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PA展讯|“苦旅心语·宋源文个案研究”展今天开幕

来源: iapa.cafa.edu.cn 时间:
 
2018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
苦旅心语——宋源文个案研究
 
展览时间:2018年12月9日—2019年1月3日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3层A展厅
开幕时间: 2018年12月9日 (周日) 15:30
开幕地点: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
总  策  划:范迪安
学术主持:苏新平   王少军
总       监:张子康
策  展  人:王华祥
执行策展人:蔡萌
研究团队:杨延远   时洁   李文翔   李帆(指导教师)
展览协调:杨宏伟   黄洋   高高   林曦  李兴华
主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版画系
支持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
协办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   国际学院版画联盟


《宋源文个案研究》前言


范迪安
 宋源文先生是新中国美术教育培养起来的一代著名艺术家,在几十年的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生涯中,他勤奋耕耘,奋力开拓,锐意探索,以版画创作的卓著业绩和教书育人的丰厚成果为中国版画艺术的发展与中央美术学院的版画教学作出重要贡献。在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们隆重举办宋源文先生的大型艺术展,既是展示和认识他的艺术业绩的最好方式,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老一辈艺术家的优秀传统。宋源文先生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展览举办之际向学院捐赠大批作品,由学院美术馆永久收藏,体现了一位优秀共产党员艺术家和教育家崇高的思想境界。他的捐赠义举和他的展览盛况,都将成为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之年的重要记录。
宋源文先生出生于东北农民世家,自幼憧憬艺术,少年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树立了革命人生观,也形成了朴素的艺术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在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之后,他的艺术迅速发展,在水彩、插图和版画几个领域都有建树。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到六十年代,他在版画创作上潜心研究传统,更注重探索创新,以一大批革命历史主题的创作和反映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作品展露头角,初步形成了他个性的艺术风格,尤其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交融的创作方法。他注重深入生活,通过表现工农生产景象的版画作品,以明丽清新的版画语言歌颂劳动、歌颂新的社会气象,也以小说《暴风骤雨》插图、《赤道战鼓》组画等系列作品,表达了时代的气息和人民的心声,充满了革命的激情。他的作品以强烈的黑白关系,严谨的形象塑造和画面的形式韵律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他将真实劳动场景的描绘和提炼概括的象征表达相结合,对版画艺术形式和技巧语言进行深入探索,为新中国的版画创作增添了新的光彩。

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建设进入崭新的时期,也为中国文艺的繁荣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宋源文先生以敏锐的艺术意识开始了新的创作征程,他热忱地迎向改革开放春天的到来,抒发为时代讴歌、为生活写照、为人民抒情的雄心壮志。他以东北生活的体验为基调,和北大荒版画家群体展开密切交流,用一大批新作反映了北方地区的辽阔景象和劳动生产的风貌,其中《不眠的大地》、《乌苏里船歌》、《夏天》、《白山黑水》等作品都表达出他对黑土地深厚的情感,更体现了他对自然风景和劳动精神的把握。这些版画作品和他同时期的水彩作品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口,展现出来自真实而超越真实、取用生活素材而重在意境创造的崭新艺术方式,他的精神性追求通过刀笔转化为纯正的抒情诗意,画面富有舒展的空间、辽阔的天空和广袤的地平线,把森林树木,长空雁群,河畔芦苇编织成视觉的音律,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情绪感染。而这种诗意的表达又折射出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社会新的发展气象,特别是在文化内涵上富有崭新的时代特征。在经历了“文革”浩劫之后,人的精神复苏需要美好的形象和抒情的意境,社会肌体创伤的修复也需要诗意的慰藉,宋源文先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时刻,以宽阔的艺术胸怀表现祖国山河的宽广景象,以凝练的版画语言表现丰厚的人文内涵,成为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文艺的歌手。他的作品在版画界和美术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源文先生把人民群众视为养育自己的衣食父母,从而把自己的艺术创作视为对人民群众的回馈,这种艺术精神始终支配着他的艺术实践。从八十年代到晚年,他的艺术步履坚实而宽广,以写实性与象征性结合的手法,从生活中提炼美学形式的语言,为画坛贡献了大量新作。他的创作激情十分旺盛,版画语言也不断走向成熟。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和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是中央美术学院发展历程中可贵的优良传统。
宋源文先生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即留校任教,一向以谦谦君子之风教书育人,惠及后生,以严谨缜密的治学方法从事教育教学。1986年至1993年他担任版画系主任,在几任前辈开创的版画教学基础上拓宽了教学格局,加强了学科建设和工作室教学机制建设,丰富了教学内容,把摄影、设计和构成等作为版画教学的补充,与不同版种的创作技法教学相融合,使版画系教学更加体现艺术教育的规律。他重视教学中难度、精度、功力和素养的训练,尤其注重加强创作教学,鼓励青年学生借鉴吸收外来艺术优长,深入研究文化传统,坚持深入生活,使版画系的人才培养跟上时代的发展,既在创作主题上展现中国文艺的主旋律,也鼓励艺术本体语言的探索创新,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
在中国美术迎来新的文化情境的发展进程中,他具有宽阔的艺术视野,注重版画艺术的文化价值和本体研究,以虚怀若谷的胸襟团结版画系教师队伍和广大版画家,为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的建设和中国版画的发展不遗余力。他在离开工作岗位的晚年,仍关心学校的建设发展,关切版画系的学科建设和学术活动,以自己丰富的艺术创作和版画治学的经验,为中国版画的发展继续发挥光热,同样展现出他不忘初心的艺术信念和人生境界。

