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概念的空间拓展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s of Printmaking & Three Dimensional Art Creation
授课对象:
版画系三年级第二工作室
授课时间:
2021年2月24日—2021年4月17 日 共 8 周
任课教师:
张战地
学生:
王一菡 叶馨泽 李若煊 冯嫣 王明浩 张效源
课程内容
1 版画传统的研究及实践(2月24日——3月6日)
2 版画印刷方式研究(3月9日——3月20日)
3 命题实践--“空间与光“(3月23日——4月17日)
课程理念
《版画概念的空间拓展》这一课程希望学生以版画为出发点进行创作实践,进而更广泛的使用独立选择的材料媒介,以体现个人艺术思考。
正如我们所见,一些西方后现代主义艺术家使用看似极端而偏隘的独有技法来表达自己,这对我们来说已不陌生。例如达米恩·赫斯特所使用的福尔马林溶液;奇奇·史密斯所使用的布艺、铸造、版画等材料,类似例子不胜枚举。这些多元化的方法都具有偏隘性,因为它是一位艺术家的特定方法,但每种“策略”所带来的极端性恰又体现了创作个体的独特性。这就是我们所处的“后现代”艺术语境。理想的“后现代”艺术在精神内涵上是对“传统”和“现代”艺术的延续,而不是意义的稀释和缩水,只是塑造意义的方式上完全地转向了个体谨慎而明智的决定。
最后着重提出的有两点,第一,我们要珍视自己的“版画基因“。第二,上述的“策略”如不建立在对艺术传统和艺术本体的理解上,最终只会成为荒唐的“把戏“。
教学手记
这次课程大家都有良好表现,大家态度鲜明,结果都有收获。我闭上眼一想,每个作品都清清楚楚在眼前。
课程最后我想谈谈大家生活和艺术实践中“受限”与“自由”的话题。进一步讲,我的意思是“受限”也许是好事,“自由”从“自我设限”而来。
先从一个稍稍反面的例子谈起,日常生活中总有一个声音—“我要做我自己”。当然,从已经具备较鲜明的生活和工作状态的角度看,这一定是对的,或者说这是“目的”。但是如何做到这一点实在值得商榷。我谈到这个例子时往往会比较夸张地说:如果要我“做自己”,我就天天躺着刷手机,吃好吃的,做事捡容易做的等等,因为人的天性里有惰性的一面。但是人还有追求价值和意义的一面,所谓价值更多之于所处环境,比如对周围人有益、对更多人有益。所谓意义既可以是之于所处环境也可以只是之于自己,除了上述因为体现出了价值而产生意义之外,还可以只是针对自己,比如每天坚持运动,认真读完一本书等等,虽然别人未必看到,但对自己来说是有意义的。不管是追求价值也好、追求意义也好,主体一定是自己,要去做这些事情就一定要付出辛劳,就会有难度,就会有“受限”的感觉。比如坚持读完一本书,设定了这个限制,完成一定或多或少付出辛劳,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因为沉浸在书中而感到某种安静,获得内心的舒适感和收获感,那就是“自由”的感觉。再比如大家一起打扫公共卫生,专心扫地、擦洗时一心只想打扫干净,不管想什么办法只为最后打扫干净,尽管累一身汗但心里很愉快,那就是“自由”的感觉。“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由”是完成自我设定的一件事时浑然忘我的好感觉。“忘我”了,要成为的那个“自己”的特征也就出现了。
我们过去两个月的版画课也是这个意味。“自由”不是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自由”是自我设定一个目的后大家想各种有意思的方法去专注完成它时的感觉。版画是我们的基因、是一个边界,它就像读一本书、打扫一次卫生一样,是一个确凿的目的,它既是一个限制也是一个能安放我们的“自由”的范畴,而我们每个人要做的是怎么能更有巧思、更有兴趣地完成它。同理,油画、雕塑、甚至是物理、化学,都是这样。
现代艺术的优势和困境都来自于“自由”,解决之道在于“自我设限”,进而能出现“忘我”的工作状态,最终呈现自我。最后想说,我深知大家面对复杂的环境,甚至是压力。我希望与大家就此持续交流。
