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PA|西安美院版画系研究生毕业作品推介

来源: iapa.cafa.edu.cn 时间:


 
以下文章来源于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 ,作者新闻媒体信息部

 

 来源: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

 

 

      九月相识,六月相离。同学们结束了三年的学习,开启的是一段新的艺术生活。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毕业作品展。2022届版画系硕士研究生毕业作品展,是我们三年来努力的丰硕成果,是自我检验和对未来的期冀。

      本次展览,是汇集了版画和水彩方向16位同学的一百余幅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展现了青年学子敏锐的专业感悟和良好的艺术素养,呈现了他们个性化的艺术面貌。有超于形色而追求传统精神美的创作,从中能感受到其对传统的认识、定位、品味不尽;有将两个专业方向不同的艺术语言进行融合。体现了研究生所具备的学术能力;有运用新材料、新题材的作品,从中焕发出锐意进取、别出机杼的创新精神……这些成果的幕后,是老师们无数次地朝耕暮耘,是同学们不断地自我提问、追问、塑造。每一年的毕业展览,对老师和同学们来说,都是充满忐忑和憧憬,各界的审视是对师生们三年学习的检阅,感谢鼓励和支持,也需要大家正视批评和怀疑,这是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基础。让我们一起向前看,继续求索、始终谦虚、满怀激情,努力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感谢同学们!

 

版画系

2022年5月

 


 


作者姓名:郭思华 

作品名称:无依之地 

作品类型:水彩

作品尺寸:180cm x 83.5cm  材    料:纸本水彩

创作时间:2022 年 

指导教师:史涛副教授

创作理念:面对变幻莫测的图像世界,我们不断拆解和重构个体感受到的万事万物的“真实”存在。通过将记忆片段的串联完成一次又一次自己与当下生活的对白。某种程度上,我们所谓的生活体验是日常片段的叠加组合。在自我与周围场域相互开启之时,汲取跟记忆中的某些事物产生关联的图像。这些图像可能来自不同的时间节点,也许被并置于并非它们原有的生存空间之中。但也正是这种不同时空的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相互并置,使得我们可以更接近心目中的“真实”世界。



作者姓名:高诗芸

作品名称:《小小人儿》

作品类型:叙事性插画(图画书)

作品尺寸:24.5cm×22cm 图画书

117cm×67cm 叙事性插画(部分)

80cm×45cm 叙事性插画(部分)

材       料:数字版画

创作时间:2022年

指导教师:许欲晓教授

创作理念:《小小人儿》是以自身经历为蓝本创作的的一本图画书,是将长期与我共存的一些情绪进行具象化的一次实验创作,也是对我对于现实生活的中一些经历与感受的隐喻表达。作品的视觉语言是基于我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物象以别样视角呈现后成为一种情绪的产物。本创作以图画书的方式呈现的目的是探讨图像叙事与文字叙事相结合所产生的可能性。

 

 

 

 


作者姓名:陈丹丽

作品名称:《自然 · 界限》

作品类型:石版画

作品尺寸:42cm×54cm

材       料:版画纸、油墨

创作时间:2022年

指导教师:陶加祥副教授

创作理念:《自然 · 界限》系列创作中,作者以“人”、“自然”为创作主题,力图寻 找一种生活的平衡,在绘画中加入一种“瞬时性”、“在场性”。这种现实主义创作观念必然将带领作者去思考当下,笔者将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情感外化,以当代人的视角,描绘人与城市空间共生的状态,展现真实的生活,为人们展示了当代人在城市空间生存的状态。石版画是笔者的造梦方式,围绕石版画这一形式,从多个维度上表露自身内在复杂而又难以言表的情感。



作者姓名:崔倩钰

作品名称:《纷纷一世》系列

作品类型:版画

作品尺寸:57x75cm、35x57cm

材       料:铜版、脱胶版

创作时间:2022年

指导教师:许欲晓教授

创作理念:这纷纷一世,事事真实又荒诞,事事亦明波藏暗流。



作者姓名:董笑

作品名称:《归途一》

作品类型:水彩画

作品尺寸:108cm×72cm 

材       料:纸本水彩

创作时间:2021年

指导教师:史涛副教授

创作理念:作品以内蒙古草原题材为创作主题,内蒙古草原这片土地带给我的情愫,草原的浩瀚、辽阔、广袤,草原人民的豪迈、热情、吃苦耐劳、淳朴、善良、憨厚、敦实的性格更是深居我心,这里的环境伴随着我的成长。我们的生活就像草原般自由、豁达。我们守护着先人为我们开辟的这片土地,靠着长生天的信仰,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作品以雪景为母题,画面唯美、明快、清新的画面基调,所呈现出不同的意境美,使观者对草原的观感产生另一种印象。

 

 


作者姓名:段敏婕

作品名称:光阴

作品类型:水彩画

作品尺寸:76x54cm 

材       料:纸本水彩

创作时间:2021.11

指导教师:史涛副教授

作品入选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举办的陕西省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80周年美术作品展

创作理念:《光阴》的创作,还是以表现当代女性的青春状态为主,大学的生活是美好的,它记录了我们成长,记录了我们的喜怒哀乐,在画架前认真作画女孩,那么认真,那么努力,美好的青春令人动容。

 

