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PA|英国木版教育信托第四届“木版奖” 评选揭晓

来源: iapa.cafa.edu.cn 时间:

IAPA|英国木版教育信托第四届“木版奖” 评选揭晓

 

英国木版教育信托第四届“木版奖” 评选结果揭晓。

获奖名单:

一等奖:赵熠芸(浙江)
二等奖:曹欧(浙江)
三等奖:徐中宏(云南)
三等奖:左维(湖南)

 

此次木版奖,得到来自中国各地年轻版画艺术家的踊跃支持,共有205位艺术家发来电子版作品报名参加,20位艺术家获得提名,他们是:陈嘉迪、曹雪峰、曹欧、常斐、韩晓月、李雨萱、卢聪、刘科技、刘振宇、倪想、潘柳华、瞿作纯、徐中宏、许汉枭、姚元鲁、赵熠芸、赵晓玮、张凌瑞、张良和左维。

评委会对十九位艺术家的五十七幅木版画作品进行了一天的记分投票复评与讨论,最终确定以上四位获奖者。获奖者将分别获得奖金和获奖证书(一等奖奖金2000英镑,二等奖1600英镑,三等奖分别获奖金 1200 英镑);提名者也将获得木版奖提名证书。


一等奖:

艺术家赵熠芸

作品欣赏:

《积·困》,水印木刻综合,95X66cm,2019


《辰·坠》,水印木刻综合,95X66cm,2019


《浮·时》,水印木刻综合,95X66cm,2019

 

“传统的单一图像重复已经不能足够表达我对于时间观念的创作诉求,至此我不再使用单一静态的图像,而是试图展现整个漫长的时间线下重复的动作状态。整个创作过程就是我的思想和实践重构的过程,通过原始素材的拆分重组,用不同的图像信息重叠的效果带来力感以突破维度空间” 。-赵熠芸


一等奖获得者赵熠芸目前是研究生二年级学生,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紫竹斋。赵熠芸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运用了“解构”理念,是对传统版画观念的颠覆,这些刻印拼贴为一体的作品可谓“思”的物化形式,与传统饾版相关而不相同。她的版画存在偶发因素,几乎不可复制。作品通过分解重叠重组,从而成功地把传统木刻语言转换成当代视觉语言,是对木刻版画形式的一种突破与革新,体现出最传统的技法也可以通过解构与重组而传达出最当代的观念。虽然赵熠芸作品在制作工艺方面存在瑕疵,评委一致认为瑕不掩瑜,作品主旨完全符合木版奖的评奖标准,故决定授予赵熠芸的《积.困》系列作品一等奖。


二等奖

艺术家曹欧

作品欣赏:

《“戏”山水—解构》水印木刻,45X60cm,2019


《“戏”山水—瀑山》水印木刻,45X60cm,2019


《“戏”山水—剖析》水印木刻,45X60cm,2019


“每个时代对山水自然的呈现,必定通过个人的思维加工,这样才能有血有肉有情。因此,艺术家的主体意识及自身的审美观深深主导着创作过程中的特殊视点。” -曹欧


获得木版奖二等奖的曹欧,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曾以《重构山水》系列版画参加了2015年第一届木版奖并被提名,今年递交的新作品《“戏”山水》系列可以视为对《重构山水》系列的拓展,作品中加入了文字与图标等元素,体现了作者对“思”的追索。他熟练驾驭饾版技法、运用几何结构的造型语言以及色彩语言,把中国传统山水与当代物质文化结合在一起,对当今社会与自然的复杂关系提出了新的质疑。所以曹欧作品可以视作是传统木版技法当代运用的一个典范。


三等奖

艺术家徐中宏

作品欣赏:

《手套·Hello》,黑白木刻,90X120cm,2019


《手套·使命Ⅱ》,黑白木刻,90X120cm,2018


《手套·藏》,黑白木刻,90X120cm,2018


艺术家的创作来源于他的生活经历,他的人生阅历以及对社会生活的感受,但对于创作题材的选择还是需要艺术家筛选,再创造。-徐中宏


获得木版奖三等奖的徐中宏,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他的作品以日常物品手套等近乎极简的物像为题材,运用如诗歌中“兴”的表达方法,让他的木版作品具有一种耐人寻味的叙事性和极强表现力;徐中宏富于创造性的精湛刻印技术把现实与记忆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艺术家左维

