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PA|四川美院版画系铜版工作室本科毕业作品

来源: iapa.cafa.edu.cn 时间:

 

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版画系

2023届本科毕业作品铜版工作室


指导教师

唐满文

 

参展毕业生

(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陈泓谕 陈雄 陈逸龙 顾茜文

顾紫馨 胡洪瑞 权睦然 唐媛媛

肖柏林 叶钰婷 张秀娟

 

展览时间

 

2023.5.31——6.18

 

展览地点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造型艺术学院CAEA美术馆

 

 

前言

Foreword

夏日初至,天趣盎然,张扬璀璨的年度毕业季如期而至。过去三年线上教学的发生,教与学的行为整合技术与媒介的交互与融合,使我们在网络教学的体验中感知世界,处于空间分离状态下的教师与学生,面对屏幕互相关注,我们渴望回到现场进行对谈与实践,基于这一过程,线下教育的不可替代将我们从网络拉回现实。我们期待着回归正常的线下交流,期待着回到教室的示范与分享,期待着美术馆门口冗长的队伍,期待着“开放的六月”重新点燃毕业的激情。

 

2023年春天,我们回到了教学的现场,我们更加珍惜教与学的现场体验,版画系师生携手共进,共同研讨、总结近年来线上、线下动态化教学的经验,提出“前置”毕业论文写作、“突出”创作选题思考、“激活”实验探索认知、“建构”个体语言探索、“介入”当代社会视角、“链接”版画时代脉搏,这些基于沟通、实验、调研的工作方法正是发自内心的追述与体验,试图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人审美范式的突破,以及对当下版画艺术发展的思考。

 

正如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所说:“创建学校的目的是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机勃勃的精神,而这种生机勃勃的精神正是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我们再次看到版画工作室中忙碌的身影,重回师生共同探讨创作路径生成的现场,我们的思想碰撞又重新燃起了火花。版画制作中敢于试错的勇气、执着雕琢的匠作精神、不断追求完美的偏执与疯狂.........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这种生机勃勃的精神正在以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向我们走来,我们相信,这将是一个充满期待的开始!

 

舒莎

2023年6月

 



陈泓谕

创作延伸出一系列关于“克林”的故事,画面整体以俯视视角的角度来完成,观者首次看到画面的感受是无尽的臆想建筑,每一个建筑里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历史。

 

《克林 活得比较自由》

铜版

80×60cm

2023

 


《克林 你好游戏》

铜版

70×90cm

2023

 

《克林 浪费偶然》

铜版

55×70cm

2023

 

《克林 再循环往复》

铜版

55×75cm

2023

 


《克林 拍拍灰尘》

铜版

45×55cm

2023

 

 


陈雄

我努力尝试寻找自己能依托在这多面“世界”上的锚点,构建属于自己的场域,让锚点跟我在矛盾与豁然之间徘徊,不断建立,不断推翻。本人的作品创作通过运用充满魅力的铜版画语言,描绘我内心矛盾的精神世界,以及想要迫切地找寻在这繁杂“世界”中更多的锚点。

 

《陟靡 》

铜版

100x150cm

2023

 


《澄澜》

铜版

100x150cm

2023

 

《陟靡》

铜版套色

100x150cm

2023

 

《澄澜》

铜版套色

100x150cm

2023

 


《陟靡-飞》

铜版

51x58cm

2023


 

 


陈逸龙

俗话说的好,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作品的创作主题和构思在于表现不同阶层不同工作的人们的生活片段,能够从某种程度上折射我们当今生活的一个切面,能引起一些反思。我所做的是对当代亚文化的思考。

 

《平凡—少年》

铜版

25x30cm

2023

 

《平凡—中年之三》

铜版

25x30cm

2023

 


《平凡—中年之四》

铜版

25x30cm

2023

 


《平凡—中年之五》

铜版

25x30cm

2023

 

《平凡—老年之一》

铜版

25x30cm

2023

 

 

 


顾茜文

在画面中虽未直接出现露西这一形象,但观者不难从细节中捕捉到属于露西的印记。画中荒原的寂静之美,暗示了视觉以外的震撼,让人们不仅仅是观看这些画面,更是在思考露西的精神内涵和她所带来的信息。

 


《露西的荒原——露西在荒原上做些什么?》

铜版

50x100cm

2023

 

《露西的荒原—露西的长卷》

铜版

15x80cm

2023

 

《露西的荒原——露西在荒原上做些什么?》

铜版

50x100cm

2023

 