学生作品
王一菡
《许愿树》
凹版印刷 凸板印刷 绣线 棉布 宣纸
82.5*112cm
这个春天来的时候我又看到了抽枝的柳树,芽刚刚冒出来,有一种清脆的生命力,远远看像在发光一样。
我一直非常喜欢Kiki Smith的作品中流露出的对于生命、死亡与自然的体悟,她拼合材料的方式也令我着迷。在这次创作中,我学习了Kiki Smith的工作方式和造型方法,一开始不明确地规划出作品最终的样子,而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漫无目的地实验新材料,收集足够多的素材进行拼贴,并重复利用已制成的版在特殊的材料上印刷,让作品自己“生长”出来。
《许愿树》 局部1
凹版印刷 凸板印刷 绣线 棉布 宣纸
82.5*112cm
《许愿树》 局部2
凹版印刷 凸板印刷 绣线 棉布 宣纸
82.5*112cm
棉布的柔软质地和垂坠感,以及微微发黄的颜色让凹版的印刷质感显得不那么坚硬冰冷,有一种安全感;宣纸很薄,印刷之后正反两面都可以看到图像。在印刷好的棉布上,我又尝试了用刺绣、直接绘画等方式丰富画面。
《空中狩猎》
凹版印刷 灯箱
69*69.5cm
我喜欢表现生命力,《许愿树》是某种宽容的力量,而《空中狩猎》更挣扎。
我十分着迷于植物或动物在濒死或遇险时爆发出的能量,也喜欢人在陷入困境、走投无路时下定决心的那一瞬间所展现的生命本能。这些都令我敬畏。
《空中狩猎》 局部1
凹版印刷 灯箱
69*69.5cm
宣纸的透光性让我得以有效地把印刷品和光结合在一起。用钢针扎出的孔洞所组成的星辰透过光后若隐若现,与凹版干刻的线性语言有微妙的协调感。
《空中狩猎》 局部2
凹版印刷 灯箱
69*69.5cm
这八周的时间总是不够用,忙于不停地实践和完善作品,现在终于能停下来审视和复盘。之前总是太执着于效率和条理,作品逸出预设会让我十分烦躁。这次在老师的建议下干脆完全放弃预设,仅给自己设置物理性上的限制,任作品发展。在这些因为没有规划而“浪费”掉的大把时间里反而生长出了许多值得珍视的可能性。
叶馨泽
《无题》
铜版 宣纸 水彩 chine-colle
23*34cm
写生了八周,像个大实验。暂时忘记什么创作、逻辑、还有所谓观念之类的,面对眼前的这株草和手里的这块铜板,完全沉浸在工作状态里。写生何尝不是创作?创作又何尝不能以写生的方式进行?我过去一度拜倒在西方当代艺术复杂又新奇的形式与观念下,直到回归了最质朴的观察方式和实践,静下心来去碰撞和尝试。
《无题》 局部1
铜版 宣纸 水彩 chine-colle
23*34cm
《无题》局部2
铜版 宣纸 水彩 chine-colle
23*34cm
《无题》 局部3
铜版 宣纸 水彩 chine-colle
23*34cm
这两件作品都是用铜板写生,用chine-colle(宣纸贴附)技法印制,最后再用水彩染。第一件完成于学校操场旁的松树林,第二件完成于北京的各个公园,相比于第一件更放松,也更贴近我的生活。说实话,在课程里,战地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宽限让我继续在“绘画”的范畴里探索。过去一些平面化、过早抽象化、有时有些概念化的绘画方式,在这一次的实践中被观察打破,在读书的过程中也找到很多共鸣。作品完成后发生了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我在存封已久的相册里翻到高一的时候一张用针管笔画的画,当时学画不久,第一次用针管笔画画,画了一小丛细长形的枯叶。现在看来,那张小画里稚拙的线条还有朴素的观察与我近期用钢针刻出来的小画,几乎一模一样。兜兜转转,又回到原点。
《光·影》
铜版 宣纸 水彩 手工书封 chine-colle
尺寸可变
《光·影》 局部
铜版 宣纸 水彩 手工书封 chine-colle
尺寸可变
《光·影》内页
《光·影》内页
《光·影》内页2
这一学期的课程,每一个小课题都像是在踩着上一个课题的台阶,从研究艺术家开始,到临摹、写生,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目的不只是完成作品,更多是学习这一整套的方法。感谢战地老师的讲授和引导,收获非常大!
