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PA|央美版画系本科生毕业作品推介(一)

来源: iapa.cafa.edu.cn 时间:

 


序言

 

 

 

毕业寄语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即将结束,毕业展令所有的人期待。遗憾的是不间断的疫情,导致2022年的毕业展不能在线下展厅进行,而只能在网络上展览。“不能…只能…”这个句式显然是不得已的令人感到无奈的事情。因为艺术作品和图片不同,和图像不同,和抽象概念不同。虽然有一些作品的呈现方式就是图片,就是图像,抽象的,概念性的或者是观念艺术范畴的。但是对于观众来说,线下展览和线上展览的体验是完全不同的。线下作品有空间环境,有互相比对,有不同距离,有不同质感。而线上的作品全部是荧光屏幕的质感,全部是眼睛与屏幕的距离,全部是孤立的独自存在,全部是从手机框子之外的空间看框子之内的照片或者录像。

对于不可更改的事物,我的观点是不抱怨,不对抗,但也绝不躺平。那怎么做呢?其实无论怎么做都改变不了这个“不能…只能…”的句式。但我们可以改变对此的角度和看法,这样我们或许就会经历一种艺术作品的新的生产方式、展览方式和传播方式。迫使我们学习掌握数码的、摄影的和非传统技术的材料与媒介。使我们的生活与工作,将错就错地进入一种新的时间和空间。

我有一门课叫做“一个形象的三十二种刻法”,它教会我们用智慧的大脑去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事和坏事,只有聪明的大脑和愚蠢的大脑,相信你们都拥有聪明的大脑。希望我的这种观点能够帮助到同学们,那你们就会坦然面对一切的不幸。就会从“不能…只能…”的令人沮丧的句式中解困。预祝同学们的展览成功,从毕业的驿站出发,去开始你们人生的又一段新旅程。

 

 

王华祥   

      2022年5月8日

 

 

 

2022年版画系本科生毕业作品推介(一)

 

 

版画系第一工作室

 

 

 

孙靖宜

Sun Jingyi

 

作品阐述

记忆和想象是我们在其他空间里的身体,梦是我们在其他世界里的身体,我记录下所有模糊的影子,从时间上脱落以后,它们都成为了遗迹。

 


作品名称:《其他世界的身体(之一)》

作品材料:纸本颜彩

作品尺寸:54×64cm

指导教师:杨宏伟、黄洋

创作年份:2022

 


作品名称:《其他世界的身体(之二)》

作品材料:纸本颜彩

作品尺寸:38×54cm

指导教师:杨宏伟、黄洋

创作年份:2022

 


作品名称:《其他世界的身体(之三)》

作品材料:纸本颜彩

作品尺寸:38×54cm

指导教师:杨宏伟、黄洋

创作年份:2022

 


作品名称:《其他世界的身体(之四)》

作品材料:纸本颜彩

作品尺寸:17×25cm

指导教师:杨宏伟、黄洋

创作年份:2022

 

 

 

 


武艺

Wu Yi

 

作品阐述

我们和环境的关系相互依偎,相互影响,这件作品既是思维在创作中不断生长蔓延的过程,也是“身体”和“环境”依存关系的纪实反映。在水印木刻中使用的非常规工具让过程走向失控,漫长过程中的回声响彻在我的脑海中。我得以体会它的情绪,在波谲云诡的广阔森林里感受那些声音,并在一次次分崩离析中,找到契合点。

 


作品名称:《回声》

作品材料:水印木刻

作品尺寸:120×200cm

指导教师:杨宏伟、黄洋

创作年份:2022

 

 

 

 


刘文馨

Liu Wenxin

 

作品阐述

作品主要描述通过沉浸在事物中时超然物外的体验,在深度投入中“自我”消散其中取而代之的是细腻的与“物”同在的感官世界,正如潜入水中时,水没过颅顶,便也化作水,与之一起流动;或是一阵风吹过,自己也随风而起。



作品名称:《泯》

作品材料:水印木刻

作品尺寸:60×90cm

指导教师:杨宏伟、黄洋

创作年份:2022

 

 

 

 


俞馨怡

Yu Xinyi

 

作品阐述

破晓时分,前路漫漫,明暗交替。我用墨锭新鲜研磨出的墨直接上版,去除粉感,墨痕氤氲,朦胧混沌之间,干印、湿印、拓印——互相结合,增加肌理,衬出光晕。花开花落,暮晓晨昏,何时若愿迎接前方破晓,那便有了光。

 


作品名称:《破晓》

作品材料:水印木刻

作品尺寸:100×148cm

指导教师:杨宏伟、黄洋

创作年份:2022

 