宋源文先生的展览为我们展开丰富多彩的世界,宋源文先生的艺术世界展现出高远的情怀和宽阔的境界,为我们树立了德艺双馨的艺术风范。


《苦旅心语·宋源文个案研究》开幕致辞


徐里
 
尊敬的宋源文先生,各位嘉宾、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宋源文先生是我们中国美术界的老前辈,也是中国版画纳入高等院校教育体制的首批受益者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宋先生为代表的新一代版画家们,继续沿着新兴木刻运动革命传统,积极参与社会,以刚健有力的版画语言讴歌了社会主义建设,谱写了众多紧扣时代主题、宣扬正能量的美好诗篇。在宋源文先生的作品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北大荒辽阔壮美的自然气象,也可以读懂艺术家丰富的心灵世界,以及他对祖国和人民那种饱满而真挚的爱意。
宋先生在艺术上的尚美之心,与他在中国版画界多年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是分不开的。在宋先生担任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主任期间,他曾亲自走访各个基层版画团体、联络并团结各地版画家,通过组织各种全国性大型版画展览,适时调整学术方向,把握美学品质,为中国版画事业的健康发展开辟了道路。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受益于宋先生的教导,使版画创作群体继续保持旺盛的创造力,呈现出积极进取、稳中求变的良好态势。
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宋源文先生这种“艺为人生”的思想理念轨迹,充分体现了习总书记在给中央美院八位老教授回信中所指出的“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的主题精神;他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和行为的表率,其高尚的人品和艺品,将随着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文艺精神的发扬光大,逐渐融入到伟大的民族艺术传统中。
在此,我谨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向宋先生展览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祝宋源文先生及在座的老艺术家艺术之树常青!谢谢大家。


