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简介
孔亮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教授,国际版画研究院副院长。北京靳尚谊文化基金会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从事油画和铜版画创作。作品多次在全国性大型展览中获奖并被相关艺术机构收藏,曾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文化旅游部国家重大历史题材项目,中宣部建党百年国家重大主题项目。
孔亮作品的多维性解读
隋丞
孔亮的作品里有强烈的时间性,近期创作《生命之树系列》在树的抽象性符号多重叠加构成的景观中,时间由瞬间拉长为生长的过程,时间由点的限定变为线性的延长。树隐喻了生命的生长生成,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旺盛的生命,这个生长的过程也是时间转换为生命的过程。树的图像反复连接与延伸,又将线性的生长连接为茎块的生成结构。将时间的单向线性向立体扩散,模糊了具体的时间限定,或者说是叠加了多个具体的单向时间,从而形成了时间的多向性,从而达到艺术家对于时间永恒性的追求。
《树影枝——林壑清》 铜版100X150cm 2018
《树影枝——松间照》 铜版100X150cm 2018
孔亮从事版画创作兼及油画,这使得他的版画创作具有独特的韵味,那是由理性思考和偶发效果构成的一种特殊视觉图像,也是时间的多向性实现的过程。孔亮在他的版画作品实现过程中,采用多色铜版套印,把每一版的痕迹作为下一版的构成要素,将时间用印刷叠加的方式实现了多重性。这不仅仅体现在画面上,而且也体现在版画的制作和印刷中,版与版之间的印痕,也是瞬间与瞬间的叠加,时间变为了痕迹,而痕迹也变为了时间的形状。利用制作的时间性与时间叠加也是孔亮对于版画特殊属性的最有价值的延伸。孔亮的版画作品以及制作方法,运用了凝固瞬间,拉长时间的方法,运用图像的隐喻与想象,使时间与空间向四周延伸,没有固定的视点,使时间扩展的同时也解除了空间关系的限定。对于版画的特殊属性的认知和运用,使他的作品超越了画种的概念,到达了自由表达的境界。
《树影枝——云水开》 铜版100X150cm 2018
孔亮早期作品都市系列广受关注,他用近观的视角表现城市中产阶级的生活日常,在这些作品中,版画技法留下的特殊效果与生活场景相互糅合,形成一种幻象。这批作品既是生活现象的真实叙事,同时又有一种疏离的观看。作品中酒吧、KTV、台球厅、舞台既是生活的场景,又是他思考的背景。在消费社会下价值重构的迷茫时代,被物质和消费建构的景观社会在孔亮的作品中呈现出现象级的表现。作品的在场感和疏离感构成了一帧帧的社会影像,既投入又疏离的观看,以理性而又冷静的视角表达了对社会的思考。在去魅和消费社会浪潮下,他的作品再一次提醒我们要警惕景观社会和消费文化对人们价值观的塑造。
《生命之树》系列之二 铜版 70X200 2021
《生命之树》系列之一 铜版75X200cm 2021
近期创作的作品的《生命之树系列》消解了叙事性,对于观看进行了更为复杂的探讨,生命之树是一种时间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空间的建构,时间和空间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我们解读的基础和起点。经历了现象的升华,又经历了微观的融入,孔亮把视角和维度统一在一起,这个系列不仅有视角的变化和变换,还有维度的升华,从叙事上升到思维的抽象表达。也就说孔亮把时间的维度和空间的维度组织到一个画面中,在这个画面里我们可以用视觉和思维同时进行观看,图像和思维可以进行转换,观看和思考可以同时进行,具象的符号和抽象的思维拓宽了作品意涵。观看可以在时间和空间层面上自由转换,也可以在具象和抽象之间游曳,更能在现实和精神之间往复。
《向阳而生》系列之一 铜版75X200cm 2022
《向阳而生》系列之二 铜版75X200cm 2022
《徵调•春色》 铜版 65X130cm 2022
《秋水长风》 铜版 50X90cm 2022
《生命之树系列》也凸显了孔亮对传统中国审美的转化和发展。他从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中汲取灵感,远山近水、枯树藤萝等形式融合到现代审美中,获得了一种介乎古与今、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当代图式。特别是《秋水长风》《清调潋滟》等作品,从作品的题目到内在形式都体现了这种创作倾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一座可以深挖的富矿,随着孔亮走向传统的更深处,在这条路上不断求索、获得更多滋养,定能够取得更丰硕的创造成果,从而给当代创作带来新的启示。
孔亮从油画到版画的创作,在央美的油画代际传递关系中逆向出位,是一次认知的升华。央美大师辈出,经典丰硕,庞大的传统教育体系,显露个人身份与创作个性需要觉醒、勇气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