作者姓名:金霜艳

作品名称:棕榈

作品类型:石版画

作品尺寸:34cm x 48cm

材       料:石灰岩、纸本

创作时间:2022年

指导教师:陶加祥副教授

创作理念:此系列作品选取了画室门口的棕榈树不同的形状,不同光线下的状态,画面的变化也反映了作者的状态。

 



作者姓名:李倩儒

作品名称:《美好生活—地摊经济1》 

作品类型:水彩

作品尺寸:150cm×46cm

材       料:纸本水彩

创作时间:2021年

指导教师:  史涛副教授

创作理念:此幅作品表现主题为地摊经济,地摊经济极大地改善了老百姓生活,把更大的实惠送给群众,让“人民至上”融入到社会角落。小成本创业让大家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美好的生活。地摊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

 

作者姓名:刘宾

作品名称:日常之外

作品类型:版画、影像装置

作品尺寸:可变 材料:纸本、视频

创作时间:2022年

指导教师:杨锋教授

创作理念:这个作品是结合了版画和影像的装置作品,用影像记录每天日常的一分钟并上传至网络平台,再用版画的方式把图像和声音转化为意象,使视频和画面建立起相互渗透的动态关系,这些画面有的是镜头运动的痕迹,有的是对环境的感受,就像把名词转化为动词,完成了从“像”到“象”的转换,是过去与现在,现实与想象的相遇。

 

 


作者姓名:谭鸿超
作品名称:《天工开物系列一、二、三》
作品类型:黑白木刻版画
作品尺寸:120cm x 90cm

材       料:纸本油印木刻

创作时间:2022年
指导教师:杨锋教授


创作理念:此系列作品表现主题围绕古今科技变迁进行叙事比较,以古代农业发明、星象、军事战略与现当代的农业、天文观测、军事科技的变迁来拆解重置,将古今科技文明放置在一个叙事的平面进行跨时空的叙事对话。

 



作者姓名:王景根

作品名称:《文明的礼赞-1》

作品类型:版画

作品尺寸:86x110cm 

材       料:纸本油印

创作时间:2022年

指导教师:杨锋教授

创作理念:此系列作品以艺术与科技为主线,人文祖先是中华民族的起点,生物祖先是生命的起点。艺术与科技的相通,历史与现实的相似。伏羲女娲图、三星堆文明、古代科学技术等共同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与艺术创作结合展现出来。

 


作者姓名:王雅婷

作品名称:看水是水

作品类型:独幅脱胶版画

作品尺寸:50cm x 60cm

材       料:纸本油画颜料

创作时间:2022 年

指导教师:陶加祥副教授

创作理念:《看水是水》这一系列作品起源于自然降雨后留下的水坑带来的构想,水滩之形千变万化,水中之倒影精彩绝伦。用脱胶的肌理来将水滩进行抽象化的表达之后水滩的形象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大脑会对模糊图像联想处理成一个具体的事物,我将自己在近几年生活中常常见到的元素浓缩在这“一滩水”中。

 

 

作者姓名:王艺璇

作品名称:操场上系列

作品类型:水彩

作品尺寸:109×78cm

材       料:纸本水彩

创作时间:2022年

指导教师:史涛副教授

创作理念:此系列创作是以校园操场上的家长、老师与孩子们为主要的表现对象,着重描绘的是操场上的活动,亲子、师生和孩子们之间的互动,表现的主题是人与人之间连接起来的奇妙情感,不同的关系突出的是情感的传递。

 


作者姓名:徐心怡

作品名称:铅华

作品类型:粉画

作品尺寸:108cm × 64cm

材       料:色粉

创作时间:2021 年

指导教师:史涛副教授

创作理念:《铅华》系列延续了自己之前的《牢笼之鸟》系列,都是以自己的身体为素材元素,通过描绘自己的身体,体现女性身体的柔美,在作画过程中也更加进一步认识和理解自己。《铅华》画面中的人物是垂倒的姿势有“倒吊者”的暗示,“倒吊者”寓意着自我牺牲与奉献。这与女性有着不谋而合的联系。欣赏画面时,观者的视线从最高处的脚尖一直被引导到最末端的发尾,贯穿整幅画面,一气呵成。人物双脚略微错落,好似鲛人。视觉中心着重刻画人物的胸口与上衣,运用许多偏光浅色色粉描绘出蕾丝轻盈的质感,增添画面的灵动性。

 

作者姓名:周思雨

作品名称:以爱之名

作品类型:独幅版画

作品尺寸:50cm x 70cm

材       料:纸本水性颜料

创作时间:2022 年

指导教师:李帆教授

创作理念:此幅作品是本人宣传画创作亲子关系系列中的其一主题 “以爱之名”,作品以女孩为主角,其周围有关联小女孩成长的诸多元素,“蝴蝶”代表生长,“积木”代表建造,“游戏机”代表快乐,表示父母以爱平等地陪伴孩子成长。

之中。但也正是这种不同时空的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相互并置,使得我们可以更接近心目中的“真实”世界。

 


作者姓名:黎姝一

作品名称:最美痕迹

作品类型:水彩

作品尺寸:85cm x120cm

材       料:纸本水彩

创作时间:2022 年

指导教师:宋清副教授

创作理念:此幅作品展示老、中、青三代女性医护人员在病毒来袭之时,扛起抗疫的旗帜,义无反顾用身躯守护着大家的情景。24小时不间断的接诊工作,防护装备层层叠叠,使每位医护人员的脸部不同程度出现压痕,我在创作中重点表现医护人员揭下口罩的那个瞬间和不畏病毒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