李若煊
一开始,对于自己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其实是模棱两可的一个状态,我是伴随着作品逐步完成才越来越明确自己的想法。仿佛是这个作品让我想清楚了很多事,这些有关我的童年,有关我曾经经历过的不快的回忆,它让我找到了一个可以承载这些的出口。
《我不太懂1》
亚克力 铜版 丝网
21*21*21cm
不同颜色的亚克力重叠交错可以产生丰富的变化,通过切割来控制它们在空间中的形态,这点深深吸引我,所以对于“光影”这个主题,我便利用不同的亚克力在空间中产生错落、光线下产生折射来完成我的设想。
《我不太懂2》
亚克力 丝网
尺寸可变
《我不太懂3》
亚克力 丝网
15*15*15cm
《我不太懂4》
亚克力 铜版画
10*9*9cm
《我不太懂5》
亚克力
50*60*10cm
《我不太懂6》
亚克力
尺寸可变
着手后发现亚克力这个材料非常坚硬,不好轻易修改,所以最开始图纸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创作过程中,尤其是技术上走了很多弯路,出了很多匪夷所思的意外。不过经过多方的沟通我学会了很多曾经不知道的知识,现在能够运用这个材料创作让我感到很欣慰。
冯嫣
《朝落日吹去》
铜版 铜版空印 数码版
106*65cm
“飞逝”与“凝视”,行走间的瞬时画面拼凑着朝两端消散,或又投入定格的水流,我们全然被这些图像选择,又主动去选择图像,无论如何观看,它们都被拉扯得缓慢,我怀念这样观看世界的方式,在拥有假象选择自由的大数据当下,我想把一切缓慢而自由地伸展开去。而观看,之于作品本身,是一种选择,亦是一场始终。
《朝落日吹去》 局部1
铜版 铜版空印 数码版
106*65cm
《朝落日吹去》 局部2
铜版 铜版空印 数码版
106*65cm
《朝落日吹去》 局部3
铜版 铜版空印 数码版
106*65cm
现实、相片、图画,一层又一层,或许不断远离或许不断靠近。我选择数码版和铜版结合,叠加DV影像和胶片摄影这两种我一直以来观看世界的方式,和铜版类似,岁月沉积般的颗粒感和无处不在的随机性源源带来惊喜。
极粗糙质感的数码微喷纸张和深度腐蚀铜版带来的拱花印痕是我画面中几乎不可见的细节,如平日里其他的一切事物相似,藏匿它们于缝隙,匆匆而过就会与之错过,这也是缓慢而有趣的部分。
《不明飞行》
铜版 数码版 影像
40*70cm
《不明飞行》 局部1
铜版 数码版 影像
40*70cm
《不明飞行》 局部2
铜版 数码版 影像
40*70cm
这两个作品都是基于铜版这个相对熟悉的版种展开的,期间大胆预设了各种和它结合的方式,不断被现实打破幻想的失败带来了更多继续下去的指引,这种有目的的未知感十分持久,似乎也与我对它们承载的愿望相合了。
王明浩
《痛痕》
铜版 亚克力版 蓝晒
49*37cm
课程第一阶段创作的要求是至少两个版种的结合。第一个作品《痛痕》,是以自己受伤后的X光片为灵感,将X光片感光晒蓝到画面上,结合了铜板深腐蚀和亚克力板雕版刀干刻,目的是为了用视觉再现痛感,每一处身体的伤痕,都是记录了一段伴随痛觉的记忆,俗话说好了伤疤忘了疼,身体上的伤随着时间慢慢痊愈,但受伤背后带给我的记忆和积累,才是我一步步接近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和高度的财富。这个作品更是为了纪念自己敢于不断挑战自身极限而受的创伤,也是对自己日后生活的警示。
《痛痕》 局部1
铜版 亚克力版 蓝晒
49*37cm
《痛痕》 局部2
铜版 亚克力版 蓝晒
49*37cm
《痛痕》 局部3
铜版 亚克力版 蓝晒
49*37cm
