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遊于世——隋丞个展|
展期 Exhibition Period
2023.08.19 - 09.19
地点 Venue
iisuArtSpace
香港上环荷李活道233号203室
201, 2/F, No.233 Hollywood Rd, Sheung Wan, HK
开放时间 Opening hours
星期二至日 Tue-Sun 11-7pm
此次展览共展出了隋丞油画、版画、水墨作品25件。同时,在纽约时代广场百老汇大屏展出。
以下视频来源于
iisuArt一束
图片
|“浮水者” 专访|
采访:嘉菲
受访:隋丞
整理:Kelly
嘉菲:隋丞老师您好,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您人生中经历的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吗?
隋丞:我在1986年从鲁迅美术学院毕业后,在沈阳大学工作了15年,2000年来到深圳大学工作至今。
嘉菲:您觉得自己的作品应该归于哪一个艺术类别?是否可以以“Pop Art”来进行定位和解读?
隋丞:1980年代在艺术创作的开始阶段,应该是表现主义时期,那个时期表现主义艺术对我影响很大。迷恋于它的单纯、力量、趣味,还有一种叛逆性的因素。我的绘画更多的是一种语言的试验,叛逆性的思考更多的是灌注到语言的实践方式,而主题和思考的观念性隐含在语言和形式之下。
90年代我的作品不多,但是变化却很大,对于语言、风格和所表达东西与思考交替进行。由符号的使用生发出形式语言,表达方式也由情感表达转变为一种提问和思考的方式。
2000年后,我调来深圳工作,深圳的城市化更加快速,因此,2000年后我的作品从表达情绪的表现主义和抽象主义转为符号化,以自己独特的符号创作启发反思的思考性艺术。
尤其是2005年之后,社会与城市的发展的弊病和结果突现出来,欲望和冲动与城市的矛盾更为激烈。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表达不可避免地摆在面前,符号、语言、思想、观念所经历的一切会演变成创作的理由。现在的说法应该是当代艺术了,同时,也采用了一些“Pop Art”的语言方式。
● 自然历史之二-重叠系列 丝网版画(26版) 60x45cm 2018
嘉菲:在您的作品里,经常会出现一些其他艺术家或者是文化元素,比如达米安赫斯特的圣徒雕塑、牛头骨和年画娃娃等,在这个意向上叠加绘画,是您对“重叠”的理解吗?这是否也是一种当代的解构?
隋丞:“浮水者”与经典“重叠”,重叠与叠压并不是一个概念,重叠带有实验的性质,从主体到经典之间没有故意的叛逆或迎合的关系。因此,不具备主动意识上的前卫性,重叠可以随性而为,随型而成,具备偶然的发现与有启发性的关系。
经典就如同一首曲子的一个声部,重叠是根据这个声部再进行谱曲,二个声部系统各自分离与独立,又能合二为一。也就是说:可以生硬地强加在一起,又能天衣无缝机智的“混为一谈”;同时,又可以幽默地改变经典,当然也可以否定它们。重叠看似中性,其实它会给你带来更大的自由空间和想象,叠压或叠加,都具有主观、主动的意图,是有观念或想法之后再去行动,强调的是前者,重叠强调的是后者,意在行动。
● 无题-重叠系列 丝网版画(26版) 90x70cm 2019
嘉菲: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经历为您的创作带来了影响?
隋丞:1994年,我第一次出国去俄罗斯,然后又去了韩国,之后是日本,到不同的国家做了一些展览,也进行了一些艺术的交流,感触非常大。艺术的差异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是非常大的,反复思考,一些想不清楚的问题一直像电影似的穿插。
到了2000年以后,对写实主义艺术的理解就慢慢发生转变,表现主义对情感的表达虽然很到位,但是因为岁月的原因,也过了那个阶段,回头来看还是有不足的地方,人也不可能每天都有那么多的情绪可宣泄与愤怒,所以从写实和表现主义走出去也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从我个人来讲,从沈阳到深圳两个不同地域的南北差异也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待问题。
● Love之一-重叠系列 丙烯、固体油画 68x92cm 2023
嘉菲:这次展览主要包括两个系列,浮水者和重叠,其中拥有同一个符号形象“浮水者”,这个形象的来源是什么?您又是怎么将它固定成一种绘画符号语言的?
隋丞:《浮水者》系列有艺术史的来源,也有实现的来源,浮水者更是对实现意象的表述。都市与浮水者,是两个看似有距离却又暗自关联的概念。去过香港的人都看过这样的场景,当红灯转成绿灯的瞬间,等待过马路的人群会如浪潮般向你涌来;而我伫立在那,去接受这种我被置入浮水中的感觉,浮水者有时是有一种游的状态,有的时候就是一种漂的状态,有的是一种挣扎的状态,还有一种是很努力的状态。
这种感觉我确实可以将其提炼出某种概念并转化成我的方式去表达。作品反而融合成统一的视觉效果,传达出具有时代特征的生活观念,形成了“以简洁的手法实现较为复杂观念的表达”。
嘉菲:从版画到水墨再到丙烯固体油画,虽然符号皆为“浮水者”,但从创作材质上来看,是否是经历着一个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这些材质在表达上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呢?