作品欣赏:

《寂空山3》,油印木刻,76x56cm,2019


《寂空山2》,油印木刻,76x56cm,2018


《一念之间》,油印木刻,76x56cm,2019


若说作品是情感与思考的物化,寂与空便是瞬间的明了、自得与规避。这是似是而非的浪漫,是深入内心的秘密与释然。- 左维


同获三等奖的左维,研究生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他的《寂空山》系列,在极富感染力的画面中运用了装置及人造环境图式。他擅长在作品中运用对称图式,所以中心图像具有一种类似纪念碑式的庄严感。稳固的三角形因为布满荆棘而具有一种令人不安的进攻性。被覆盖的人形颇具隐喻意味,令人产生无尽遐想,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除获奖作品外,仍有部分艺术家作品给评委留下深刻印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瞿作纯的抽象作品,作者运用简单几何图形和半透明油墨进行重复叠印,构成单纯而有张力的立体图形,可谓时间的印记。彰显了艺术家对于时间与空间的独到体悟。此外,刘科技,刘振宇,姚元鲁,赵晓玮,李雨萱,张良,张凌瑞等作品也都在评选中得到评委的较高评价。

综观此次木版奖205位艺术家所提交的作品,大致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特点,其一是女性版画家申请的比例较前三届申请者有明显增多,20位获提名者其中8位是女性艺术家。其二,申请者的平均年龄虽然放宽,但平均年龄也只有29岁,其中女性艺术家的平均年龄只有26岁。其三,艺术风格更趋向多元化和个性化,例如抽象,具象,表现和超现实主义风格都各显其能。其四,传统水印技法的现代运用明显增多。其五,木版媒材与其他手段相结合的综合版增多,极大拓展了木版的表现力。

神者,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天地造物品类繁多,唯木性直情和,适合雕镌印刷;故木版乃中国印刷肇始之材质。西人发明铜版石印,今人又有数码印刷,然而,木版仍然以其独有的品质,为众多版画家所喜爱。其实材质本身无所谓过时与否,只有过时的观念,并没有过时的材质或手段。木版教育信托秉承弘扬中国传统木版画艺术千余年传统,开拓新木版的理念而设立木版奖。其宗旨是鼓励年轻一代版画家在继承古老民族艺术传统的同时,创造出新时代的木版画新语言,新形式,拓展木版画表现的边界,为这一古老版种注入新鲜活力。

对于未能获提名的185位版画家来说,这20位获提名的版画家似乎是幸运的;而对于16位未能获奖的提名版画家来说,这四位获奖者又是极其幸运的。然而艺术奖的评选毕竟不同于竞技比赛,虽然评委都是中国版画领域的专家学者,而且他们都尽最大努力做到公平公正,然而,任何展览的评奖都会受到评委本身的个人趣味和认知局限性的影响。历史证明,落选者未必是失败者,例如法国十九世纪末期落选者沙龙的艺术家最终进入了美术史,改变了西方美术史进程。所以木版奖评委们衷心希望落选的参与者能继续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向,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艺术作品。

木版教育信托希望感谢所有205位参与者,尤其希望感谢20位获提名者克服种种困难,将作品邮寄到伦敦参与第四届木版奖的最终评选。对于获奖及提名的作品,木版教育信托将向英国及其他海外艺术机构与公众推介,巴大玮教授 (David Barker) 将撰文在英国《今日版画》杂志予以介绍。

木版教育信托再次感谢版画家和公众对木版教育信托的支持。目前正值特殊时期,疫情对每一个人的生活都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影响。但疫情终将过去,春天已悄然而至。希望您继续关注与支持木版教育信托,让我们共同推动中国木版画的发展,让世界了解中国木版画,了解中国当代文化。

 

 

评委评选过程照片

 

撰稿:何为民、恺蒂
责任编辑/设计:陈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