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2年11月13日,2022国际学院版画联盟第四届双年展览为期两天的学术研讨会在昆明闭幕。此次研讨会由主题为“明日的版画”,探讨后疫情时代版画的未来发展。研讨会由著名美术理论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尹吉男,云南大学教授管郁达共同主持。约瑟夫·舍尔(Joseph Scheer)、艾丽西亚·坎迪亚尼(Alicia Candiani )、彼得·博斯蒂尔(Peter Bosteels)、张炼、宋光智、孔国桥、杨锋等17位国内外嘉宾进行专题演讲, 研讨会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部分来自国内的专家学者在现场研讨发言,为特殊时期中外艺术家提供的一个全新的交流与展示平台,集各国版画领袖和精英共谋版画未来的发展。本期是意大利罗马美术学院教授保罗·劳迪萨(Paolo Laudisa)的演讲。
我希望引用瓦尔特·本雅明 (Walter Benjamin) 书中的部分内容作为开场,这本书叫做《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在1935年,在“新技术设备”的发明传播所带来的根本性变革中,这位哲学家反思了艺术未来的命运之路。带有创造性的可复制可再版创造了新的远景,也为艺术打开了社会入口。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以来,借助着对新艺术语言的创造,艺术图形图像见证了技术革命。
保持这种“研究的传统”一直是艺术图形教学的使命任务。在维持版画与艺术图形的紧密关系的同时,各个学派也在寻求可以制作出印证时代的作品的新技术。所以,对这些新的数字技术的观察,观察它们如何成为一种参照物、如何成为一种国际化的语言,就变得十分有趣。
IAPA(国际学院版画联盟) 多年来一直处于这一切的中心,通过展览和各种研讨会向学院的学生和整个艺术界,展示超时代的新技术探索研究与实验。作为这个繁华纷乱的新事物的未来主角,学生们绝不能忽视眼前这一切。学生们,正是这一前进思潮的未来,学生们有这个责任。
如同过去每一个时代所呈现的一样,现代图形艺术也承载着一种更特殊的诗意,那就是它自己的独特现代主义。用这种新方式去感受,并运用日益先进技术去展现社会性生命与艺术之间的那种充满着当代艺术之美的真实性。为了当下的这些具有时代道德和美学理论的学生们,美术学院也将这些技术容纳进来,成为给学生们提供的珍贵的教学工具。语言的复杂性,科学研究的密切相关性,都在强力的督促着他们持续不断地提升自己真正的效能。
艺术市场在看图形艺术和其产品时总是带着一种怀疑,就像是曾经无数次发生过的那样,每当一种创新和革命性的技术引起文化经营者的注意时,立刻就进入了新艺术还是模仿的激烈辩论中。学院接受这种纷争比较,并以画廊和博物馆中的作品和展览来回应。
我想再次感谢在座的参展艺术家、感谢IAPA(国际学院版画联盟)的精心组织策划,以及衷心感谢像发动机一样驱动着、推动着这份事业的联盟主席。