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PA|获“英国木版教育信托木版奖”一等奖艺术家赵熠芸
赵熠芸,1995年,出生于浙江桐庐。2018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第一工作室。如今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紫竹斋研究生二年级。导师:张晓锋。
创作中的赵熠芸
主要获奖及参展
2017年:北京画院天工开物中国美术学院东方版画工作展览
2018年:浙江美术馆水印千年展览
2018年:浙江省版画展览— 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2019年:第十三届全国美术展览
2019年:意大利都林阿尔贝蒂娜美术学院学院第二届国际设计艺术节
赵熠芸自述
从本科接触版画以来,复数性、间接性、印痕、信息重组这些一直是版画最吸引我的地方。我想把版画的复数性和间接性的特点从平面图像所体现的版画语言中提取出来,打破常规的表现形式。
《辰·坠》,水印木刻综合,95X66cm,2019年
传统的单一图像重复已经不能足够表达我对于时间观念的创作诉求,至此我不再使用单一静态的图像,而是试图展现整个漫长的时间线下重复的动作状态。整个创作过程就是我的思想和实践重构的过程,通过原始素材的拆分重组,用不同的图像信息重叠的效果带来力感以突破维度空间。
《浮·时》,水印木刻综合,95X66cm,2019年
这次创作的灵感源于我日常传统版画的学习。我在做传统复刻练习时,会用到雁皮纸描摹稿子,并时常会把一叠稿子拿到窗口看,光线透过雁皮纸把图像重重叠叠的照影显现出来。雁皮纸上的线条错综复杂,相互交织的效果触动了我。
《积·困》,水印木刻综合,95X66cm,2019年
这里展示的是我近一个月期间描绘的稿子,我采用传统复刻的观念技法去制作:从一开始翻阅汉画像石书描摹,到唐壁画的临摹,接着到明代书籍版画,到上个月游玩写生的人物,直到前一周画的同班同学。再使用饾版的原理去印制和切割出这些碎片化的图像,将其打乱、拼凑,重组成错乱的时间线来尝试表达永恒。光透过雁皮纸把时间重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新的时空。它没有地方性也没有时间性,它是一种运动中的永恒状态。
《逃亡游戏》,水印木刻综合,46X64cm,2019年
我没有描绘完整的人物形象,而是采用肢体语言的“腿”作为基本元素。这些直线切割出的肢体图像没有上半身而显得神秘莫测,我们并不知道它们真正的面目,它们就像运动中的机器,一直在行走,在这张宣纸上盲目地行走着。他们不属于一个时代又互相不认识对方,却戏剧化地被安排在一个平面空间里试图表达一个三维空间游戏。
《堆积游戏》,水印木刻综合,47.5X48.5cm,2019年
这些“腿”相互碰撞相互挤压,仿佛被时间的牢笼给困住,沉浮于永恒的死水之中。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当下社会很大部分人的生存状态的投射。他们急于求成,匆匆忙忙,被时间所困扰,在时间中浮沉。试问谁又能带领我们走出这片永恒?
评委点评
好的艺术家一定是一位思想者。赵熠芸这些刻印拼贴为一体的作品可谓“思”的物化形式,体现出最传统的技法也可以传达出最当代的观念。
英国木版教育信托(Muban Educational Trust) 木版奖用于奖励最具创造性与革新性的中国年轻木刻版画艺术家。木版教育信托第四届木版奖共收到204位青年艺术家的申请,从作品图片中木版奖组委会选出提名艺术家20人,并将从中选出获奖者数人, 奖金总数为6,000英镑(或相当于6000英镑的等值人民币),木版教育信托将向这20位艺术家颁发获奖证书及提名证书。第四届木版奖的评选结果将在2020年2月公布。
责任编辑:陈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