制作过程中不断尝试三个版种材料的结合并不停地磨合,中间不乏很多失败和返工,过程中可能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刻了很多“没有用”的的亚克力板,起初在不停尝试重新开始的过程中真的很难支撑下去,渐渐出现了对材料性的质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在一开始选择了错误的材料。但老师在课程中所述的某些话成了我支撑我做下去的动力。记得老师大概是在说,不要怕走弯路,有的时候我们需要的就是“浪费”一些时间,只要我们在努力不停地做,这些“浪费”的时间都不会真正意义的浪费掉,我坚信是这些尝试使我们曲折地达到最终的结果。我发现真正静下心来投入到工作中,会让我忘掉时间的概念。就第一个阶段课程来说,我最大的收获便是如此。
《X-RAY》
亚克力雕版 丝网印刷 LED 夜光粉 墨水 雾化玻璃
60*60cm
第二个课题名称是“光影”,要求是要结合版画的形式做创作。作品《X-RAY》是一件综合材料灯光装置,用到了亚克力雕刻,LED彩色灯管,夜光材料丝网印刷,亚克力,雾化玻璃、夜光粉,墨水...材料。灵感来源来自于自己肩膀的一处意外创伤,所拍摄的X光片。我们之所以能看到我们认知中的事物源于光的反射到我们的眼睛中,人对光的感知十分有限,有很大一部分波频的光是人们肉眼无法看到的其中就有X光和紫外线光,X光本身是一种生活中不可见的光,我们能直接看到自己本身不可见的身体内部,依靠的是一个种我们不可见的光。作品同样基于自己的一次意外创伤,记录自己受伤记忆的同时,希望通过夜光材料,模仿自己受伤时X光可见的样子。作品中的三角形,目的是为了与自己意外受伤时的胳膊姿势呼应,意在再现自己意外发生时的状态。
《X-RAY》 局部1
亚克力雕版 丝网印刷 LED 夜光粉 墨水 雾化玻璃
60*60cm
《X-RAY》 局部2
亚克力雕版 丝网印刷 LED 夜光粉 墨水 雾化玻璃
60*60cm
回顾整个课程,收获满满,我体验了如何完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工作方式、感受了如何让自己平心静气投入到工作中去、学会了如何在较为长期的工作中坚定自己的想法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失败、理解了许多老师课程中的良苦用心,明白了生活和创作都是因为有边界有束缚所以才有自由。我相信这些所学所得,在我接下来一年的毕业创作甚至是日后的创作生活中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张效源
《order》
铜版 数码版
104*86cm
在本次课程中,我将数码版与铜版两个版种相结合,并以拼贴的方式呈现,画面中彩色的部分均为数码版,铜版部分则是截取了以往印制的画面局部,两个版种质感不同,数码版偏工业而铜版更具手工感。
《order》 局部1
铜版 数码版
104*86cm
《order》 局部2
铜版 数码版
104*86cm
作品灵感源自于基督教经院哲学家安瑟伦发表的言论:“我因为信仰而理解,而不是因为我理解才信仰”,这揭示了信仰是一种在无充分理智认识足以保证一个命题为真实的情况下,就对它予以接受或同意的心理状态,宗教信仰的这种特殊性引发了我的思考,在画面中我试图从个人出发呈现唯物思想视角下的宗教世界观。课程中为了使两个版种相融合我进行了数次创作主题的变更,在创作初期陷入了模式化的困境,随着时间与工作的不断推进才逐渐寻找到切入点。
《order》 局部3
铜版 数码版
104*86cm
回顾本次课程,前期处于在困境中摸索的状态,但也正是在这段看似“浪费”的时间里,我得以将媒介语言,创作主题以及以往的工作经验相磨合,对最终的作品呈现以及日后的创作都会是一次必不可少的经历。
图文提供、整理与编辑/二工全体同学
审核/孙亚南、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