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PA|《鲁迅与中国版画》英国巡展即将开幕
英国MET木版画 国际学院版画联盟
今年4月2日,《鲁迅与中国现代版画》巡回展将率先在爱丁堡大学图书馆画廊开幕,展期六个月。此期展览将跨越整个爱丁堡艺术节(Edinburgh Festival),并成为爱丁堡艺术节的一部分。从今年10月到明年5月,展览将移至杜伦大学东方博物馆展出,此后,展览会回到伦敦,于2021年6月到9月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文莱画廊展出。
鲁迅(1881-1936)是中国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人物,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翻译家。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也是中国现代新兴木刻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他与中国木刻版画艺术也关系密切,他曾收藏、介绍、展出并出版了来自苏联、美国和欧洲许多版画艺术家的黑白木刻,鼓励年轻艺术家。同时,他也极力推广中国的传统木刻,特别是十七世纪达到高峰的饾版水印木刻技法。
这个以《鲁迅与中国现代版画》为主题的大型巡回展览,以鲁迅为引子,旨在展现鲁迅倡导的中国新兴版画运动以来中国现当代木刻版画在风格、技术及美学表达上发展。展览将展出69位艺术家的132幅作品,跨越1930年代至今,这些作品全部来自木版教育信托的收藏,占其永久藏品的百分之二。
展览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 分别以谢梓文、曾景初、刘京、张晓锋的鲁迅肖像开场。第一部分为《肖像及插图》,将展出一系列鲁迅先生肖像及书籍插图。肖像部分有杨锋、李以泰、伍必端、赵经寰等十位多艺术家的作品;插图包括赵延年的《阿Q正传》插图,古元、陈尊三、赵宗藻的《祝福》插图,彦涵、赵延年的《孔乙己》插图以及伍端端的《茶馆》(老舍著)插图等。
第二部分为《世代》,展出几位艺术家横跨各年代的作品,展现其早期、中期和后期的创作,纵向展示中国社会的时代变迁。这一部分将要展出的作品创作者包括:李桦、黄新波、古元、力群、王琦、杨可扬、邵克萍、彦涵、赵宗藻、徐冰等。
第三部分为《新中国》,本部分包括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作品,作品风格各异。他们通过作品来表达爱国主义、怀旧、灵感、困惑和希望等,展现出中国版画家越来越成为全球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此部分展出作品的艺术家包括顾群、朱鸣冈、林聆、吴凡、丰中铁、张怀江、李成明、廖有楷、周胜华、苏新平、张敏杰、张家瑞、徐仲偶、陈玉平、晁楣、沈柔坚、贺昆、郝伯义、杨锋、吴建棠、潘敏、楼逐虎、刘庆元、寇雁鸣、郭双、吴建棠、潘敏等。
第四部分《技法》,旨在表现传统与创新。鲁迅先生推广黑白木刻,并倡导以木刻为工具表达社会和政治的抗议,同时也鼓励艺术家们描绘日常生活。之后,时代发展,特别是1980年代之后,艺术家们的木刻版画制作技法也趋于多样化,有一部分艺术家重振黑白版画,也有许多艺术家复归中国水印版画传统,当代年轻的版画家们的创作技法更是形式多样,充满了想象力。
这一部分将展出木版教育信托木版奖的提名及获奖作品,其中有许多是九零后艺术家,充分显示了中国年轻版画家的出色才华。这一部分中,也将展出一些版画以及它们的原版。
这一部分中展出作品的艺术家还包括陈琦、莫测、王超、方利民、董健生、陈海燕、张晓锋、邬继德、梁栋、何为民、应天齐、高荣生、俞启慧、顾志军、康宁、傅继红、郝平、曹欧、徐那、李文鹏、张秋源、顾秀华、何三青等。
配合此次大展,木版教育信托出版了精美的画册,画册以王炜构图宏大的版画《刻痕– 向抗战木刻致敬》为封面及封底。全书132幅全彩版画,共184页。画册中有特邀策展人、大英博物馆研究员金曼仪女士(Mary Ginsberg)的五篇论文,巴大玮(David Barker)教授的艺术家传略,附录中包括版画参考书目、版画词汇表等。该书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更具有版画史学的学术性,堪称木版教育信托在海外弘扬中国版画工作的又一个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