隋丞:这些材质的表达不是单纯探讨绘画的形式差异。而是用最简单的方式反复述说,使之向着一个抽象的高度开放。材质的不同就像不同的语言,在各种语言的对照下,我们不难发现绘画语言的特殊性。以不同的绘画语言来表达同一主题,呼应了当代艺术家求变的自觉本能,而专注地使用同一符号,才能使属于艺术家的个人语言与特征成为显露与大众眼前的独特符号,也造就了我以“浮水者”为创作意念的诞生。
● 重叠之像 布面丙烯 120x100cm 2019
嘉菲:众多浮水者身上的符号是什么含义?为什么近年,尤其是2023年这一批本次展出的新作品《重叠·love》是以“格子”的形式分割来表达重叠呢?可否配合画面解读一下这个系列。
隋丞:《重叠·love》采用“浮水者”多幕并置的方式,将不同身份、种族、阶层与Love迭加在一起,去边界、去中心,能够将人类联系在一起的只有Love。同时也意喻了这个时代人们彼此交融又各自独立的状态,多种文化形态彼此之间的尊重。
● Love之二-重叠系列 丙烯、固体油画 68x92cm 2023
嘉菲:您有尝试将家居设计和作品进行融合,当时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探索?
隋丞:我把这种实验当成是当代艺术对于艺术影响社会、介入社会的另一种形式。在“浮水者”的符号与语境下,我常以不同形式的艺术媒介,作为人与都市两者之间的思考空间,风格从从写实过渡到象征。
随着消费社会的来临,浪漫主义幻想破灭了,人的异化并不是社会压迫的结果,而是自由选择的结果。人自由地选择成为非人,成为了高度统一的符号,自由显露出它荒诞的一面:人总在自由地追求最不自由的结果,缺乏自由的人们渴望自由,一旦拥有了自由却选择了盲从,这种矛盾状态的高潮,就是人生的荒诞性,从符号再转入家居设计,又转而从抽象回到具象的现实世界里,充满矛盾且荒诞,也是一种新的探索形式吧。
嘉菲:“艺术在这个社会里到底有什么用”这个问题,从教育者和艺术家的两种身份分别怎么回答?
隋丞:这个问题有三个方面的认知,一是认为艺术无用说,二是迷茫说,三是觉醒说。我认为艺术是针对当下和未来的,无论教育者还是艺术家,都应该通过艺术作品使人们提升认识和理解能力,重塑个体意识和思想深度,有多样的文化认知,同时也要有批判性思维和反思能力。教育者要有宏观的视角,而艺术家要有个体的态度,有独立的审视角度与想象空间,以及表述方式。
嘉菲:就人的生活困境而言,用符號化的語言、扁平式的化繁去简,包括《Love》《Happiness or Sadness》这些系列里的主题、色彩和pop的手法,人是掙扎在城市的消费主义海洋中,寻乐、游心,可能是一种解決方式,但“浮不起來,该当如何”?
隋丞:法国哲学家居伊·德波认为:“语言和文字已经弱化为我们认知社会、理解世界的次要地位。”他认为图像化是当代社会的传媒形态。这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认同。在手机、IPD、电视、漫画、室内外媒体等大众传媒和广告中,形式和表象占据了人们的视觉和头脑;而事物的实质和深度被忽视和消解。使我们的认知和价值观越来越表面,越来越肤浅,这就是景观社会的概念。景观社会是被塑造出来的,结果是我们的个性趋同,认知单一,被规训和统一化。他认为个体化、深度化和批判性思维是解决问题的三个阶段,《Love》《Happiness or Sadness》这些系列试图通过图像的方式,使人们重新去思考、反思这些问题。
● Happiness or Sadness No.1-重叠系列 固体油画 45x42cm 2023
嘉菲:您可以为我们解读一下这次即将展出的两幅作品吗?分别是《游观山水之三》 和《痕迹景观》。
隋丞:游观中的山,也来源于水,是从中国古典画水的方法衍变出来的,“三笔”就可以表现出水的感觉,有限就是无限,山也是水,水也是山,也可以是任何其他东西。如果说《浮水者系列》探讨的是规则与限制和自由之间的关系,《游观系列》更为注重的是有限与无限的关系。
● 游观山水之三 布面丙烯 80x100cm 2009
《痕迹景观》是笔触微观状态下的再重构,是我艺术观念与创作方法的延伸,是大作品的微小构成部分,同时也是独立的元素。可以产生常态下无法企及的认知和图像,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以认知和观看到更加微观的世界,改变了我们对现有知识与观念的认知,科技以及与科技相关成果的表达也变成了当代艺术主题之一。
● 痕迹景观之一、二-重叠系列 固体油画 62x36cm 2023
|遊于世|
从鲁迅美术学院毕业到深圳大学任教,对于隋丞而言,由沈阳到深圳两个不同地域的南北差异带给了他看待问题的一个全新视角。
除了艺术家这个身份之外,隋丞是一位注重方法并对思想有深入研究的理论家和教育家,他的讲座《知识作为一种方法》已经讲了许多美院。这或许也是他观照世界,“浮游“于世的切入点之一。
隋丞的作品不乏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影子,油画、水墨、版画,都成为了他抒发对环境的思考的媒介,早期的作品是以水墨画为主调。
