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何地—两校版画专业优秀学生作品联展”于5月8日湖北美术学院开幕

来源: iapa.cafa.edu.cn 时间:


前言
何时•何地/异域中的自我
一个艺术品引起的讨论和反响,对艺术创作者的未来总是有一定影响的。我们这次把两组不同产地的艺术品合在一起,分别在两个城市展览。这意味着展览中有一半的艺术品是被安置到另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接受观看的。这引发的讨论和反响,对于这个异地的艺术品和艺术家有一定的推动。同时对于本地艺术品和艺术家原本的展览环境也增添了更丰富的文化背景。观者的文化背景及创作者内心的变迁,对未来艺术的发展增添一层不可捉摸、扑朔迷离的薄纱。
21世纪的今天,由于互联网和多媒体的出现引来了全球化的时代。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国家、民族和文化都面临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的反应到了艺术品上。不同背景的艺术家对同一个话题有着不同的思考,不同地方的艺术品需要得到另一个文化的观看。地域性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当代艺术家的关注,极具地域性特色的艺术风格也正受到人们的青睐,被认为是建立在不同文化基础上的独特艺术体验、真实感受及表达。
如何确定本地艺术的特征?好的当代艺术作品是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基础上的。这个基础,深深的与地域牵连,与独特的艺术语言相结合。在这次展览中,包含了中国加拿大两个不同的国家,汉族高加索和印第安等不同种族,不同的地方背景下的艺术品,他们的形式与语言不尽相同,都有自己的特性和意义,我希望这种文化的多元性和艺术形式的多样性能使得当代艺术的发展更多姿多彩。
学生艺术家们面对跨国艺术交流,面对陌生环境里成长出来的艺术品,不仅仅可以推广自己的艺术到另一个新的环境里,同时亦可以更加强化与重视艺术品与地域之间的关系。
2017年5月在湖美版画系,以及2017年10月在萨省大学的GordenSnelgroveGallery,希望通过这两次展览拓展更多艺术交流的可能性。加拿大本身是多元文化多民族的国家,希望向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同时希望能为中国传统文化下的艺术家,传递多元文化下的艺术风格。希望双方同学,在异域的艺术中找到本地的特色。在开拓眼界的同时,能更清晰的理解/推广本土地域风格的艺术作品。
韩笑
写于萨斯卡通 加拿大
2017年 04月 20日
湖北美术学院版画系
湖北美术学院版画系建立有木版画、石版画、铜版画、丝网版画四个实验室,现有版画和插画艺术两个专业,设置版种教研室(工作室)、综合媒介材料教研室(工作室)和插画教研室(工作室)承担日常教学任务。

第一工作室(传统版种工作室):
传统版种工作室注重造型能力、绘画能力的培养。在对版画语言深入把握的基础上,研究版画内在逻辑与显像规律;同时,重点关注版画在新的技术、人文、社会语境下,传统版画创作在艺术视野、图像呈现、本体内核上的继承与延伸。
工作室教师:王志新、张广慧、吕昊霖、万鸣

第二工作室(综合媒介工作室):
注重材料性质与版画语言的联系。从物质性,文化性,个人性的方面对版画语言进行材料体验。注重版画语言的实验性与媒介建构意识。强调对版画本体语言的再认识。通过版种综合的跨边界实验,尝试媒介在版画创作中由传统造型性功能向主体性功能的转换。注重版画思维介入艺术的当代性实践。拓展媒介使用概念,灵活运用版画语言,结合新媒介技术和多种方式,将版画思维积极介入当代艺术实践。
工作室教师:李琪、曹丹、张炼、谭梦梦

第三工作室(插画工作室):
插画艺术专业的教学方向是在对绘画语言学习的基础上,以版画与插画的联系为切入点,研究、实验现代性插画的呈现方式;进一步拓展插画教学和插画创作的语言表现空间,是在版画专业教学特性的基础上展开的应用性绘画教学。
工作室教师:查赛、王涌、母贝旎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人文艺术学院
萨斯喀彻温大学艺术与艺术史系提供工作室艺术学位和艺术史学位,还有全国认证的艺术硕士学位(MFA)。我们的课程提供优异的专业训练,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还有基于不同媒介的实操和实验性学习方法。我们的工作室艺术课程在多样的创作媒介中有着严谨的探索,这些媒介包括绘画、素描、摄影、雕塑、版画,还有扩展和数字媒体与跨学科实践等多种教学尝试。我们鼓励发展学生在当代视觉环境中的批判性思维、视觉认知能力、对文化的敏感度与意识、专业型或创业型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