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PA|“2019·两岸青年版画艺术创作展”将在广州大新美术馆举办
2019·两岸青年版画艺术创作展
总策划:苏新平
学术主持:王华祥
策展人:隋丞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
广州市穗台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广州市台资企业协会
中央美术学院
广州大新美术馆
北京爱慕美术馆
时间:2019.11.12——2020.2.12
地点:广州大新美术馆
策展人语
隋丞
2016年以来,广州大新美术馆主办与联办了五届“两岸青年艺术创作展”,創辦人王庆祥董事長积极倡导的两岸青年艺术家文化交流。他的“艺术森林”百座美术馆计划已经实施了12座,是一位热心艺术和慈善事业的企业家。
2018年,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与大新美术馆共同主办了青年版画艺术家交流的项目,有30多所高等艺术院校的学生参加了展览。展览体现了版画创作和版画教育的多样性、丰富性及实验性,两岸间的艺术创作和教育的问题也通过展览和研讨交流的方式体现出来。
2019年9月,又联合北京爱慕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举办了此项交流展。在空间上辐射南北,在学术上又有了更大跨度的提升。
广州大新美术馆为两岸青年艺术家的交流提供一个优质的平台,让两岸的青年人通过艺术交流成为真正的朋友。同时,通过展览的方式,鼓励青年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发现优秀的青年艺术家,通过展览和鼓励机制为社会谋福祉。
在展览机制上,我们通过两岸高等艺术院校的导师推荐入围,再评出创作奖项。发现了许多优秀的青年艺术家,鼓励了青年艺术家的创作激情,把两岸的版画艺术联系的更加紧密。在学术指向上,探讨了两岸间文化和教育不同背景下的艺术创作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对当代国际版画艺术共同面临的问题进行研讨,探讨版画艺术在新科技、新材料、新观念的语境下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促进两岸间的版画艺术的学术交流,给两岸的青年艺术家创造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日益国际化的背景下,展览体现了当代青年学生们对社会和当代艺术所面临问题的思考。体现了这一代人艺术多元化的特征以及价值取向。
今年这个项目与北京爱慕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联合主办,将展览项目化、系列化。通过系统化的学术研究活动,拓展了展示与研究的领域。把版画创作、版画教育、学术研究,通过和企业美术馆的合作方式,寻求将艺术创作与艺术教育成果融合的新通道。以此为基点融入社会;探讨艺术与教育、艺术和企业、艺术与资本、艺术与社会的合作模式,使艺术创作和教育的成果走向社会惠及大众。
展览作品
蔡孟夏 《寐.画心》 50×50cm 金属腐蚀凹版 2019年
黄天成 《白月光-10》 40×60cm 铜版 2019年
季钰程 《万圣节》 40×30cm 铜版 2017 年
赖又如 《魚肉》 31×47cm 石版 2019 年
李怡璇 《Journey》 76×52cm 併用版 2019 年
刘海辰 《肖像 》 50×65cm 铜版 2015 年
刘书妤 《到不了的地方》 98×53.7cm 紙凹版、一版多色紙本 2018 年
龙智 《镜花之花》 40×30cm 铜版 2016 年
鲁巍 《人在石山》38.5×29cm 铜版 2012 年
卢芷苡 《不经意的感动》 93.5×66cm 併用版,銅版刻線腐蝕、紙版、凹版照相腐蝕、絹版、雁皮宣裱貼、手上彩 2012 年
马会泽 《怕黑怪谈录之三》 48×39cm 石版 2015 年
宋能轩 《秘景之六》 丝网版 25×40cm 2016 年
苏日娜 《美·狂·乱》No.2 丝网版 2016 年
苏昱铭 《lightning》 112×152cm 石版 2017 年
陶禹衡 《印记系列》 90×40cm 复合媒材 2019 年
万鸣 《dunkeler marsch III 》20×35cm 铜版 2014 年
王维娜 《红色旋律》 42×58cm 铜版 2019 年
王维荣 《我们之侧耳倾听 2》 40×50cm 铜版 2016 年
王萧 《冷记忆 -1》90×40cm(画心直径 32cm)水印木刻 2017 年
魏宇航 《无题》 39×57cm 丝网版 2018 年
武学良 《马说》 60×90cm 木版 2015 年
杨纹瑜 《旋月》45×45cm 铜版美柔汀 2015 年
于子亮 《都市述说·人群 -2》 67×90cm 木版 2013 年
张宸熙 《城》 48×65cm 石版
张秋源 《数字1号》 90x60cm 木版 2017年
张昱 《危险游戏之女人与雕鴞》40×50cm 铜版 2017 年
郑峰 《望桃源》 60×42cm 石版 2010 年
郑恺敏 《水泥森林之三》 综合版 59×29.4cm 2018 年
周洪亮 《8_Point Break》 40×60cm 木版 2016 年
周蕴智 《8_Point Break》 40×60cm 木版 2016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