不难发现,他的作品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以他熟悉的版画形式,以东方性的符号,如山水、高士等,以既有的指代符号暴露于现代社会的话语语境中,同时也创造了“浮水者”这一符号。
从前,人们生活与山水相连,两者呈现一种共生的关系,而在现代社会中,山水不复存在,人们能依仗的皆是举目可见的高楼和街道、马路等,产生一种新的共生关系。
● 都市浮水者 木板原版 60x45cm 2013
在《游观系列》《都市浮水者》中,我们不难发现城市的繁茂与山水的静谧相碰撞。他对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水纹进行了图案化,纯粹而繁密的符号不断地被复制、排列、重组下形成了“浮水者”的生存背景,立桥式的交通符号打破了图案重复的秩序,两者融合成统一的视觉效果,传达出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生活观念。
而简单的“生物形”成为人的标记,理性而冷静的工业或交通符号成为画面中的异质成分,像是在为“浮水者”指引着方向,但又猛然发现“浮水者”的生命活力并没有随着箭头的指向而去,像是要打破某种既定的规则,却又处处受限,“浮”于既定的空间里,隐喻当代都市人的生存状态,浮游“既是自由又是限制,都市既是此岸又是彼岸”。
隋丞画笔下的“浮游者”从山水到都市,又再辗转回归到水这一主体里,透露着人生存的一个根本冲动——游荡,以山水为符号之一将作品与文化发生了关系,与此同时,游的方式与场景也发生了错位,本应浮游于都市的人,却游于水的符号中。
● Happiness or sadness No.2-重叠系列 固体油画 45x42cm 2023
迷失在都市森林、被现代生活“异化”的人们,只能透过外物或感情互通的形式相连。在《重叠·happiness or sadness》里,人与物可以聚集、纠缠、相融、交互,又可以游离、发散、独立。在画面中人与物重叠相连,延伸成一种没有边界的外延形式,暗喻互联网时代下人们既交互又分离的状态,人与物在这个聚散,复合,自由组合的时间与空间中延绵。在边界的建立与消弭中,建构了现代社会的秩序与结构,同时也是我们这些“浮游者”无奈却又游不出去的感情抒发出口。
● Love之四-重叠系列 丙烯、固体油画 60x46cm 2023
Sui Cheng
隋丞
1965 年生,1986 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
深圳大学美术设计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泰国曼谷吞武里大学博士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学术秘书,中央美术学院国际版画研究院秘书长,国际学院版画联盟网主编,《中国版画》杂志执行副主编,西安美术学院图像研究所研究员,台南大新美术馆顾问。
曾获中国「鲁迅版画奖」,作品被收入《中国现代版画全集》,在艺术教学上建立「知识作为一种方法」的教学方法和体系,出版了《问题与方法》批评专著。
曾受邀参加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馆藏品展」,意大利罗马「版画精英展」,美国纽约「中国当代艺术联展」,加拿大「东方风」,澳大利亚「个性空间」,日本「神奈川国际版画展」,韩国「美术文化交流展」,台湾「亚太国际版画邀请展」等学术展览。
曾举办过18 次个人展览。作品被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欧洲木版基金会,韩国美术文化交流协会,日本神奈川文化交流协会,中央美术学院,广东美术馆,中国版画博物馆,香港教育大学,台湾版画学会,台湾甘乐阿舍美术馆,柏年基金会,台湾大新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北京爱慕集团,湖北美术馆,深圳美术馆,金陵美术馆,青岛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About iisuArt Space
iisuArt Space (—束空间)是香港崭新的多元当代艺术中心,是一个与艺术家、藏家共同成长的艺术空间,是艺术与生活的践行者。
透过展览、艺术活动及生活方式创意项目等多维度内容,搭建一个聚集艺术爱好者的社区聚落,促进艺术与大众的交流互动;同时,以开放和国际化的视野,发掘传播青年艺术新力量,于香港打造一座海内外双向影响的桥梁。
香港上环荷李活道233号201室
Shop 201, 233 Hollywood Rd, Sheung Wan, HK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