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PA动态中国·西安第四届国际版画工作室系列学术讲座

来源: iapa.cafa.edu.cn 时间:

中国·西安第四届国际版画工作室



系列学术讲座


版画创作中较强的材料应用与技术手段一方面构成了版画本体语言的专业特性,另一方面也使版画语言带有共通性,正是这种共通性构筑了各国版画家交流的平台与基础,也使版画成为最具世界性的一个画种。美术学院里的版画是作为教学手段存在着,其教师兼艺术家的身份主导着版画的发展,当下国际交流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共识。
本次国际版画工作室从10月20日到10月28日,每天下午均邀请了本次参加国际版画工作室的艺术家。
以讲座的方式和同学们进行研讨和交流。相信来自国内外26所高等美术院校的艺术家和教育者们从各自的艺术视角带来的话题将延伸出我们更多的思考。
 
时间:2017年10月23日2:30分
地点: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玻璃房
第一场:
现代艺术空间构建  
主讲人:王家增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系主任)
学术主持:周仲铭(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第三工作室主任)
   王家增教授在本场讲座中,从画面空间分析的视角切入,首先对15世纪到18世纪古典主义绘画中的空间关系以及其所具有的抽象性因素进行了分析,进而对卢奥、苏丁、蒙克、贝克曼、劳赫、培根、波洛克、杜尚、德库宁、毕加索、贾科梅蒂、蒙德里安等现代主义艺术家画面中独特的空间构成进行了逐一分析,为同学们系统的梳理和解读了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画面中空间的发展过程以及现代主义艺术家们个人化空间的组构方式。此外王家增教授分享了个人在创作过程中对材料的使用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使用材料方式的指导,强调了材料的差异性对空间关系变化、对画面构图的变化甚至对艺术观念的变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二场: 
佛罗茨瓦夫学院的平面艺术与材料艺术
主讲人:杰克斯·瑟维克 Jacek Szewczyk佛罗茨瓦夫艺术与设计学院版画工作室
学术主持:迈克·肯普森  Michael Kempson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艺术学院)
    杰克斯·瑟维克是来自波兰罗茨瓦夫艺术与设计学院的教授,佛罗茨瓦夫学院是由国家创立的一所公共学院,该学院资金有90%是来自于政府,有10%来自于高等教育机构,作为一所公立大学佛罗茨瓦夫学院不仅仅是一个教育机构同时还肩负着艺术研究的工作。
    杰克斯·瑟维克教授对罗茨瓦夫艺术与设计学院做了简要的介绍后,逐一介绍了艺术学院中七个不同的工作室,为大家展示了七个工作室的负责人和学生在传统版画基础上结合数码技术创作的艺术作品。
 
第三场:
中美艺术教育的异同
主讲人:文中言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副主任)
学术主持:刘益春(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第四工作室主任)
   文中言教授将近几天在国际版画工作室创作的丝网版画作品拿到讲座现场,请同学们近距离的观看他的作品,并对画面中的图像和符号语言以及印制方法进行了讲解,也由这张作品展开了对个人创作历程的讲述,从本科阶段对版画技术的探索到研究生阶段通过版画对社会现象进行直观的表达再到创作一系列城市题材的作品中对符号和文化性的思考,文中言教授将他在每一阶段中遇到的问题、困惑以及解决方式都分享给大家。接下来在《中美艺术教育的异同》的话题中,文教授结合他在美国交流过程中的体会指出今天中国版画跟国际版画相比较在创作方式方法,思维方式上没有太多区别,反而与欧美地区相比我们国家的版画在多样性和材质把控上体现出更为多元化和广泛性的特征,不同之处是在欧美的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老师与学生的相互交流,一门课每周都会有两次讨论课,老师会根据学生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解答或者邀请其他专业老师,或者策展人、批评家一块儿进行沟通和解决,这一方面是我们国家教育中比较缺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