 

 

 


黎钊彬

Li zhaobin

 

作品阐述

神秘的空间里树立着残破的石俑,似乎是在诉说着千年的辛酸。它们身上所携有的历史痕迹,像是在无声地呐喊。那些断头的石俑,在一根根电线杆的联系下,联想着古与今之间的某种思绪。

 


作品名称:《痕迹》

作品材料:水印木刻

作品尺寸:90×70cm

指导教师:杨宏伟、黄洋

创作年份:2022

 

 

 


崔盛美

Cui shengmei

 

作品阐述

人的心95%是由无意识构成的。

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的无意识(感情)像宇宙一样没有尽头, 像大海一样深沉。

我认为, 从无意识中感受到的感情才是不安和不想面对的真实感情。

画中的不完美之处表现了人类无意识的形象。

虽然相距很远, 但有路, 具有一种形态。

这是各自不同的无意识形态。



作品名称:《无意识》系列

作品材料:木版综合材料

作品尺寸:45×60cm×2,25×30cm

指导教师:杨宏伟,黄洋

创作年份:2022

 

 

 


艾威

Ai Wei

 

作品阐述

我的作品灵感来自狮子鱼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影响,我使用水印印花来美学地表达珊瑚礁在被外来物种入侵后的现状。目的是让人们意识到海上入侵物种的危险。

 


作品名称:《样本·扩散生态学》后果

作品材料:水印木刻

作品尺寸:45×69cm

指导教师:杨宏伟、黄洋

创作年份:2022

 


作品名称:《样本·扩散生态学》

作品材料:水印木刻

作品尺寸:45×69cm

指导教师:杨宏伟、黄洋

创作年份:2022

 


作品名称:《样本·扩散生态学》

作品材料:水印木刻

作品尺寸:45×69cm

指导教师:杨宏伟、黄洋

创作年份:2022

 


作品名称:《样本·扩散生态学》扩散

作品材料:水印木刻

作品尺寸:45×69cm

指导教师:杨宏伟、黄洋

创作年份:2022

 

 

 

 

版画系第二工作室

 

 


李若煊

Li Ruoxuan

 

作品阐述

灾难,瘟疫,战争,祸害,贪欲充噬着我们的世界,繁华与消亡,烂漫与枯萎,欢愉与落寞,生与死。作品是对我们生存世界的思考,和生命美好背后难以描述的深沉的痛。



作品名称:《多拉的花园》系列

作品材料:综合材料,木板坦培拉

作品尺寸:110×110×20cm,160×110cm,160×110cm

指导教师:周吉荣、唐承华、祝彦春、张战地

创作年份:2022

 

 

 


张效源

Zhang Xiaoyuan

 

作品阐述

科学代表了极度的理性,人的形象在精密仪器下被转变成了像素与数据,当下人工智能对自然的解读越发准确,却也缺失温度,我运用“识别”这一常见的屏幕视觉元素,展开关于代表着自然造物的人与代表着人造物的机器视角之间疏离感的探讨。



作品名称:《识别》

作品材料:布面丙烯,影像

作品尺寸:106×87cm,15″

指导教师:周吉荣、唐承华、祝彦春、张战地

创作年份:2022

 

 

 

 


叶馨泽

Ye Xinze

 

作品阐述

在这⾥,我们可以⾃由地栖息。

 


作品名称:《迁徙》系列组画

作品材料:纸本彩铅,针管笔,⽔彩

作品尺寸:240×80cm

指导教师:周吉荣、唐承华、祝彦春、张战地

创作年份:2022

 

 

 


冯嫣

Feng Yan

 

作品阐述

时空距离之下,过程、记忆、感知、渴望,就是拼贴,就是碎片,它们贯气一体,随着你前进而前进,去向什么地方。

 


作品名称:《你就这样流淌》

作品材料:铜版蚀刻、飞尘、糖水,平版,手工构皮纸印刷,丙烯,色粉,布面拼贴、虚拟影像

作品尺寸:164×98cm

指导教师:周吉荣、唐承华、祝彦春、张战地

创作年份:2022

 


作品名称:《你就这样流淌》虚拟影像

影像时长:2’01”

 

 


 

王一菡

Wang Yihan

 

作品阐述

一望无际的进退维谷

 


作品名称:《荒原》

作品材料:铜版线腐蚀,宣纸,绢,吹塑纸,绣线

作品尺寸:250×170cm

指导教师:周吉荣、唐承华、祝彦春、张战地

创作年份:2022

 

 

 


