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PA|大咖谈“首届国际数字版画艺术大展”

来源: iapa.cafa.edu.cn 时间:

来源:水渡河艺术区


“首届国际数字版画艺术大展”
前言

 

   版画是何物?


王华祥

版画技术的几次革命都和印刷技术有关。或者说,正是印刷技术的发明和更替才使人类从经验的动物变成高智商和高效率的族类。印刷技术将个人的,社群的,地域的,短暂易逝的,受制于眼,耳,鼻,舌,身的感受和思想变成了可以复制,可以分享,可以保存和可以再创造的事物。因此,我们当然应当感谢那些伟大的印刷技术发明家,感谢那些传播和推动印刷技术的人或者机构,甚至,我们应当欢迎作家,商人或政治家,正是他们所反映出的人性深层的欲望,推动了印刷技术和版画的发展。

为了改变印刷和版画从业者的狭隘,自私和短视,理清印刷技术在推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不得不说一些迫不得已的重话:没有印刷技术就没有人类大部分的文明,没有印刷技术就没有版画和版画的历史。我们怎么可能把它们拆开呢?我们怎么可以不懂它们的作用呢?我们怎么可以对原本属于公共的资源据为己有呢?版画是不是版画由你说了算啊?商业版画不是版画由你定啊?数字版画令你害怕就该死吗?版画在中国自唐以来到清,在西方自文艺复兴到19世纪,你知道他扮演过多么重要的角色吗?就相当于20世纪的报纸,书刊和电影电视媒介啊!我们在由版画印刷工匠升级到版画家之后,就瞧不起技术了,就羞于承认版画是印刷术了,就护起地盘来了,就假公济私了,就像一些水墨画家以“国画”自居而不接受别人的也是“国货”,我称那些缩头乌龟为“国祸”。版画家中的一些既得利益者也喜欢捍卫版画的概念,仿佛他们的名字和称谓比作品的品质更重要一样。为了突破那些围墙,为版画的发展解放生产力,徐冰曾给版画定义为“复数性”,因此还获得了美国版画协会授予的“版画艺术终身成就奖”。但是,这个属于权宜之计的名称,并没有真的反映版画的本质,因为具备复数性特征的事情岂止是版画?所有电影,音像和工业制品都是可复制的,你看满大街跑的汽车哪一个不具有复数性?由此可见,所有的命名都是“权宜之计”,他在命名时是为开启一扇门窗,但是却无意中关闭了其他门窗。“复数性”既然并非是版画所独有的特征,那么他就必定产生歧义和争议。还有一些似是而非的名词,如:“间接性”,“印痕”,“限量印刷”等等,它们都和“复数性”一道,是版画动态特征的一部分。用这些固定的概念去描述一个动态的事物多么像是“刻舟求剑”。当然,我也必须指出,任何新概念的出现虽然都是权宜之计,但它却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创造事物的过程性标志,就像路牌,它虽然不一定就是终点,但它却是人类在创造文明过程中的标点和驿站,显示了版画发展的路径和版画家们承上启下的接力过程。所以,人们也应该像感恩印刷技术的发明者一样,感恩并纪念为版画的发展和传播做出贡献的人。

