最终成为了现代的丝网印刷工艺。美国的安东·尼·维洛尼斯等艺术家从印染技术中得到启发,尝试用这种原理制作版画,丝网版画就这样诞生了。

安迪·沃霍尔作品,丝网版画
虽然版画在艺术领域中长期以来一直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但直到目前,知晓版画的人依旧是少数,而真正了解如何鉴赏版画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从字面上来理解,它首先和“版”有关。实际上看一幅版画的作品,就可以从“版”这个概念切入。丝网也不例外,方法很简单,画面中一共出现了多少种颜色,就说明它一共套了几版的颜色。比如上面这幅,安迪·沃霍尔一共套了五版,分别是红、黄、蓝、深蓝以及黑色。

安迪·沃霍尔作品,丝网版画
再来看这根享誉全球的黄香蕉,也同样是用丝网制作的。用刚才这个简单的办法来分析,显而易见,这是一幅双色套印的丝网版画作品,分别是黄、黑两种颜色。如果你曾一度认为这根世界上最著名的香蕉是安迪·沃霍尔用画笔完成的,那就太外行了。

草间弥生作品,丝网版画
同样,日本“波点婆婆”草间弥生最著名的大南瓜,也是黄色与黑色的双色套印丝网版画。值得注意的是,这幅作品中的两种颜色衔接得严丝合缝,按逻辑分析应该是先印制了一版完整的黄色覆盖了所有的纸面,然后再用只有特殊区域才有的黑色覆盖,所以完全无缝隙,是颜色的叠加。草间弥生仅用两版颜色就创造出如此丰富的画面,充分说明她对于画面节奏的超高把控,她的大南瓜无疑已经成为了当代艺术史中的经典。

安迪·沃霍尔作品,丝网版画
谈到色块之间的衔接,不妨再仔细观察一下安迪·沃霍尔的作品。画面中每个色块与其它色块的边缘明显存在着错位或重叠,这说明安迪在创作过程中的确是一块颜色、一块颜色完成的。
实际上,这种色块之间的衔接技术在版画制作过程中称为“对版”,也就是专门对齐每一版的位置以达到天衣无缝的完美效果。但很显然,这位美国最杰出的波普艺术大师对此并不在意,可以说相当随意,反而呈现出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虽然看似随意,但大师们的“随意”往往是经过缜密思考以及不断实践之后得到的。

安迪·沃霍尔作品,丝网版画
再看安迪·沃霍尔的这幅作品,从画面左侧头发中比较浅并且不均匀的部分,能够清楚地看到丝网的痕迹。说白了这完全属于“堵版”的情况,也就是指颜料在丝网上有些微干,堵住了一部分小孔,导致过滤到画纸上的颜色变少,呈现出这样的效果。在印制过程中遇到这样的情况,需要先将堵塞的部分完全清洗干净,再重新开始。


达明安·赫斯特作品,丝网版画
最先将感光剂用于印刷制版的是1914-1915年的美国,美国人C·M·彼得和A·伊梅里等人发明用乳剂(阿拉伯树胶、牛皮胶、明胶、聚乙烯醇、聚乙烯醋酸盐)调和重硌酸钾、重硌酸铵等感光材料制成“感光剂”。通过他们的实验,“感光制版”技术正式诞生了,但此时的感光剂极为简单,也并不稳定。

安迪·沃霍尔作品,丝网版画
在此期间,欧洲人也正在尝试着运用这项技术。另外,“照相制版”技术真正意义上完善成型是在1925年前后。有了此项技术,艺术家将大量摄影的人像或景物直接进行曝光制版,这也成为丝网版画的一大特色。

曾经许多的艺术家都创作过不少版画作品,或通过版画特有的复制性对自己的其他架上作品进行艺术复制。除此之外,丝网版画最大的优势是能与各种领域进行嫁接,被广泛运用于服装设计、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等诸多领域。

上世纪20-30年代,丝网印刷技术就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印染工业中。当时的艺术家被请来参与设计具有时代气息的图案,然后利用丝网印刷技术限量生产。这些印染产品具有不同于一般产品的艺术价值,首先就归功于丝网“照相制版”在当时的应用。


丝网印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由于工业的发展得到了很大促进,特别是军事的需要。当时在商业上被大量的运用,它可以用来印刷广告、包装、服装图案等等,可以说随处都能见到丝网印刷的物品,直到今天依旧是极为广泛的。


无论是艺术领域或是设计生产,甚至到平日生活里的细节之处,丝网随时都能出现在我们身边。它作为版画中最年轻的一位,在不断地被更多的年轻人和喜欢鲜活艺术力量的人们制作与欣赏着。


丝网,怎么做?
在揭秘了这么多关于丝网版画技术层面的细节之后,也许大家会对它产生一定的求知欲。在开始讲到制版过程之前,还是用通俗的说法来概括一下:版画的制作过程像极了烹饪,丝网也不例外。

为了做好“这顿饭”,前期可有不少的准备工作;另外,在印制好作品之后,也可以理解为吃完饭之后,必须要马上去“收拾洗碗”,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