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院版画联盟介绍

来源: iapa.cafa.edu.cn 时间:

一、缘起 
众所周知,中国作为印刷术的发源地,早在一千多年前就为世界贡献了第一份纸本印刷品——《金刚经》。在随后的漫长年代里,印刷术以不同的技术手段和应用方式推动了东西方文明的发展,同时也将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性格和思维方式进行推广和融合,谱写了人类信息传播史的伟大篇章。 
然而,正当古登堡的活字印刷术默默点燃了思想火种、继而引发世界范围内的观念意识形态革命的时候,依附于传统雕版印刷术的木刻版画却仍然沿着古老的技艺之路稳步前进。继德意志民族画家丢勒将欧洲木刻画推向人文主义的美学高峰之后,明代的文人画家胡正言也通过“拱花饾版术”极大拓展了中国木版画典雅、含蓄的多彩表意空间。他们的艺术实践,使“版画”这一概念进一步从印刷科技的工艺宰制中挣脱出来,在凸显艺术家的主体性和独创性的同时,为人类艺术发展史创造了一门全新的独立艺术品种。此后,无论是伦勃朗、皮拉内西、戈雅等人对铜版画的自由驾驭,还是毕维克、葛饰北斋对木版画形式语言的重大革新,无不体现了艺术家们防止版画滑入单纯信息媒介的努力。印刷术指向媒介进步,而版画创作则以人性化的艺术表达为旨归。在信息科技突飞猛进的当下,历代版画大师以他们精彩的艺术历程为我们注入了强心剂,某种程度上化解了艺术家媒介创新的焦虑。 
十七、十八世纪,版画伴随着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成为大百科全书时代国际间共享博物知识的重要窗口:经由空间地理想象力的转化,人们增强了世界版图的视觉认知,从而促进了多种形态的文化生产。在创作型版画家不易企及的科技、军事、农业、医药等领域,版画曾经发挥了其它艺术品种无法替代的作用。这种看似与版画的艺术性相悖的社会实用性,反而促成了它与大众流行文化的联姻,甚至在特定历史节点预示了新一轮艺术变革的开始(例如波普艺术的来临)。然而随着现、当代艺术的蓬勃发展,传统意义的版画在艺术家无限多元的实践活动中被各种艺术史论或社会学哲学概念所肢解,各国版画家所面临的问题越发具有学术上的一致性和现实的迫切性。世界版画格局的最新变化,以及各国版画家最前沿的艺术探索、思想理念,或版画技术革新、概念演变等重要议题,都到了需要整合资源、廓清现状的时候。 
种种宝贵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版画家惟有深入挖掘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思想财富才能在媒介优势与艺术精神之间取得平衡。然而认同此种思考的前提是要拥有宏观的历史视野和掌握世界版画动向的愿望和能力。在2015年底成功举办的“首届国际美术院校版画主任论坛”上,作为东道主的王华祥教授综合了各国与会嘉宾的精彩演讲,提出了“版画种族”的概念,既形象地描述了各国版画家相似的文化使命和思维特点,也暗示了其散落世界各地独自前行、亟待团结的现实状况。因此,当王华祥教授最后发出建立“国际版画联盟”号召的时候,得到现场嘉宾的一致赞同和热烈回应。 
中国拥有古老的版画资源和丰富的历史积淀,适合国际版画文化进行溯根之旅,引发颇具建设性的学术碰撞;而中国文化强大的包容性和日趋多元的社会价值观,也在为一个面向全球解决各项实际议题的版画专业组织敞开大门。“国际版画联盟”的成立,将会在构建国际间版画交流新渠道和增进学术凝聚力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