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PA|央美版画系研究生毕业作品推介(一)

来源: iapa.cafa.edu.cn 时间:

 

序言

 


 

毕业寄语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即将结束,毕业展令所有的人期待。遗憾的是不间断的疫情,导致2022年的毕业展不能在线下展厅进行,而只能在网络上展览。“不能…只能…”这个句式显然是不得已的令人感到无奈的事情。因为艺术作品和图片不同,和图像不同,和抽象概念不同。虽然有一些作品的呈现方式就是图片,就是图像,抽象的,概念性的或者是观念艺术范畴的。但是对于观众来说,线下展览和线上展览的体验是完全不同的。线下作品有空间环境,有互相比对,有不同距离,有不同质感。而线上的作品全部是荧光屏幕的质感,全部是眼睛与屏幕的距离,全部是孤立的独自存在,全部是从手机框子之外的空间看框子之内的照片或者录像。

对于不可更改的事物,我的观点是不抱怨,不对抗,但也绝不躺平。那怎么做呢?其实无论怎么做都改变不了这个“不能…只能…”的句式。但我们可以改变对此的角度和看法,这样我们或许就会经历一种艺术作品的新的生产方式、展览方式和传播方式。迫使我们学习掌握数码的、摄影的和非传统技术的材料与媒介。使我们的生活与工作,将错就错地进入一种新的时间和空间。

我有一门课叫做“一个形象的三十二种刻法”,它教会我们用智慧的大脑去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事和坏事,只有聪明的大脑和愚蠢的大脑,相信你们都拥有聪明的大脑。希望我的这种观点能够帮助到同学们,那你们就会坦然面对一切的不幸。就会从“不能…只能…”的令人沮丧的句式中解困。预祝同学们的展览成功,从毕业的驿站出发,去开始你们人生的又一段新旅程。

 

 

王华祥   

     2022年5月8日

 

 

 

2022年版画系研究生毕业作品推介(一)

 


田绘楠

Tian Huinan

 

作品阐述

中国民间素有“民以食为天”的生活哲学。《美食图录》运用中国水印木刻的传统技法,在展示我国饮食文化的同时传播中华民族独有的文人审美与观念。希望作品能抚慰观者因压力而紧绷的神经,留意我们日常能抓住的美好瞬间。

 

 

作品名称:《美食图录》

作品材料:水印木刻

作品尺寸:20cmx30cm,10幅

指导教师:陈琦

创作年份:2022

 

 

 

 

 


刘香君

Liu Xiangjun

作品阐述

这件作品是以木刻连环画的形式呈现,描写一个迷惘的人,被一只神鸦承载渡过充满隐喻的洪荒空间, 在反思真诚、爱欲、苦难及永生等人生难题的过程中,追寻生命与生存的本质,直到天地澄明的和谐境界。

 


作品名称:《神鸦》

作品材料:木刻版画、牛皮纸

作品尺寸:30cmx40cm,12幅

指导教师:苏新平,冯梦波

创作年份:2022

 

 

 

 


蔡松伶

Cai Songling

作品阐述

作为土生土长的贵州人来说,老屋无疑是我从小到大最熟悉的地方,我在老屋中寻找各种角度的室内场景进行拼贴组合,使其不局限于客观的三维空间表达。此系列采用“三联画”的方式去创作,且都是黑白油画手法。通过在大画的“现实场景”中叠放小画的“记忆场景”,表达“时过境迁”的心理感受。老屋还记得我,在跟我述说曾经的故事;我也记得老屋,在跟它诉说人生的悲欢。


作品名称:《旧舍余温》

作品材料:木上油画

作品尺寸:60cmx80cm,3幅

指导教师:王华祥

创作年份:2022


作品名称:《旧舍余温》1

作品材料:木上油画

作品尺寸:60cmx80cm

指导教师:王华祥

创作年份:2022


作品名称:《旧舍余温》2

作品材料:木上油画

作品尺寸:60cmx80cm

指导教师:王华祥

创作年份:2022


作品名称:《旧舍余温》3

作品材料:木上油画

作品尺寸:60cmx80cm

指导教师:王华祥

创作年份:2022

 

 

 

 


张雨萌

Zhang Yumeng

作品阐述

受疫情影响,居家隔离缩小了我们对于身边事物的观赏范围。在没有新奇且日复一日的空间内,我尝试主动的去观看、去把握,对所见画面进行重新审视的实验。于是静静悬挂的帘与其背后之物,对我来说也变成了一种风景。


作品名称:《帘》1

作品材料:水印木刻

作品尺寸:120cmx90cm

指导教师:祝彦春

创作年份:2022

 


作品名称:《帘》2

作品材料:水印木刻

作品尺寸:60cmx90cm

指导教师:祝彦春

创作年份:2022

 


作品名称:《帘》3

作品材料:木板、石膏、丙烯

作品尺寸:60cmx90cm

指导教师:祝彦春

创作年份:2022

 

 

 

 


