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信息
学术指导: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
主办单位:江西省美术家协会、宜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宜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宜春美术馆、宜春市美术家协会
学术主持:齐凤阁
策展人:陈琦
参展艺术家:苏新平、陈琦、贺昆、孔国桥、王家增、王连敏、徐宝中、张广慧、钟曦、周吉荣
展期:2023年1月5日至3月5日
地点:宜春美术馆1、2号展厅
前言
中国现代版画史并不长。如从上世纪初李叔同在浙江第一师范支持创建的乐石社始,至今不过百年。上世纪五十年代前中国现代版画尚处于起步阶段,伴随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生发出来的新兴木刻运动,将版画作为投枪匕首的宣传工具,对旧社会的黑暗进行无情揭露与鞭挞,这时期版画作品的内容与题材和中国社会剧烈动荡以及革命进程有密切关联。虽然这些木刻作品在艺术语言上尚有模仿学习西方版画痕迹,但他们为中国现代版画奠定了现实关怀的内蕴气质与精神品格,对中国现代版画的未来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第二代版画家是新中国成立后培养起来的艺术群体,他们有来自专业院校版画系毕业的科班生,还有大量社会版画创作群体培养出来的业余作者。他们秉承了老一代版画家的优良传统,在上世纪改革开放之初的中西方文化碰撞与艺术思潮狂飙激进浪潮中守正创新,在版画艺术语境转换上展现出积极开放包容的探索精神,他们是最早一批关注版画本体意识的艺术家。
而在他们之后出生于60年代的版画家,他们的成长经历与中国改革开放几乎同行。他们经历了轰轰烈烈的85美术思潮,踏上了中国当代艺术和艺术教育蓬勃发展的快车。在校学习期间,他们就进入由单一木版向多版种拓展,由命题性创作转向个体表达的创作模式。这代艺术家最为出色的艺术成就在于他们在各自的版种领域对版画本体形质进行了创新性拓展。他们在各自版种媒介技术上都有极为精深的研究,有自己完整的技术系统和视觉符号。他们脱离了唯意识形态服务与艺术工具化的藩篱,从而进入到纯粹自由的个人精神性表达,在漫长的艺术实践中逐步建构起自己的艺术范式。这种艺术范式背后不仅有成熟丰润的艺术思想,还包括与之配套的版画技术系统以及艺术家独有的个人文化印记,这使得这批艺术家成为中国现当代版画研究必不可少的鲜活样本,此次参展的十位艺术家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此次展览的作品不仅有2016年陈琦先生主持策划的《中国当代版画名家十人典藏》作品,同时还有这些艺术家最新力作。我们可以从这些作品创作的时间维度上再次看到艺术家们所具有的非凡艺术创造力。2001年齐凤阁先生成功策划组织了《挑战与切入—当代青年版画提名展》,他从全国邀请了十位年轻版画家参展,而今当年那些还略带青涩的年轻人已成长为中国当代版画的中坚力量与学术脊梁,为此我们不得不叹服齐先生身上所具有的史学家的敏锐洞察力。
当年展览研讨会提及的诸多学术议题似乎在22年后的今天,在这些参展艺术家的作品中逐一得到了完美的应答。我们感谢版画前辈们的提携以及版画研究学者给予的支持与关怀,并在此对他们表示深深谢意。我也希望籍此展览能为中国当代版画学术研究提供一个样本脉络与路径。
陈琦
2023年1月1日
“集萃——中国现当代版画家作品展”呈现出关照群体与个案、地域与全球、历史与现象等命题的学术态度。展览聚焦式的观看和小而精的布展方式,更能够让观众跟随策展人陈琦先生提出的脉络和路径走入十位艺术家的版画世界,管中窥豹探究关于中国版画的诸多学术话题。
“集萃——中国现当代版画家作品展”由版画史论家齐凤阁先生担任学术主持,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院长陈琦先生担任策展人,十位参展艺术家都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经历了中国版画艺术的思潮转型,处于不同区域且各自独立,他们大多是任职于国内各大艺术院校的美术教育家。“集萃”的意义便在于此。从纵向看,以群体的名义发声,他们代表着“60后”中国版画艺术家承前启后所构建起的共有的学术认同,在“历史回望”和“时代亲历”的时空变换和文化碰撞中形成这一代人的共识;从横向看,他们又在各自领域里屡开新境,展现出突出的思想高度和创作水准,他们在当代文化的土壤中、在真实的生活中重新构建和活化版画的传统。
“他们脱离了唯意识形态服务与艺术工具化的藩篱,从而进入到纯粹自由的个人精神性表达,在漫长的艺术实践中逐步建构起自己的艺术范式。这种艺术范式背后不仅有成熟丰润的艺术思想,还包括与之配套的版画技术系统以及艺术家独有的个人文化印记,这使得这批艺术家成为中国现当代版画研究必不可少的鲜活样本,此次参展的十位艺术家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陈琦)这十位版画家们都创造性地发掘版画艺术语言在表达“当代性”方面的独特智慧,他们是版画痕迹的创造者,也是通过版画语言生产生成符号图像的能手。
苏新平作品
陈琦作品
周吉荣作品
贺昆作品
孔国桥作品
王家增作品
王连敏作品
徐宝中作品
张广慧作品
钟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