《宋源文个案研究》前言


苏新平
 
中国现代版画起步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风起云涌的革命岁月。薪火相传的新兴木刻传统锻造了一大批铁肩担道义的版画文艺战士。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对版画界和美术教育界作出突出贡献的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宋源文先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为世人所认知的。在宋先生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由李桦、古元、黄永玉、周令钊等前辈们所建构的中国现代美术生命线清晰的搏动。
宋源文先生是中国版画正式纳入高等美术教育系统的首批受益者之一。他不仅在接受正规化的学院训练过程中建立了自己的知识结构、锤炼了专业版画技艺,而且还继承了第一代版画人那种勇于实践、务实求真的优良品质,使他在建构个人艺术创作脉络的同时,拥有了作为一名美术事业领导者所具备的出色才华。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版画家协会、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等全国性美术体制的设立和发展,宋先生在领导版画界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付出了许多心血。在他担任中国版画家协会秘书、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主任期间,曾积极走访各地版画群体、联络全国版画家,参与组织过许多届全国版画作品展,为中国版画美学品质的提升和普及推广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1986年,宋先生担任中央美院版画系主任。他系统梳理了版画系建系以来的教学传统,指出“高等美术院校的版画专业教学应以培养学术的创作能力和引导学术艺术个性的发挥为重心,强调创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要有坚实的基本功训练,要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提高分析和认识生活的能力,理解并掌握艺术创作的规律和方法,同时注重思想品德和文化修养的提高。”在他的带领下,版画系实现了从画室制到工作室制的顺利过渡,开启了版种技法深入研究和多版种创作发展的教学新纪元,为中国版画人才的国际化接轨埋下了重要伏笔。尤其是摄影、设计等兼容学科内容的首次引入,与坚实的专业基础课程和灵变的创作教学一起,共同营造了版画系严谨、宽松、包容的学术环境。这种稳定的教学结构几十年来持续发挥作用,培养了一批像王华祥、方力钧、洪浩、冯梦波等富于探索精神、具有当代意识的艺术家。宋先生教学思想的前瞻性与他的艺术追求实际上是一脉相承的。他对东北那片雄奇壮美的黑土地怀有极深的情结。那些以极为精炼的刀法语言创作出来的黑白木刻作品,表现了他在对宇宙、自然、人生的感悟中所获得的美学能量,给人以极大的精神鼓舞和心灵震撼。退休后,宋先生仍然以饱满的热情创作了大量作品,无论是精神境界或诗意的想象空间都有了明显的拓展。从版画史的角度看,宋先生的作品代表了中国版画从现代到当代的转型和超越。
此次关于宋先生个案研究的展览,首次详细梳理了艺术家的学术轨迹和教学理路,呈现了他多元而开阔的思想与艺术格局。这对于展现中央美院“以大爱之心,行大美之艺”的名师风采、弘扬立德树人传统办学理念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华祥
 
宋源文先生的大型个展即将开幕了,他的作品,他所走过的艺术道路,将会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全面展开。宋先生这一代人所生活背景是今天的年轻人不了解的,所以也不一定能准确地理解他们的艺术。宋先生的作品总是明朗开阔,纯洁清静,除了美还是美。这和他们所生活的充满斗争和革命运动的背景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但是,那不是说谎,不是言不由衷,对亲身经历过新中国诞生百废待兴的那一代人来说,幸福,歌颂,唯美是真心的,是一种信仰。当然,这些正能量也不可能是他们的全部情感,在那些唯美的画面里还隐藏着某种孤独和某种向往。
宋源文先生的艺术和教学贡献有专人专文做全面而深入的梳理 ,我在这里不再重复。宋先生是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版画系的系主任和中国版画的掌门人。自1954年中央美院版画系成立起,版画系有八届系主任。第一任系主任是李桦先生,第二任是武必端先生,第三任就是宋源文先生,第四任是谭权书先生,第五任是广军先生,第六任是吴长江先生,第七任是苏新平先生,第八任是我。版画系经历了八任系主任,每一位系主任都为版画系的教学,创作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但是,宋先生的贡献是特殊的,在他的任上,版画系留校了一批非常优秀的老师,如:苏新平、周吉荣、刘丽萍、余陈、李帆、王华祥等。他们和后来的老师们构成了版画系历史上最强大、最多元和最开放的阵容。丝网工作室、摄影工作室(课)、插图工作室也是在他任期内实现的。这个阵容和布局,在中国的美术院系中非常特殊和超前。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版画系也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和当代的转型。版画系在组织和推动版画的影响力方面也继承了自李桦先生以来,宋源文先生所接力的传统,不仅承担起中国版画推广的责任,也承担起国际版画的交流责任。这一切都和宋源文先生当年打下的基础密不可分,宋源文先生给我的启示是:作为一个当家人和管理者,拥有正直、公心、识人、魄力和担当是十分重要的条件,一门专业,一个系科,能否做强做大和走的远,这在于掌门人留什么人,留多少人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再此,我作为宋先生的学生和当下值班的掌门人,代表版画系全体同仁向宋先生表示由衷的感谢。祝贺他的个展取得圆满成功,祝先生的身体健康,心情愉快,艺术与生命之树长青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