蒙娜

Meng Na

作品阐述

作品灵感来自于细胞,当初始单位出现,生长、联结后形成可成长的、有生命的动态组织。这是一个永远没有止境的作品,可以不断更新、增加,边界持续扩张,如同年轮般生长。作品在不断充实添加的同时,单个个体的能量将无限趋近于零。诚如“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所指。



作品名称:《趋近于零的无限》

作品材料:杂志拼贴

作品尺寸:180cmx180cm

指导教师:李帆

创作年份:2022

 

 

 


李享

Li Xiang

作品阐述

以自在无拘的猫和肆意生长的植物为创作元素,在打乱重组中,战斗在无限和未来的边界上,体会生命的平衡与交织,解除自我的阻隔与万物一体,借由这个世界的生命力,在清净和沉默中,穿透繁杂去发现更深的秘密。

作品名称:《贝斯特》

作品材料:版画纸,皮纸,油墨

作品尺寸:120cmx90cm,2幅

指导教师:杨宏伟

创作年份:2022

 

 

 

 


李毅

Li Yi

作品阐述

我试图通过这些沉默的面孔叙述有关人类虚无的内心世界,虚无使人们不安,有中断、停滞之感,面孔中的疏离、无声与冷漠使人们陷入深思:虚无是什么,我们是否已步入虚无,虚无可否消解,虚无是否静默无言。

 


作品名称:《Vanitas》

作品材料:铜版美柔汀

作品尺寸:尺寸不一

指导教师:李晓林

创作年份:2022

 

 

 


刘进

Liu Jin

作品阐述

在这一系列的作品中,我选择了疫情期间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而这些作品来源于对时间的思考,同时也是个人艺术实践的重要节点。一直以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直接影响了我的创作。不论是有具体形象的画面,或是抽象的笔墨语言,我都在寻找一种艺术能带给我们的内在精神。


作品名称:《尊者石》

作品材料:版画

作品尺寸:56cmx76cm

指导教师:武宏

创作年份:2022


作品名称:《莉娜》

作品材料:版画

作品尺寸:50cmx70cm

指导教师:武宏

创作年份:2022


作品名称:《我们一直在认真地为寂寞做准备》

作品材料:版画

作品尺寸:50cmx70cm

指导教师:武宏

创作年份:2022


作品名称:《封塔纳》

作品材料:版画

作品尺寸:50cmx70cm

指导教师:武宏

创作年份:2022

 

 

 

 


吕萍

Lv Ping

作品阐述

漫空星汉,何枝可依?机缘巧合间,山海经、星宿、四灵,纷纷进入到我的视野。我不禁感叹这幻象的浩瀚,也不得不惋惜它在现代社会中的湮没。在这一系列作品中,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神兽,以其本原的星宿形象,显现于不同的空间,云之上、空之中、山之间、水之内。用木版水印的表达方式,重焕古代精神世界的浪漫。

 


作品名称:《山之东》、《山之南》、《山之西》、《山之北》

作品材料:木版水印

作品尺寸:82cmx53cm,4幅

指导教师:王华祥

创作年份:2022

 

 

 

 


毛惠祚

Mao Huizuo

作品阐述

世间的每个人 划着一艘小小的船 漂泊海上 幸运的人求得自己想要的 有的人终其一生 也未曾遇到自己所求 他们可能被别人渡过 也可能渡过别人 最终离开了世界 走出了时间 只留下一艘小小的船 告诉世人 他曾来过

作品名称:《渡 海》

作品材料:水印木刻

作品尺寸:135cmx180cm

指导教师:陈琦

创作年份:2022

 

 

 

 


倪子博

Ni Zibo

作品阐述

通过对童年时光的回忆,对当初最熟悉的环境记忆深刻。平静的海平面、咸咸海风这样的场景是童年记忆中的景象,从印象中的海边能够得到内心上的平静、慰藉。在总体的视角上来看展现了面对当下新旧交替社会秩序的矛盾心理和精神挣扎,重构和表达当代社会中人与环境的关系。


作品名称:《寻觅亚特兰蒂斯》

作品材料:铜版版画

作品尺寸:75cmx200cm

指导教师:王华祥、孔亮

创作年份:2022


作品名称:《潜沉在水下的人》

作品材料:铜版版画

作品尺寸:60cmx75cm

指导教师:王华祥、孔亮

创作年份:2021


作品名称:《等待》

作品材料:铜版版画

作品尺寸:60cmx75cm

指导教师:王华祥、孔亮

创作年份:2022


作品名称:《在海边相聚》

作品材料:铜版版画

作品尺寸:60cmx75cm

指导教师:王华祥、孔亮

创作年份:2022

 

 

 

 


逄勃

Pang Bo

作品阐述

《审丑怪谈》将关注点聚焦于城市中的现成公共图像。这些建筑图像都是客观存在,又带有强烈的超现实元素的建筑。各种“奇观建筑”和粗糙的“审丑建筑”在社会场景中林立不穷,我想通过铜版画的语言来表现和强化造成这种“审美异化”背后的权力关系以及这种审美对人的影响。