王明浩

Wang Minghao

 

作品阐述

每个人都会受伤,通常人体受伤会依靠自愈能力修复,医疗也是辅助于人的自愈。身体在自愈的过程中也会根据生活环境发生改变,病毒抗体,伤口结痂,锻炼肌肉,皮肤成茧……身体随着破碎再重组我们也得到了强化。


作品名称:《受伤-自愈-强化》

作品材料:铜版印刷,铜版,铜箔,蜡,灯箱

作品尺寸:160×100×10cm

指导教师:周吉荣、唐承华、祝彦春、张战地

创作年份:2022

 

 

 

 

版画系第三工作室

 

 


侯煜

Hou Yu

 

作品阐述

借助这些具有象征性的物品,尽可能地把自己不同的情绪表达出来。

 


作品名称:STORY①Fantasy, Typer

作品材料:数码版画

作品尺寸:70*60cm

指导教师:王华祥、孔亮、李军

创作年份:2022

 


作品名称:STORY②Candle, Hand

作品材料:数码版画

作品尺寸:30*23cm

指导教师:王华祥、孔亮、李军

创作年份:2022

 


作品名称:STORY③Boot, Blood

作品材料:数码版画

作品尺寸:36*25cm

指导教师:王华祥、孔亮、李军

创作年份:2022

 


作品名称:STORY④Butt, Night

作品材料:数码版画

作品尺寸:30*23cm

指导教师:王华祥、孔亮、李军

创作年份:2022

 

 

 


黄思颖

Huang Siying

 

作品阐述

“圈”在理论上没有起点和终点,看不到尽头;而在现实中随意画出的圈,首尾很难重合,也无法画得完全一致。圈产生了界,圈外看不到尽头,圈内行之有限。我从自己的视角出发,采用漫画式的幽默语言记录了我所知所感的社会生活圈。它涵盖了我现有的全部认知,也无法与任何人产生重合。但与现实相比,它是有限的,我也会在未来慢慢扩充自己的“认知圈”。

 


作品名称:《圈的尽头》

作品材料:黑白木刻

作品尺寸:尺寸不一,57幅

指导教师:王华祥、孔亮、李军

创作年份:2022

 

 

 


卢标

Lu Biao

 

作品阐述

“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对于而立之年考入美院的我来说,坚持学习并不困难,而过程中怎样避开自己固有的主观概念,踏实从零开始,是这次毕业创作抛给我的命题......

 


作品名称:《城市地铁系列》

作品材料:木刻油印

作品尺寸:10.5x15cm

指导教师:王华祥、孔亮、李军

创作年份:2022

 

 

 

 


徐艺苗

Xu Yimiao

 

作品阐述

成长为一个所谓的大人,童真也会随之流逝,快乐从纯粹变得功利。发光的旋转木马是对梦中童年的快乐回忆,自然界中动物的象征代表成熟后对于快乐的种种认知,通过将梦境与现实结合来探寻内心本质的快乐和本真的自己。

 


作品名称:《回忆梦境》系列

作品材料:黑白木刻

作品尺寸:60×45cm

指导教师:王华祥、孔亮、李军

创作年份:2022

 

 

 


吴阿民布和

Wuaminbuhe

 

作品阐述

当物象经受变形,边界便愈加模糊;当幻象欲求显现,影子便越发虚诞。或许身体本身便永恒徘徊在坚实与分裂之间:在现实中看似稳定、在幻象中则时刻摇曳着动荡。我们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能在镜中认识我们,镜中的幻象与镜外的现实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甚至有时在现实中我们无法抑制身体的裂变...

 


作品名称:《幻象》系列

作品材料:铜版

作品尺寸:30x40cm

指导教师:王华祥、孔亮、李军

创作年份:2022

 

 

 


李劲弈

Li Jinyi

 

作品阐述

我通过线条的排列组合制造出现实与虚幻结合的空间,在挖掘木刻本体语言魅力的同时,不断明确画面背后所传达的精神价值。拱门作为表现纵深空间的意象,给人制造出一种探寻的欲求;它又预示着穹顶的存在,保护着人的情绪与想象,并让其安静地生长、释放。每个人的内心都潜藏着不灭的能量,或是诗意般壮丽,或是精神般肃穆,它让我们充满生活的期待,充满对这个世界的无限感悟。

 


作品名称:《穹顶之下》

作品材料:黑白木刻

作品尺寸:30x45cm,15x22cm

指导教师:王华祥、孔亮、李军

创作年份:2022

 

 

 

编辑/高小凡、尹伊阳

审核/孙亚南、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