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PA|“宋源文版画”今天在黑龙江省美术馆开幕
宋源文版画
伴随新中国历程一路走来
学艺七十一年回报展
展览主办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央美术学院
黑龙江省美术馆
黑龙江省版画院
展览时间
2019.09.17-30
09:00-16:00
学术研讨会
2019.09.17 15:00
展览地点
黑龙江省美术馆1、2号展厅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97号
前言
宋源文先生出生于东北农民世家,自幼憧憬艺术,少年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树立了革命人生观,也形成了朴素的艺术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在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之后,他的艺术迅速发展,在水彩、插图和版画几个领域都有建树。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到六十年代,他在版画创作上潜心研究传统,更注重探索创新,以一大批革命历史主题的创作和反映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作品展露头角,初步形成了他个性的艺术风格,尤其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交融的创作方法。他注重深入生活,通过表现工农生产景象的版画作品,以明丽清新的版画语言歌颂劳动、歌颂新的社会气象,也以小说《暴风骤雨》插图、《赤道战鼓》组画等系列作品,表达了时代的气息和人民的心声,充满了革命的激情。他的作品以强烈的黑白关系,严谨的形象塑造和画面的形式韵律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他将真实劳动场景的描绘和提炼概括的象征表达相结合,对版画艺术形式和技巧语言进行深入探索,为新中国的版画创作增添了新的光彩。
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建设进入崭新的时期,也为中国文艺的繁荣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宋源文先生以敏锐的艺术意识开始了新的创作征程,他热情迎向改革开放春天的到来,抒发为时代讴歌、为生活写照、为人民抒情的雄心壮志。他以东北生活的体验为基调,用一大批新作反映了北方地区的辽阔景象和劳动生产的风貌,其中《不眠的大地》《乌苏里船歌》《夏天》《白山黑水》等作品都表达出他对黑土地深厚的情感,更体现了他对自然风景和劳动精神的把握。这些版画作品和他同时期的水彩作品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口,展现出来自真实而超越真实、取用生活素材而重在意境创造的崭新艺术形式,他的精神性追求通过刀笔转化为纯正的抒情诗意,画面富有舒展的空间、辽阔的天空和广袤的地平线,把森林树木,长空雁群,河畔芦苇编织成视觉的音律,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情绪感染。而这种诗意的表达又折射出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社会新的发展气象,特别是在文化内涵上富有崭新的时代特征。在经历了“文革”浩劫之后,人的精神复苏需要美好的形象和抒情的意境,社会肌体创伤的修复也需要诗意的慰藉,宋源文先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时刻,以宽阔的艺术胸怀表现祖国山河的宽广景象,以凝练的版画语言表现丰厚的人文内涵,成为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文艺的歌手。他的作品在版画界和美术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范迪安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教授 美术理论家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作品欣赏
暴风骤雨 1959年
八月 1961年
歌 1960年
收获 1961年
赤道战鼓组画之一 1964年
不眠的大地 1979年
夏天 1980年
疾风劲柳 1980年
白山黑水 1981年
渡过寒冬 1998年
晨光 2003年
细雨 2008年
世纪的乐章 2011年
夜阑花语 2015年
不尽九天揽天籁 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