作品名称:《审丑怪谈》组画

作品材料:铜版飞尘腐蚀

作品尺寸:100cmx60cm,3幅

指导教师:杨宏伟

创作年份:2022

 

 

 

 


苏昱铭

Su Yuming

作品阐述

这一系列作品,将目光聚焦于当下后疫情时代中的社会观看方式。后疫情时代的来临,伴随以社交网络,数据化的裹挟而至,随处可见的各种监视设备,热成像,使当下我们的生活变得碎片化。我始终带着“我是谁?”的追问出发,面对大众文化侵蚀以及被数据同化的生活之中,保持个人态度的思考并进行进一步的追问。


作品名称:《Dazed》

作品材料:布面丙烯

作品尺寸:22cmx27cm

指导教师:苏新平

创作年份:2021


作品名称:《Sh0W》

作品材料:布面丙烯

作品尺寸:130cmx190cm

指导教师:苏新平

创作年份:2021


作品名称:《VibeVibeVibe》

作品材料:石版画

作品尺寸:112cmx76cm

指导教师:苏新平

创作年份:2020


作品名称:《好朋友》

作品材料:布面丙烯

作品尺寸:156cmx130cm

指导教师:苏新平

创作年份:2022

 

 

 


苏听雪

Su Tingxue

作品阐述

《镜花缘·2022》是据清代小说家李汝珍的长篇小说《镜花缘》而作的一组插图。当生活碎片跃入小说光怪陆离的世界,随笔尖的无数次勾画,我在传奇与现实的界限上不断碰撞和拉扯,与故事的主角并辔穿行于本不相交的时空。


作品名称:《镜花缘·2022》

作品材料:钢笔、水彩、数码

作品尺寸:25cmx67cm,6幅

指导教师:武将

创作年份:2022

 

 

 

 


吴慧

Wu Hui

作品阐述

我从女性角度出发,通过关注当下社会女性所面临的问题与矛盾等。将这些与自己的思考相结合,通过画面内容进行展示。希望引起人们对当下社会一些女性问题的重视与反思。


作品名称:《生长》

作品材料:数码版画

作品尺寸:38cmx54cm

指导教师:王华祥

创作年份:2022


作品名称:《缝合》

作品材料:数码版画

作品尺寸:54cmx54cm

指导教师:王华祥

创作年份:2022


作品名称:《破碎》

作品材料:数码版画

作品尺寸:38cmx54cm

指导教师:王华祥

创作年份:2022


作品名称:《死亡》

作品材料:数码版画

作品尺寸:38cmx54cm

指导教师:王华祥

创作年份:2022

 

 

 

 


赵泽文

Zhao Zewen

作品阐述

这一次的创作作品多是以周围的静物为主进行创作,逐步将日常生活中静物带给作者的具体感受表现出来,以绘画的形式来完成这种生命体验。

作品名称:《悄静》

作品材料:皮纸、水性油墨

作品尺寸:41x27cm、 40x25cm 、48x32cm、 41x25cm

指导教师:祝彦春

创作年份:2022

 

 

 

 


周佳庆

Zhou Jiaqing

作品阐述

“索拉里斯”一词源于莱姆的小说《Solaris》的音译,指虚构的“索拉里斯星球”,作品借用该名字结合一些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画面语言来传达一种宗教感并试图揭露人性中日渐膨胀的欲望和不可遏制的嫉妒,从而引发自身对现代社会各方面的飞速发展造成人类的沟通障碍、信仰迷失和孤独放逐等现象的思考,同时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


作品名称:《索拉里斯》系列

作品材料:水印综合材料

作品尺寸:56cmx76cm,8幅

指导教师:张烨

创作年份:2022

 

 

 

 


曹金岩

Cao Jinyan

作品阐述

《自造的欢愉》系列作品是通过物质媒介转印方法作为绘画基础,以当代女性生活图景为蓝本。讨论“她”在服饰美容、心灵保健与环境装饰物等生活物料之间的各种关系,这些具备功能属性的物件是对“她”内心安定的宽慰,以此对抗生存处境中的焦虑与自我反刍,同时,这些积极的消遣行为也是“她”寻求超越自我的方式。

 


作品名称:《自造的欢愉》系列

作品材料:丙烯转印、矿物颜料、水彩

作品尺寸:170x100cm,180x120cm,142x108cm,170x130cm

指导教师:李帆

创作年份:2021-2022

 

 

 

 


郭双

Guo Shuang

作品阐述

《进城》木版组画是本人家庭进城后的故事,也可看作一个时代的缩影。八名家庭成员记录着社会变迁的历程。作品用八块形状各异的梨木刻成。他们由农村向城市迁徙,既保留着农人的勤恳也承受着城市的冲击,我把他们限定在安装工、广场舞、市场、微商、小作坊、快递、幼儿教育、求学来体现,他们怀揣梦想行走在通往都市的路上。

作品名称:《进城》系列组画

作品材料:木刻油印  仿古皮纸

作品尺寸:尺寸不一,8幅

指导教师:武宏

创作年份:2022

 

 

 

编辑/高小凡、尹伊阳

审核/孙亚南、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