值此“首届国际数字版画艺术大展”即将开展之际,我们可以重温一下国际学院版画联盟所走过的道路。2015年,召开“国际学院版画系主任论坛”,第一次召集国际十一国及中国九大美院版画专业掌门人开会,为之后更大规模的国际会议做了铺垫。2016年,策划组织第一届国际学院版画大展,北京太庙。成立全球规模最大和具有国际版画史里程碑意义的“国际学院版画联盟”,并确定双年展机制。2017年,“第一届国际学院版画联盟巡展”,南京金陵美术馆,厦门中华儿女美术馆。“国际木口木刻版画作品展”及巡展,四川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管中窥豹---中国版画精英展”,意大利国家版画中心博物馆。2018年,“第二届国际学院版画联盟大展”提出讨论和确立数字版画,独幅版画和摄影,具有版画的逻辑特征与合法身份,这也是版画史上的首次宣告版画的四大主要特征是这样的,一、印版:制版、现成版、现成物。二、印:印刷、印痕,印画。三、复数性:可重复印制两张以上,但非必要条件。独幅版画就不是。工业模具产品就不是,如汽车,手机,服装。四、限数及签名:是收藏或流通行为中的契约,享有法理保障与伦理意义。这四条定义是我提出来并经过国际版画联盟顶级版画专家们讨论通过后向全世界发布了公告。它的意义在于:使版画的概念更清晰了,外延更宽了,为版画的内容,媒介和新技术铺平了道路,也为版画的市场运作扫清了障碍。这是独幅版画,摄影版画,数字版画得以合法化的前提。我们以后可以做版画与摄影的关系展,这样,其它版种与摄影的渊源包括数字版画也就进来了。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具有国际领先地位的。“1+1波兰版画交流展”,中央美院美术馆,波兰克拉科夫美术学院,格旦斯克美术学院美术馆。2019年,“第二届国际版画联盟巡展”,贵州美术馆,淮安美术馆。2020年“第三届国际学院版画联盟版画双年展”,它是全球最大规模首次版画云展,中央美术学院。2021年“国际学院版画联盟首届国际数字版画艺术大展”,湖南长沙。通过国内外同行们齐心协力的合作,我们已经在过去的六年当中做了许多事情,全世界的版画家通过“国际学院版画联盟”这个平台,全面开展了平等,广泛,积极而有效的交流,“世界版画命运共同体”已经变成了现实,这在艺术的各个门类中,只有版画家才有这样的机会,条件和胸襟。我们不仅拆除了画种媒材之间的藩篱,拆除了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围墙,拆除传统与当代之间的路障,也搭建了国家与民族之间的桥梁。这是中外版画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我可以自豪地说:优秀的版画家从不担心版画的蛋糕会被新技术分掉,传统的地盘会被不断发明出来的技术“敌人”占领,倒是随着数码技术的广泛应用,当代版画人赢得了可以使用传统版画无法想象的技术工具,把海量的摄影图片,强大的编辑与转化功能,或以传统版种的效果为出口,或是用纯粹的数字印刷作品展示,这真是版画人的幸福,是版画再次复兴繁荣的又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应当开怀大笑,并且把这种笑声传到世界的每一处角落。


 2021.09.22

 

 


   什么不是“版画”


罗湘科

什么是版画?这是所有版画学生在第一堂课要面对的问题。在全世界版画家的心里,都有大同小异的一种界定,大家对于饭碗里的一亩三分地都拿捏得清清楚楚,不容辩驳。所谓“复数性”,所谓“间接性”,所谓“限量印制”等等。然而,当“数字版画”这个概念真正被提出的时候,事情立刻就变得复杂起来。传统版画的田地似乎陡然“决堤”,与图像的汪洋大海贯通起来,无边无际,无处不在。对于“固执己见”的版画家而言,这无疑是一种令人恐慌的巨大“危机”,然而,更是版画作为传统艺术门类的当代生机。

版画伴随印刷术而生,这是人尽皆知的常识。印刷技术的更新迭代,直接派生了以媒材变迁为线索的世界版画史。因此,从版画的天然属性来看,在数字图像制作和印刷技术如此普及的今天,“数字版画”的兴起和发展是不可回避的大势。然而,当所有人都极为自然地刷抖音、发微信、写博客的时候,当数字媒体艺术几乎理所应当地成为当代艺术发展新方向的时候,以“数字”为媒的“版画”却仍然被当成一个问题,一种仍然纠结于“合法性”和“认同感”的艺术形态。虽然,作为创作方式和教学课程,数字版画在美术学院中早已出现,但在国内各类展览和各级艺术市场中仍然难觅踪迹。倒是这两年热起来的NFT正在以另一种形态印证数字版画的价值和优势。