 

《露西的荒原——露西在荒原上做些什么?》

铜版

50x100cm

2023

 


《露西的荒原——露西在荒原上做些什么?》

铜版

50x100cm

2023

 

 

 

 


顾紫馨

七岁,是我最喜欢的年纪,小时候看过的童话,都还在记忆里鲜活着。作品主要是用于对美好童年记忆的记录,也是对长大后对在社会中需要面临的许多复杂问题的思考,一种对于现世的隐喻,希望借此能够引起人们的思考。

 

《七岁的童话Ⅰ》

铜版 

50×78cm

2023

 

《七岁的童话ⅠI》

铜版 

50×78cm

2023

 

《七岁的童话IIⅠ》

铜版 

50×78cm

2023

 

《七岁的童话ⅠV》

铜版 

40×40cm

2023

 

《七岁的童话V》

铜版 

40×40cm

2023

 


胡洪瑞

《困》这组作品以手为题材,通过手与蛇的缠绕关系组织画面,表达了自身与原始欲望的依存关系,同时也暗示了与原始欲望的相互抗衡。

 

 


《困》之一

铜版

33x50cm

2023

 


《困》之二

铜版

33x50cm

2023

 

《困》之三

铜版

33x50cm

2023

 

《困》之四

铜版

33x50cm

2023

 

《困》之六

铜版

33x50cm

2023

 

 

 


权睦然

作品借“树”而喻,结尾由“树”而终,还原“树”的本真,使其拥有自己的态度和灵性。作品避开宏大叙事,弱化环境危机,仅单纯的探讨生命的多元与美丽。

 


《Sylvan》

铜版 

21×14cm

2023

 


《Sylvan》

铜版 

21×14cm

2023

 


《Sylvan》

铜版 

21×14cm

2023

 

 


唐媛媛

我的创作来源于我的内心情感、梦境、个人经历以及对当下生活的思考。《马戏团之梦》是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连接。我用轻微的模糊感和虚化的边缘进行这种朦胧记忆感的强调。

 

 

《幻》

铜版 

45×45cm

2023

 


《气球》

铜版

41×51cm

2023

 

《晚安》

67×51cm

2023

 


《旋转木马》

铜版

42×42cm

2023

 


《小丑》

铜版

51×51cm

2023

 

 

 


肖柏林

这组作品以“激流 ”为名, 以“纸船 ”为创作线索,表现纸船在不同场景下,依然飘荡前进的画面。表达了一种不惧毁灭、 向往自由而又随遇而安的思想主题。画面中, 以夸张、联想的方式,将海浪、火焰、丛林、深海等视觉元素表现在一起,通过各种元素的交织,展现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感受。

 

 


《激流》

铜版

42x33cm

2023

 


《激流》

铜版

42x33cm

2023

 


 《激流》

铜版

42x33cm

2023

 

《激流》

铜版

42x33cm  

2023

 


《激流》

铜版

42x33cm  

2023

 

 

 

叶钰婷

本组作品关于现实与幻想,关注梦境的抽象状态,捕捉动态交织的变调,采用运动感的线条,思考对个性化语言探索,以稚气的造型和温柔的颜色描绘了幻想中富有变奏乐章般的梦幻的平行乐园,表达了对童真般生活的憧憬。

 


《我把月亮追丢了》

铜版

48×67cm

2023

 

《奏响交响乐》

铜版

80×48cm 

2023

 

《时空思绪Ⅰ》

铜版

50×50cm

2023

 

《时空思绪Ⅱ》

铜版

50×50cm

2023

 


《童年是梦中的真Ⅰ》

铜版

24×24cm

2023

 

 


张秀娟

我的创作选题主要是源于我童年的记忆。猫几乎陪伴了我一整个童年,或是在放学回家的小路上,亦或是午睡时的陪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动物能够生存的环境越来越少,猫狗们不能再像从前那样随心所欲的出现任何地方,想通过本次创作,创作描绘出我所憧憬的,小动物能随心所欲的生活的一个童话世界。

 

 

《忆》

铜版

38×38cm

2023

 

《忆》

铜版

38×38cm

2023

 


《忆》

铜版

38×38cm

2023

 


《忆》

铜版

38×38cm

2023

 

《忆》

铜版

38×38cm

2023END

 

复审:韦嘉、付继红

初审:舒莎、臧亮

编辑:何明越、何一鹭、李佳玲

资料整理:黄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