2018年举行的国际学院版画联盟邀请展研讨会重新定义了版画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明确将数字版画纳入了原创版画的范畴。本次的“首届国际数字版画艺术大展”更是对数字版画的再次确认与正名。正如后现代主义对传统的反叛与背离,实现了艺术定义与生态的重构;本次展览的举办必将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当代版画与大众生活之间的藩篱,打破版画在当代艺术大格局中的相对孤立,拓宽中国“版画”的媒介与传播渠道。当我们以极大的胸怀去看待数字版画的无限可能性的时候,我们可能会直面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命题:还有“什么”不是“版画”?

在展览开幕之际,作为主办方之一,我们特别感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国际版画研究院、国际学院版画联盟对我们的信任,能让我们有机会参与和承办这么重要的一个学术性展览,参与见证中国版画的历史性时刻。以王华祥教授为主席的国际学院版画联盟,正在不断刷新中国版画的格局和面貌,开创版画艺术在当代的新维度与新方向。


 2021.09.24

 

 

 

  数字版画的意义与未来 


冯梦波

数字版画作为既成事实早已出现,但其合法性一直存疑。直到2018年,国际学院版画联盟第二届全体会议经过集体讨论,发表声明,将数字版画、独幅版画和摄影正式列入版画的范畴,这对当代版画事业的发展是有深远意义的。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其意义能否与造纸术、印刷术、石油与飞机的发明相提并论还为时尚早;但数字技术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生活,也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思想方法和工具,是不争的事实。

从木刻到丝网等,传统版画媒介的发展,大致与当时的科技水平同步;早期的木版和铜版画,是作为书籍的插图存在,后来的石版和丝网等则常用于海报。毋庸讳言,版画的起源和应用,就是为了满足批量复制传播的需要;但天才的工匠和艺术家们,从丢勒到劳特累克,从中国传统水印木刻到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直到现当代艺术家的广泛实践,将有局限性的制版印刷工艺变为独特的艺术语言,使版画从复制性产品跃升为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品。

数字版画对上述的传统版画,既有继承,又有拓展,甚至挑战。数字版画的原版就是数字文件,其复制品没有传统版画因为版面磨损,印刷质量逐张下降的缺点;数字版画的原版生产可以在电脑内完成,取消了套色的限制和对版的繁琐,无需使用复杂的机械设备和化学工艺;数字版画的图像创造,可以综合使用摄影、扫描、软件生成甚至人工智能等,进一步解放了艺术家的创造力;数字版画创作不必考虑特定的工艺流程和相关限制,淡化了艺术家在制版和印刷中的手工痕迹;数字文件无损和无限的可复制性,作品可通过网络便捷甚至不可控制地传播。而数字版画作品,是以原版数字文件即为原作,还是需要输出到纸张上才获承认;数字版画是否应限制为静态图像,还是可以包含动态和互动影像;数字版画和其他使用数字技术创作的艺术内容之间的关系;数字版画的限量和授权问题,及其市场特点等。这些对重视体现艺术家手工印痕的传统版画的签名限量版,提出了新的问题。

艺术归根结底,是人的精神创造,路应该越走越宽,艺术家不会也不应被现有的工具和媒介所束缚。“数字”这个词,是为了方便区别于“模拟”而使用的,并不全面。展望未来,随着思想进步和科技发展,新的词语和概念会不断涌现。版画在思想、科技与媒介方面,一向走在时代的前列,应该在未来的新艺术中坚守自己的实验性和先锋性。

 


展览主办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国际版画研究院
国际学院版画联盟
长沙师范学院
展览承办
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
长沙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长沙师范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处
展览时间
2021年10月15至11月15日
展览地点
长沙师范学院美术馆

 

 文字:林琴
图片:严文鸿
编辑排版:程荣盼


主编: 肖欣
编辑:谢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